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9:30pm 29/10/2024

星星学堂

阅读笔记制作比赛

高拉吉底华小

星星学堂

阅读笔记制作比赛

高拉吉底华小

《星星学堂》北马区阅读笔记制作比赛 高拉吉底华小唱丰收

摄影/林晓慧

(槟城29日讯)虽然今年的全国赛暂时停办,但考虑到北马区的师生已为比赛积极并提前准备,《》北马区决定“不打烊”,继续为热爱阅读和笔记创作的学生们提供展示平台,评选成绩也经出炉。

其中,吉中大唱丰收,共有3份作品获得特优奖,参赛学生分别是林宛柔、温劲翰以及林宥恬;另外2名特优奖得主则是吉中双溪拉兰中华华小的骆玠龙以及槟城大山脚明德正校的洪芯鎐。

ADVERTISEMENT

2024年《星星学堂》北马区阅读笔记制作比赛成绩出炉,评审们在邱武才(左一)及星洲日报北马区业务执行员陈语轩(右一)陪同下,展示特优奖及佳作奖作品,左二起:陈云清、黄爱媁及张心瑜。

此外,另有10份作品获得佳作奖以及10份鼓励奖;特优奖(5份)每人可获得100令吉奖金及奖状、佳作奖(10份)每人可获得50令吉奖金及奖状,而鼓励奖(10份)得主则获颁奖状一张;至于指导老师(特优及佳作得奖作品)也将获颁50令吉奖金。

获奖(特优及佳作)的学生将成为翌年《星星学堂》校园阅读大使,而所制作的笔记本也将巡回校园,作为推广阅读用途。

阅读笔记制作比赛41作品皆独具特色

2024年《星星学堂》北马区阅读笔记制作比赛共收到来自北马区18所学校的41份作品,每份作品皆独具特色,充分体现参赛者对阅读的热爱与制作笔记的用心。

2024年《星星学堂》北马区阅读笔记制作比赛5份特优奖的得奖作品,恭喜恭喜!

为阅读报告作评选的评审分别是槟城锺灵独中华文老师黄爱媁、张心瑜律师以及星洲日报高级记者陈云清。

2024年《星星学堂》北马区阅读笔记制作比赛是由星洲日报《星星学堂》主办,槟城州、吉打州及玻璃市州教育局为支持单位,马来西亚全国华小校长协会吉打、槟城及玻璃市分会为协办单位。

这项旨在提高学生阅读风气和培养创作才华的赛事,获得联合集团(UNI Group of Companies)、联合纸品有限公司(UNI Paper Products SDN BHD)作为区域主要赞助商。

黄爱媁:鼓励学生发挥内心感想

首次担任此赛会评审的黄爱媁在点评时,建议老师在指导学生制作阅读笔记期间,除了在设计方面提供学生意见,延伸部分可以鼓励学生多发挥本身的内心感想。

黄爱媁:“在延伸阅读及感想的部分,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发挥本身的内心想法。”

她发现一些作品里的学生个人感想并不多,或其中乃摘录自网上的文案,而她希望看到的是学生的内心想法。

“其实,学生的感想未必只能用文字呈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图画或图表来传达,而且,最理想的是一看就能让人清楚理解的图表。”

她希望指导老师能突破或跳脱文字呈献的方式,改以更动态的模式来作为学生延伸阅读的手法。

黄爱媁说,她第一次看到小学生们如此出色的阅读笔记设计时,心中不禁想,这些作品或许得到老师或家长的协助,否则若全由学生独立完成,那真是太令人惊叹了。

“如果他们是从长辈身上学习且获益良多,相信日后升上中学,必也能亲自动手完成。”

有些作品延伸阅读部分未到位

此外,让黄爱媁陷入抉择难题的是,有些作品设计好、内容佳,偏偏延伸阅读的部分未能到位;反观一些作品设计编排看起来普普通通,可是延伸阅读部分却做得相当好,带出作者本身的思维与想法。

一旁的张心瑜也深表认同,同时理解学生们或许不容易同时平衡做到占50%评分的延伸阅读以及40%的设计美观要求。

“特优奖的作品基本上都有达到这方面的要求,老师和同学们有机会时,可以翻阅参考,为来年的比赛做好准备。”

张心瑜:重点以创意为核心

另一方面,张心瑜说,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不会被取代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是创意,而这场赛事的重点以创意为核心,从中让小学生明白创意是他们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技能。

张心瑜:“通过参与制作阅读笔记,能让更多学生在依赖人工智能的时代中,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她指出,现今孩子的创意在网际网络辅助下,比以往更早被激发。

“另外,要如何在充斥各种资讯的互联网中分辨黑白、有独立的见解,并通过创造力打造一片天,是挺考验年轻人的,而这项比赛要找的优胜者,正正就是具备这些能力的佼佼者。”

她希望通过这项比赛,让更多孩子和年轻人在依赖人工智能的时代中,学会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从而在未来的世界里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勇敢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写感想时可收集师长同学意见

张心瑜也建议,学生在为笔记作编排和书写感想时,可以加强或收集师长、同学及父母的意见或想法,而不仅仅是从资料收集方面剪贴而已。

她说,如此一来,不仅丰富延伸阅读及内容观点的部分,也能促进作者与师长、父母和同学的互动,同时加强作者的沟通技巧。

对于一些学生亲笔书写而非用电脑打字的呈献手法,她也予以赞赏,特别是书写能协助学生掌握笔画及笔顺,毕竟,现今学生书写能力逐渐下滑,习惯通过电脑打字取代。

无论如何,针对此,重视学生字体美观的黄爱媁则补充说,若学生字体美,固然能够为作品加分,若字体不大工整,建议通过其他方式来设计,以提升作品的美感。

陈云清:培养撰写阅读报告

对于一本本呕心沥血之作,陈云清建议校方或指导老师可安排参赛学生向校内其他学生分享制作阅读笔记的心得与收获,从而鼓励更多学生平时多为自身的阅读撰写报告,进而加强写作与分析能力。

评审专注地逐本详阅每本参赛的阅读笔记,每一页都汇聚了参赛者的用心与巧思,左起:陈云清、黄爱媁及张心瑜。

“参赛的学生人数有限,但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参赛者的亲身体验与经历,带动更多学生培养撰写阅读报告的好习惯,这与教育部大力推动学生阅读计划的宗旨有异曲同工之效,不要一味为分数阅读,而是要如何从故事篇章中,找到共鸣,启发阅读的兴趣。”

她在翻阅这些阅读笔记过程中,感受到参赛同学对故事篇章的深入理解和独特的创意表达,如此用心制作不仅体现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的乐趣,也展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细节的专注。

“获奖与否,我都希望参赛同学能明白比赛的意义不止于名次,而在于参赛和制作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特别是这段时间花在阅读、思考和制作上的心血,将成为他们日后学习道路上弥足珍贵的财富,最重要是保持对阅读的热情。”

邱武才:获赞助商大力支持

星洲媒体北马区业务经理邱武才说,今年赛会得以继续举办,主要是获得区域赞助商联合纸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毕竟,办教育活动不能仅单靠媒体力量,也需要结合商界的资金注资,以让活动更顺利举行。”

他说,今年全国赛基于一些因素停办,但北马区继续举办星星学堂阅读笔记制作比赛,主要是因为发现一些学校在年初已开始准备,并收集每逢星期二刊登的《星星学堂》系列文章。

“经过内部讨论及获得相关单位的赞助与支持后,我们议决继续在北马区举办这场赛事,而此活动也获得槟城、吉打及玻璃市州教育局认可。”

他也说,评分方面依旧维持50%的延伸阅读的精彩,而阅读笔记本的编排、创意与美观占据40%,而参与的作品都是花上大半年的心思及时间来完成。

“我要感谢指导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为学生的知识学海灌注智慧与力量,让学生以行动来诠释成长的真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6:16pm 20/07/2024
支持星洲日报学生阅读计划 朱悦权赞助4华小《星星学堂》

(北海20日讯)峇眼惹玛州议员朱悦权肯定华文报为社会和华社做出的贡献,更以行动支持星洲日报推动的学生阅报计划,全力赞助选区内的4所华小《星星学堂》阅报经费。

受惠华小为北海光华学校、中华公学总校、中华一校及麦曼珍华小。

星洲日报积极并有系统的在全国各地推广学生阅报计划,有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更是孩子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锁匙,朱悦权了解后,承诺来年将继续支持这项意义深远的计划。

朱悦权(右三)与4所受惠学校的代表合影,左起为陈康铭、吴韵蒂及倪燕如,右起邱武才与彭祥全。
朱悦权:培养提升判断力

朱悦权日前在服务中心移交赞助的《星洲日报》给受惠学校时强调,阅读报纸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资讯,还能了解时事动态,拓展视野。

“报纸中的资讯十分丰富多样,涵盖时事、健康、体育、艺术等各个领域,内容广泛,文章精采生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他说,阅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因为报纸有不同观点和立场的报道和评论,有助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

“尤其是在现今充斥假消息的网络年代,阅报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辨别真假消息的能力,毕竟报纸的新闻都是有经过严格的审核。”

邱武才:接触多元观点 独立思考

星洲媒体北马区业务经理邱武才指出,在当今信息复杂的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年人,都难免会在社交媒体的同温层中打转,很容易被说服接受偏颇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他说,有鉴于此,星洲日报作为负责任的媒体,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报道原则,让读者接触到多元的观点和意见,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邱武才(右三)分享星洲日报如何积极及有系统的在全国推动学生阅读计划。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学生时刻拿着手机,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而在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老师的教学无疑会遇到更多阻力。”

他说,《星洲日报》每天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从记者在前线采访和撰写新闻,到内部主管审查和校对内容,再到总社设计排版,最后由印刷厂制作成品送到读者手中,这整个过程至少需要百余名员工共同努力。大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确保读者能够获取真实可靠的报道,同时也打击了假新闻的传播。

知识有正餐也有零食

他指出,尽管传统媒体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报纸依然是大众的精神粮食,而像Facebook或Instagram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则可谓是“零食”。

邱武才(左)赠送茶饼给朱悦权,感谢对方支持星洲日报学生阅报计划。

“我们必须明确区分正餐和零食的概念,避免混淆,以确保我们的生活不会因此而受到困扰。”

邱武才感谢朱悦权对星洲日报学生阅报计划的支持,他希望所有国会议员、州议员和社团加入赞助行列,让更多孩子多阅读报纸,共同推动华小生阅读中文报的风气,并提升新生代的中文水平。

朱税权(中)移交星洲日报给倪燕如,右为邱武才陪同。
倪燕如:掌握时事资讯

北海中华公学总校校长倪燕如感谢朱悦权赞助《星洲日报》,让家里未订阅报纸的学生有机会在图书馆或休息时间接触到报纸,从中增广见闻,掌握时事资讯。

吴韵蒂(左起)感谢朱悦权赞助报纸给中华一校,并认为星洲日报的学生阅报计划很棒。右为邱武才。
吴韵蒂:促进亲子关系

北海中华一校家教协会主席吴韵蒂认为,学生阅报计划不仅可以让孩子受益,《星星学堂》阅读笔记制作赛更在孩子与家长制作专辑时促进亲子关系。她也感谢朱悦权赞助报纸给该校,让学生受惠。

彭祥全(左)代表麦曼珍华小赠送感谢状给朱悦权。
彭祥全:学辨识真假消息

北海麦曼珍小学副校长彭祥全赞扬朱悦权对学校赞助《星洲日报》的暖心之举,这对培养学生的阅报习惯有着重要的帮助,也有助于鼓励学生通过阅报来辨识真假消息,避免轻易受到假新闻影响。

陈康铭(左)代表北海光华学校赠送感谢状给朱悦权。
陈康铭:加入赞助造惠学子

北海光华学校家协财政陈康铭认为,鼓励学生阅报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有助杜绝假消息对社会造成的不安,希望更多热心人士和商家效仿朱悦权加入赞助行列,让更多学校和学生受益。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