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8日訊)面對走向沒落的傳統手藝,人們可以做的不只是慨嘆惋惜,而是思索如何注入新活力,讓它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興趣,在新時代再次“煥發光彩”。
傳統美容手藝“挽臉”在這個時代已是買少見少,特別是在五花八門的美容科技對比下,只憑著一條線、海棠粉和一雙手操作的美容技藝,更是顯得素樸。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樸素簡單,反倒引起一些年輕人的好奇,對於體驗這神奇的美容法躍躍欲試,讓人重新看到了這門式微手藝的潛力。
ADVERTISEMENT

檳城一對母女鄭金鳳(56歲)和女兒黃伊柔近年來,在喬治市傳承挽臉手藝,也積極推廣這個簡單卻功效非凡的古老智慧。在廟會、世遺日等慶典,都可以看到她們在街頭為民眾挽臉的身影,挽臉也重新走入大眾的視野。

臉書專頁拍視頻宣傳
年輕的傳承者黃伊柔是年僅22歲的大學生。她從小就跟著母親到慶典活動擺攤挽臉,一直到3年前才開始正式跟母親學習挽臉,只用兩週就上手了。
目前在馬來西亞理科大學修讀傳播系的黃伊柔,不僅掌握挽臉手藝,還運用本科所學,藉著傳播的力量把這門手藝發揚光大。她幫助母親經營臉書專頁,也拍攝視頻宣傳挽臉,成功引起關注和效應。
近期,這家藏身於吉靈萬山巴剎樓上的小鋪,吸引了不少來自本地及外地的年輕人到訪。在她們接受星洲日報《大北馬》社區報記者訪問時,也遇到來自中國杭州的留學生,上門前來體驗挽臉。

黃伊柔:讓更多人認識愛上挽臉
黃伊柔說,學挽臉可以幫到母親,而她也覺得這門手藝相當神奇。在沒有科技的時代,人們只需用雙手和牙齒,再加上線和海棠粉就可以去除汗毛、粉刺和死皮,挽臉之後整個人變得容光煥發。
上一代人或許還能在家中看到阿嫲閒來無事,拉上一條線對鏡挽臉的情景,但這已默默地退出現代生活。她的同齡人當中只有少數聽說過挽臉,這也成了她積極推廣挽臉的理由,因為她不想這個古老智慧就這麼失傳。
“從小到大,我媽常常為我挽臉,幫我清掉很多痘痘和汗毛,可以感受到棉線在臉上操作挽出的效果。”

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將這門手藝帶入現代生活,讓它成為現代人美容保養的一部分,讓讓更多人認識並愛上這項充滿魅力的傳統技藝。
(拍攝/剪輯:劉雯詩)
鄭金鳳:挽臉有“開運”效果
人稱“Apple姐”的鄭金鳳是不只是挽臉師傅,也是送嫁娘。而她之所以會挽臉也是因為當了送嫁娘,才在10多年前學會這門手藝。
她說,“挽臉”跟婚嫁的習俗有關,在福建話也有“開臉”的含義,一般都會給即將出嫁的新娘挽臉,過程中要口說好話,除了寓意新娘轉為大人,也讓對方的臉更容易上妝。但是現在有的新郎也會挽臉,希望在婚禮能以更清潔的面容示人。

“除了婚嫁習俗,挽臉也是日常的美容法之一,不論性別年齡都可以做。”
她說,挽臉有“開運”的效果,挽過的臉會變“亮”,可以改變個的氣場,運氣和人緣自然會變好。
她年輕時當車衣工,有一雙靈活的巧手,所以學起挽臉一點都不難,但手指動作僵硬的人則學不來。
科技無法取代 兩者並存不相違
她認為挽臉靠的是一雙可以把棉線“變”為“刀”的技藝。這把“刀”卻要操作得恰到好處,不可以傷及客人的皮膚,柔韌而精準。過程或有微微刺痛,但她會依據每個人不同的皮膚狀態調整力度和時間長度,短則5分鐘完成,如果臉上汗毛、粉刺、死皮多也可能會耗上15分鐘或更久。
首先,她會為客人的臉打上海棠粉。打粉之後,洗掉臉上的油,死皮和粉刺的痕跡就會猶如“地圖”般浮現,讓她能夠“按圖”處理汗毛雜毛以及修眉。

她量好棉線的長度後,用牙齒咬斷,並以牙齒拉線,雙手靈活拉動,來回在臉部移動的棉線把藏於毛孔的粉刺“逼”得冒了出來;棉線移動至眉間又化作了“修眉刀”,挽過的地方,在無聲無息之間,眉角的雜毛也隨之落下。
“雖然美容儀器很高科技,但卻不能取代人的手。當然,挽臉也有它的侷限,無法觸及太深的部位,但已經很大程度的清潔臉部,讓你在塗抹護膚品時更容易吸收。”
她不擔心現代美容取代挽臉,因為科技難以複製人手的靈活度。她也認為兩者可以並存不相違,一個人即可到美容院去,同時也可挽臉。

拜師傳授需看緣分
鄭金鳳樂見女兒願意接手,兩母女一起傳承古早的美容法。她坦言,挽臉挽了10多年,可以感受到這個行業有種夕陽行業的沒落感,沒有多少人懂她在幹嘛,感覺就快失傳了。
過去幾年,她積極參與廟會及各項活動擺檔,主動走入人群,把挽臉重新帶進大家的視野。在長期的耕耘之下,她位於吉靈萬山樓上的挽臉小鋪,還有年輕人向她拜師學藝,但她認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學得來,是否傳授仍需看緣分。
如今,她的挽臉服務已逐漸打開知名度,一些首次體驗的客人,也成了回頭客。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檳城28日訊)冠病疫情後的喬治市正煥發新生,重新展現其作為文化、藝術、傳統與現代商業交融之地的獨特魅力。
走在喬治市的大街小巷,不難發現這座城市的節奏已變得更加活躍,每個月都有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藝術展覽、創意市集和宗教慶典輪番上演。從新春佳節的熱鬧慶祝到街頭藝人的精彩表演,再到各類國際級展覽和論壇,喬治市已成為國內外遊客趨之若鶩的文化旅遊熱點。
而且,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酒店、咖啡館、文創空間和藝術產業落戶喬治市,為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注入現代化元素,也提升了其作為全球文化旅遊中心的地位。如何在保留喬治市豐富歷史底蘊的同時,推動現代產業的發展,讓傳統與創新並存,成為了政府、商界與民間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


林慧英:文藝活動促進旅遊經濟
對此,丹絨區國會議員林慧英接受訪問時說,文化藝術不僅僅是旅遊的點綴,更是推動檳城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藝活動的增加,不僅促進了旅遊經濟與相關創意產業的成長,也讓檳城的城市氛圍更加多元、包容,同時豐富了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
“政府在推動文化旅遊方面採取了多項措施。首先,通過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高遊客體驗;其次,舉辦各類文化節慶、藝術展覽和傳統工藝活動。此外,我們也還積極引進國際知名品牌和機構,聯合本地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項目,形成內外聯動、共促發展的局面。”
傳統建築的活化改造不僅僅是遺產保護的體現,更是推動城市經濟復興的重要舉措。將老舊建築改造為藝術館、文創空間和展覽中心,使其從沉睡的歷史遺蹟轉變為現代創意的載體。這種模式既保留了檳城獨特的歷史記憶,又為當地餐飲、零售、住宿等相關產業注入經濟活力。眾多創業者和小微企業藉此平臺開展文創產業、手工藝品銷售及文化體驗項目,從而帶動了區域就業與經濟多元化發展。
深諳選區內民間經濟活動的林慧英指出,喬治市在歷史保護與現代化發展之間找到了平衡。這種模式不僅為旅遊業帶來了新的增長點,還促進了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餐飲、手工藝、零售等本地產業通過與酒店的合作,獲得了更多展示和銷售的機會,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國際酒店與本地商家互補共生
“另外,國際級酒店的引入也極大提升了喬治市的整體形象和服務水平。它們不僅提供高標準的住宿體驗,也為城市帶來更多高端遊客和商務人士,推動旅遊業發展。尤其是這些酒店在古蹟保護上的投入,使得喬治市在保持歷史韻味的同時,能夠融入現代化設施和服務標準。”
她說,這些國際級酒店將會成為舉辦國際會議和大型活動的理想場所,進一步推動了檳城作為區域會展中心和國際會議城市的發展,為旅遊業帶來更多跨國商務和文化交流機會。尤其是2025年是馬來西亞為東盟輪值主席國,必然會有多個國際會議在檳城舉行,比如財政部日前才在檳城舉辦了東盟財政部副部長及央行工作會議,而這些國際五星級酒店將會符合這些舉辦國際會議的要求,這也進一步拓寬了檳城在全球旅遊和商務市場中的影響力。
“我堅信國際品牌酒店與本地商家之間可以實現互補共生,重點在於找到平衡點。政府可通過政策支持,如稅收優惠、創業扶持等措施,扮演調解者的角色,確保本地商家能從中受益。此外,還鼓勵國際酒店與本地供應鏈、餐飲和零售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實現資源共享和互惠共贏,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繁榮。”
新興住宿模式重塑旅遊生態
近年來,喬治市在住宿方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層次發展態勢。從高端奢華的大飯店到溫馨別緻的精品民宿,再到價格親民的經濟型旅店,市場產品日趨豐富。這種多樣化不僅滿足了揹包客、商務旅客的基本住宿需求,也為家庭遊客、情侶夫妻及追求高品質生活體驗的高端旅客提供了更多選擇。各類住宿模式在滿足不同遊客需求的同時,也不斷提升了喬治市的整體接待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為城市旅遊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潛力。
林慧英認為,新興住宿模式也正逐步重塑喬治市的旅遊生態。與傳統酒店相比,這些新型住宿設施更注重與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為遊客提供沉浸式體驗的同時,也促進了“深度遊”與“文化遊”趨勢的興起。遊客在這裡不僅能獲得一個睡眠休憩的場所,更能參與當地社區活動,感受獨特的街區風情和文化魅力。住宿業的多元化發展推動了地方經濟、餐飲業、手工藝品及文創產業等相關行業的繁榮,為城市營造出一種多維度、立體化的旅遊氛圍。
“喬治市的住宿多元化將為喬治市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和文化傳承帶來深遠影響。隨著政府和企業進一步加強合作,政策扶持與市場創新將為各類住宿設施注入更多活力,從而形成更為完善的旅遊服務體系。通過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個性化體驗,這一趨勢不僅有助於提升遊客滿意度和忠誠度,更將推動本地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促使喬治市在國際旅遊市場中佔據更加穩固的地位,同時也為其他歷史名城提供了寶貴的轉型經驗。
完善政策實現文遺與經濟雙贏
“我認為喬治市的轉型經驗不止在國內,甚至在全球範圍內都具有示範意義。我們成功將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旅遊產業有機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而富有活力的發展模式。
“近年來,市政廳和檳州政府密切合作,通過嚴格執行周全的文化遺產保護計劃和相關文物保護法規,有效地保留了歷史建築與傳統街區的原貌。同時,我們也不斷引入國際知名文化項目和創意機構,推動藝術、手工藝和本土文化與現代旅遊產業深度融合。這種策略不僅使得喬治市在激烈的國際旅遊市場中脫穎而出,更為其他歷史名城提供了寶貴的轉型經驗,展示了在保護傳統的基礎上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可行路徑。”
從喬治市今年來的發展來看,檳州政府確實致力於制定長遠的文化保護與旅遊發展規劃,並積極加強與國內外各州及國際組織的合作,通過不斷完善政策與監管機制,實現文化遺產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此外,政府也通過多渠道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及跨部門協作,推動本地文創產業、傳統工藝和旅遊服務的全面升級,構建了以文化保護為基石、以現代化旅遊為引擎的發展新格局。
同時,通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國際機構的緊密交流,政府不斷吸收國際先進經驗,優化保護管理方案,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這一系列舉措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喬治市在國際文化旅遊市場的競爭力,也為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樹立了標杆。

黃漢偉:創意經濟是未來旅業方向
檳州旅遊及創意經濟行政議員黃漢偉受訪時說,創意經濟是未來旅遊發展的重要方向,而檳城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結合歷史文化、藝術產業和現代商業模式,創造獨特的旅遊體驗。政府近年來大力支持創意產業的發展,包括提供資金資助、政策優惠和場地支持,讓更多本地創意企業、年輕創業者和文化工作者能在喬治市發展他們的事業。
“比如,我們支持鼓勵本地品牌進入旅遊市場,讓遊客能購買到獨具特色的檳城紀念品。此外,我們也推動‘藝文空間+商業’的新模式,如一些老建築被改造成藝術展覽館、咖啡館和複合式文化空間,讓創意經濟不僅限於特定場所,而是能滲透到城市的各個角落。”
他說,我們同時也意識到數字創意經濟的潛力,比如推動虛擬導覽、線上藝術展等內容,進一步向全球市場推廣檳城的文化魅力。我們相信,結合科技與創意,檳城可以在國際舞臺上佔據更重要的位置,讓更多人認識並喜愛我們的城市。
“此外,檳城州立博物館目前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工作,以便博物館在重大翻新後能以更好的姿態重新對公眾開放。此外,檳州大會堂也將進行提升工程,以便為檳城打造更優質的文藝空間。”
他提及,檳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擁有獨特的歷史魅力和文化底蘊,但我們不能僅僅依靠“遺產”作為賣點,而是要不斷創新和推廣,讓喬治市成為一個“活的文化城市”。
系列活動吸引各地文旅愛好者
“在國際推廣方面,我們通過檳城環球旅遊機構(Penang Global Tourism,PGT)與世界各地的旅遊業者合作,在多個國家舉辦路演、參與國際旅遊展覽,並利用社交媒體如小紅書,面子書等營銷,讓檳城的文化旅遊更廣為人知。此外,我們也與國際藝術機構、電影製作公司、音樂節組織者合作,推動檳城成為國際藝術展覽、電影拍攝和文化交流活動的理想地點。
“此外,我們亦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喬治市藝術節、新春節慶、檳威兩地的大旗鼓遊行、檳城國際龍舟賽、喬治市世遺慶典、日本盆舞節,日本夜來祭等,以吸引世界各地的文化旅遊愛好者。”
他也說,近年來國際酒店的進駐也讓檳城的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政府希望能進一步吸引高端遊客,包括文化旅客、藝術家和企業家,讓喬治市不僅僅是揹包客的天堂,也能成為文化創意人士的聚集地。同時,我們也在爭取更多國際級會議和會展(MICE),讓檳城成為區域級的商務旅遊中心。
“檳州政府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融合文化遺產、藝術創意、現代商業與國際交流的城市,讓喬治市成為亞洲最具活力的文化旅遊城市之一。”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