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9日訊)檳城消費人協會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說,根據報道,每個月約有6000萬包津貼食用油流向鄰國,若這些津貼油能夠公平分配,理論上每個大馬人每月可享有兩包。
他今日發文告指出,近年來,津貼食用油被大量走私和轉運至鄰國的現象日益猖獗。
ADVERTISEMENT
他表示,這不僅造成國家資源的嚴重流失,也讓許多真正需要幫助的大馬人民,尤其是貧困群體和B40低收入家庭,難以獲得應有的津貼。
“現實卻是市場供應緊張,無法滿足原本為國民設立的需求目標。”
他指出,根據檳消協的調查,津貼食用油在市場上嚴重短缺,那些真正需要的人群幾乎買不到。這種狀況表明當前津貼分配機制存在重大問題,需要立即進行改革。
建議推出專用身分識別卡
他建議,政府可通過技術手段,如MyKad、MySejahtera或電子錢包,確保津貼食用油的購買權僅限符合條件的國民。同時,也可以考慮推出專用的身分識別卡,為津貼發放建立更有保障的系統。
“政府也必須強化執法力度,從根本上遏制津貼油的走私行為,以確保資源不再流向鄰國。”
他說,津貼政策的初衷是幫助弱勢群體減輕生活負擔,但如今的執行漏洞讓許多低收入家庭難以受惠。
“相關部門必須採取更果斷的行動,嚴格監管津貼油的分配與流向,真正讓這項政策惠及有需要的人民,避免國家資源繼續被濫用和流失至鄰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道北6日讯)吉兰丹州与泰国边境的椰子走私活动激增,执法部队今年前3个月查获的椰子数量比2024年全年还多。
去年,普通行动部队共起获了价值180万令吉的椰子。今年首3个月,该部队从11起走私行动中起获了价值290万令吉的椰子,这些走私行动主要是因为泰国方面的需求旺盛。
普通行动部队东南旅指挥官拿督聂罗斯阿兹汉披露,上述行动也逮捕了24人。
相比之下,2024年只有10宗椰子走私案,涉及10人。
他说,调查显示,大多数走私的椰子在运往泰国之前都经过了丹州道北县新邦岸的非法储库。至少有9个非法储库设在彭加兰古堡的哥乐河沿岸运营。其中一些设施甚至获得了买卖椰子的准证。
他指出,走私者通常在白天用罗里或四轮驱动将椰子运到边境区。凌晨时分,这些车辆在夜幕的掩护下将椰子运过边境。
“通过绕过海关和检疫程序,走私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满足泰国对椰子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使非法贸易利润丰厚。泰国对大马椰子的需求是由其价格实惠和批量供应所驱动。泰国的买家,包括椰奶生产商、烤椰子酱制造商和传统糖果制造商,都依赖大马的稳定供应。”
两国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刺激了走私。大马椰子供应商以每吨2300令吉的价格从峇株巴辖采购椰子,然后以每吨2700令吉的价格在泰国转售。由于每月椰子需求量估计为240吨,非法贸易为走私者带来了巨额利润。”
聂罗斯阿兹汉说,其部队与其他执法机构一起加大了打击走私集团的行动力度。
“我们已在确定的热点地区如新邦岸和彭加兰古堡加强巡逻和监视,以遏制这些走私网络。”
尽管已作出了这些努力,他表示,走私者仍在继续利用执法薄弱环节,迫使当局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他补充,打击椰子走私的斗争仍在继续,边境当局正在努力保护大马的农业贸易,同时遏制非法跨境活动。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