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2日讯)114年左右前,来自中国南安英都大新龟头寨的一家子,飘洋过海下南洋到马来西亚定居,曾孙洪葆发与一拨后代年轻人,5年前到英都万里寻亲,终于在龟头寨找到祖地,从此分居马中两国的亲人团聚。
来自龟头寨祖地的洪仙游,日前也率领一家三代人及龟头寨部分乡亲代表一行14人,组成宗亲回访恳亲团,首次来到我国,与亲人相聚,见面交流,谱写一段团聚的佳话。
ADVERTISEMENT

这批来自中国的亲人,从厦门搭乘飞机直达槟州,除了旅游外,也在亲堂洪亚福带领参观北马洪氏宗祠燉煌堂拜祖及亲堂洪本兴,本生带领大山脚洪氏燉煌堂拜祖,见证了我国华人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让大家深深感到,虽然分居两国,但是血脉紧紧相连。
洪葆发:凭些微资讯寻亲
洪葆发(57岁)今日接受中文媒体联访时说,其曾祖母在114年左右前,带爷爷从龟头寨飘洋过海下南洋,是龟头寨最早一批来到大马的定居的宗亲,而他和父亲都是在我国出生。

他觉得现在已有一些年纪,于是在5年前,就与弟弟葆顺到中国旅行,同时也抱着尝试的心态,以手上仅有的些许讯息,展开寻根之旅,
“我们只知道爷爷的故乡是在中国南安英都二十七都,并曾从小姑那里得悉是来自龟头镇,于是在还没到中国前,我先通过微信联络上当地报社“英都乡讯”,从那边找到家庙。”
他说,他们从位于故乡的家庙的打理人探听到,英都确实有个地区名为龟头寨,就依据打理人提供的资讯往龟头寨去。

“我们与中国亲人凭着旧照片和一些资讯,确认了都是先祖洪光日的子孙后代,就这样,我们结束了长达114年左右的“失联”,重新团聚。”
历经5年寻回所有大马亲戚
他说,他们也与中国亲戚,在故乡一同翻新重建祖祠,并把在大马定居的先人的香火带回祖祠安奉,落叶归根。
也曾回到故乡寻根的洪本利说,中国的亲戚要求他们回到大马,重新寻回所有的子孙,很高兴的,经过5年的努力,终于寻回在大马的亲戚。
他说,洪爱佩在今年5月才完成所有寻亲之旅,最后一名找到亲戚定居在怡保。
出席联访者尚有洪亚福、洪英发、沈忠包、洪本利、洪爱佩、林强财、谢玉蕊及李丽芳等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关丹6日讯)中国女子跨国,为已故的爷爷叶元艳,寻找曾在关丹居住,已经失联的叔叔叶万秋或其后代。
该名女子叶春贝透过中国寻亲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辗转与本报联系,欲为已故爷爷叶元艳(已于今年2月去世,年龄91岁),寻找其叔叔叶万秋(约生于1918年1月1日)或其后代。
叶春贝透过微信接受访问时指出,本身来自广东省汕尾市,为爷爷寻找后者的叔叔。

“爷爷一直都有在寻找其叔叔,但因为资讯不发达,加上爷爷不识字,失联后,难以查获讯息。”
她指出,爷爷从小无父无母,妹妹也已走失,只有亲叔叔。
“我在2017年,开始透过各种方式,为爷爷寻找叔叔,家里人也一直有在老家,通过跟同村去马来西亚打工,并定居在那边的亲戚打听消息,但都一无所获。”
她表示,近期有透过社交媒体寻人,虽然有获得反应,但都还未寻到人。
“原本想要在爷爷有生之年,为爷爷寻得血脉至亲,无奈,身体健壮的爷爷在今年2月,在农村河边洗手时,不小心跌倒,等到被发现时,人已经没有了。”
她指出,希望能够寻得与爷爷有血缘关系的叔叔或者其后人,除了填补爷爷生前的遗憾外,也希望后续两家人能够重新有联系及交流。
叶春贝指出,爷爷的叔叔叶万秋身高约170厘米,约生于1918年1月1日,失联日前约1965年1月1日,最后住址是在马来西亚彭亨关丹。
她表示,叶万秋生肖属马,其父叶火妹,老家住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曾用名地址:广东省惠州府吉康都上护约下寨村)。
“叶万秋约1935年下南洋,之前来信时居住马来西亚关丹,1962年寄过来一张照片,图片上除了叶万秋名字正确,其子女叶紫妹(zimei),叶元贵(yuangui)名字可能会有出入,年代久远,只是记得名字大概的读音,叶万秋的大哥叶万月,其儿子为叶元艳(叶春贝的爷爷)。”
她指出,爷爷生前一直在打听寻找叶万秋一家的下落,前不久发生意外,抱憾离世。
“爷爷虽然不在了,但是寻找叶万秋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愿,我们后辈不会放弃。”
她指出,若有消息,可以通过微信或电邮联系她:1622738554@qq.com。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