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孔圣庙中华中学的校长杨来福日前光荣退休了。这位充满教育热忱、胸怀宽广的教育工作者,无论对学校、学生还是师长,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美好的回忆。
事实上,我从未在杨校长的课堂上坐过,从中华毕业时,他也尚未来学校,可谓完美地与他擦身而过。无论如何,他却是我心目中最接地气,而且和我最有连接的校长。一切要从十多年前,我刚从台湾回国说起。那时我受邀在学校指导戏剧社,因缘际会下与校长互动频繁,也因此深刻感受到他对学生的支持与关爱。
ADVERTISEMENT
从一进入学校起,他就给予我们戏剧社无条件的支持,无论是资源上的协助还是政策上的通融,都让我们倍感温暖。那时候的学校还保有严格的发禁:男生必须剪成军头,女生也只能以清汤挂面的发型示人。这一政策虽然有其时代背景,但对于需要外形配合角色的戏剧社学生来说,却是个很大的限制。然而,杨校长的包容与开明,总是默许戏剧社的学生可以为了表演而暂时留长头发。这样的小小通融,让戏剧社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角色,也让我们的演出能够更加精彩。
有一次,学校戏剧社接到邀请,要到香港参加亚洲中学生戏剧大汇演。这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喜讯,但现实的经济状况却让我们踟蹰不前。我们几个人战战兢兢地去找校长,说明了我们的想法和顾虑。没想到,杨校长听完后,毫不犹豫地拍拍胸口,说:“你们放心去排戏,钱的问题我来解决!”
这句话让我们既感动又惊讶,因为我们知道,那笔钱对学校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校长始终相信学生的潜力,坚持为我们铺平实现梦想的道路。结果,我们不仅顺利去了香港,还辗转到了澳门和新加坡演出。这些经历对当时的戏剧社成员来说,无疑是一场丰富而难得的学习旅程。如今,当年的那些学生大部分还留在剧场,或者成为剧场的忠实观众。这份成绩背后,都是杨校长的远见和成全。
有件事必须一提。犹记得年轻气盛的时候,我常常投书媒体,在报章上撰文质疑一些国民型华文中学的发禁政策,认为这样的规定不仅让学生失去自信,还毫无科学依据:头发的长短与品德、成绩并无绝对关联。中华中学的发禁也行之有年,然而,延续这项规定的杨校长从未因此对我有任何不满,反而以大度的胸襟包容了我的批评。
最难能可贵的是,若干年前,杨校长做出了一个勇敢而有远见的决定:解除发禁,把留头发的自由还给学生。这一改变在当时的环境下并非易事,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核心不应停留在外表,而是应该让学生能够在自信与尊重中成长。这样的决策,不仅展现了他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也让中华中学成为了更加包容、多元的学习园地。我认为,这是他任内做过最值得令人骄傲的事情之一。
虽然后来我不再直接指导戏剧社,但我与杨校长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冠病疫情期间,我们这一届的同学开始自发筹款,资助学校里的B40学弟学妹,帮助他们渡过困难的时期。这个助学计划从疫情初期一直持续到今天,成为我们与学校之间美好而有意义的连结。
杨校长对这项计划给予了绝对的配合与支持,无论是资源调配还是协调沟通,他都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得到关怀。这样的用心,让我们这些校友既感动又敬佩。
回首杨校长的教育生涯,他始终以学生为重,不放弃任何一位孩子,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中,他都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他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多元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这种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包容,正是中华中学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
如今,杨校长荣休,但他的教育之路并未因此停下。据说,他即将开始自己的博士旅程,这份持续学习的精神无疑是对学生最好的榜样。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学习与成长,永无止境。
中华中学能有这样一位爱校如家的校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杨校长的付出,早已化作中华中学每一个角落的美好回忆,成为学生们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
我们祝福杨校长,在新的旅程中继续追寻梦想,继续用他的智慧与热情,启发更多的学生。即使不再站在校长的岗位上,他对教育的热忱依然会如星火一般,照亮每一位年轻学子的未来。
谢谢您,杨校长,您的无私奉献与教育情怀,我们将永远铭记于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6日讯)在教育领域深耕36年的孔圣庙中华中学校长杨来福迎来60岁荣休,他献捐1万令吉给中华中学家教协会,并计划退休后深入研读经藏,盼更了解儒释道、完成19年前未遂之愿即攻读博士学位,以及游山玩水。
杨来福19岁成为临教、21岁进入师训、24岁正式任教,将教育视为毕生事业。他是1997年开始在中华中学执教,先后在该校担任教师、学生事务副校长、行政副校长、代校长,并从2017年担任中华中学校长,迄今在该校服务了27年。

他今日在荣休礼致词时,引用孔子的名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尽力而为,功成不必在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勉励该校师生。
鼓励学生遇困境永不放弃
杨校长对学生寄予厚望,鼓励他们面对困境时秉持“永不放弃”的精神。他以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的故事为例,鼓励学生勇敢迈出第一步,即使前路艰险,也要相信能找到突破口。
他也认为,校长最大的考验在于决策,因为每个决定都可能带来利弊。

“要果断决策,发现问题后及时改善,同时坚守底线,保持包容心。”
展望学校的未来,他希望中华中学能进一步发挥数理科的优势,师生共同传承和实践孔子的教育理念,将中华中学的特色发扬光大。
卢福裕:杨来福领导奠定坚实基础
槟城孔圣庙中华国民型中小学董事长卢福裕说,杨来福掌校时,以卓越的领导力带领学校稳步发展,更以关怀学生成长、追求卓越教学质量为己任,为学校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指出,从2011年起至今,中华中学大学先修班在大马高级教育文凭(STPM)考试中每年都达致100%及格率,甚至拿过5次全槟第一的卓越成绩。
高泉标:铭记传承杨来福教育理念
该校家协主席高泉标表示,将铭记杨来福教导的精神,传承其所播撒的教育理念,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校园。

“在您的带领下,学校全面成长,刻印着您无私奉献的身影。您以卓越的领导力,引领我们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使中华中学日益蓬勃发展。”
陈惠莲:与杨来福相处做事轻松
中华中学行政副校长陈惠莲则说,从杨来福的身上,最能体现中华学校教师的精神、最能看到中华学校的成就与辉煌。

“不管是在教学岗位上还是在领导岗位上,您都兢兢业业,把您的时间和精力奉献。”
“您的一句‘没事’让我处理事情的时候感到非常的解压,您的再来一句 ‘算了吧’,更让我做起事情来觉得多么的轻松自在。”

此次荣休仪式上,杨校长的妻子王碧丝及家人也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与会者包括该校董事会总务林琮淞、副总务陈忠实、财政黄伟纹、副财政曾家麟。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