
(大山脚6日讯)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怒斥马青大山脚区团团长陈扬邦,为了自身的政治秀而将伤者当成道具,拖延患有糖尿又脚伤的单亲妈妈就医时间,幸好武拉必新村村长及时将伤者送入院,否则伤者可能面对截肢的危机。
王丽丽昨日到医院探访伤者维再也斯里并向后者了解到,陈扬邦早前确实有探访她并给了她100令吉,并表示会安排医生到她家检查伤势,然而她等了又等,根本没有医生上门。
ADVERTISEMENT
“最令她想不到的是,陈扬邦还利用探访她的照片来发新闻,而且也不知道我的服务团队早在本周三就安排医疗人员到她家并安排她入院接受治疗。”
王丽丽今日发文告说,若陈扬邦真心关怀伤者,理应发现其医疗需求,并马上安排送院检查,而非一拖再拖。
捧面绊到顾客脚 非踩沟跌伤
“维再也斯里也说,她受伤是因在小贩中心工作时捧面不慎绊到顾客的脚而跌倒,并非因踩空沟盖所致。但她却在不知情下,被用作攻击州政府的‘借口’。
“伤者说,陈扬邦在她家拍照后,承诺安排医生到她家查看伤势,然而却再也没联络她。而我们的团队早在几天前已探病、送医、联络孩子的校方、协调福利局家访等各项援助行动。”
“陈扬邦以煽动手法来博眼球,未对伤者负责,甚至不知道对方在星期三就被送院了。”
王丽丽呼吁公众不要再被假惺惺的政治操作蒙蔽双眼,人民的苦难,不该成为马华宣传的素材,利用别人的苦难,漠视人民需求的陈扬邦,是时候该退出政治舞台了。
助单亲妈申请补贴 付2孩子生活费
王丽丽说,维再也斯里是单亲妈妈,丈夫在5年前失联,让她独自抚养2名年幼孩子。她原是验血技术人员,婚后回到武拉必当全职家庭主妇。
“丈夫离开后,她因情绪低落陷入忧郁,为了孩子咬紧牙关打2份散工, 赚取微薄的收入勉强维生。
“她2名孩子一直是服务中心每年校服书包援助名单的受惠者。”
王丽丽说,在维再也斯里无法工作的这段时间,她每月会协助支付200令吉孩子的生活费,并协助联络MySalam为她申请入院补贴,也已安排福利局家访评估提供进一步协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大山脚15日讯)大山脚港门天公坛昨晚举行晋坛晚宴,大会主席拿督郑洽丰宣布,理事会正争取庙旁的一块地,用于未来发展和扩建。
他说,自新庙启用以来,吸引了本地信徒,外州甚至国外游客前来参拜和打卡,逐渐成为大山脚的地标之一。
阿儿玛港门天公坛新庙建委会总务黄木地说,委员会筹集200万令吉用于兴建两楼新庙,并以优惠价7万5000令吉向槟州政府购得1900平方呎土地,总费用约300万令吉。
他说,阿儿玛港门天公坛的庙宇规模,离不开先贤们的辛勤付出,他们将这片土地发展成为人文荟萃的市镇。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先贤们将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文化带入大山脚阿儿玛,而天公坛能够在市中心屹立近百年,成为本区华社重要地标,正是有力证明。
“天公坛的建立旨在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理事会也积极参与慈善和教育事业,服务社区,造福同胞。”
李凯伦:天公坛象征宗教自由
马章武莫州议员李凯伦说,天公坛的落成,意味着大山脚又添一个新地标。天公坛不仅是宗教膜拜场所,也是槟城乃至马来西亚宗教自由的象征,更是凝聚社区力量的象征。
他感谢各界善长仁翁的慷慨解囊,促成天公坛的落成,意义重大。
王丽丽:郑洽丰两周筹获260万
武拉必州议员王丽丽说,在筹建天公坛时,郑洽丰在两周内成功筹集了260万令吉,成为大山脚历史上筹款建庙的佳话。每一个大型工程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尤其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层。
她说,根据历史记载,天公坛已有97年历史,庇护着大山脚人近百年。她希望未来大山脚各选区能够跨区域在天公坛举办大型活动,不仅造福社区,也促进宗教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包容。
“作为马来西亚华人的后裔,我们在所有文化庆典中应尊重历史,以历史的方式诠释活动。”
她也说,近日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马来西亚不需要跨宗教交流的指南,因为马来西亚的国民和谐共处数十年,如今更不需要指南来促进不同宗教和肤色的交流。
她相信,未来各个不同的宗教组织将继续保持和谐、开放的心态,促进更加包容和融合的社会。
2千捐宏伟文化艺术学会

当晚,大会义卖《光明日报》晚报活动筹获788令吉,工委会再追加1212令吉,合计2000令吉,悉数捐献给大山脚宏伟文化艺术学会。由李宏洋移交给财政洪光权,再转交给宏伟文化艺术学会的代表洪伟伦;郑洽丰、天公坛理事会主席陈明顺、顾问郭助成见证。
大会也赠送纪念品予3名受封人士,包括荣膺槟州元首阁下封赐DSPN勋衔的拿督赵聚南及陈治舟、荣膺DGPN勋衔的拿督斯里林华利。
出席者尚有槟州行政议员方美铼、大山脚国会议员沈志强的代表刘亚心、巴东拉浪州议员魏子森的代表秦清远、威省市议员陈润辉、黄伟良、马青副总团长陈扬邦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