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环境教育课程时,我常问小朋友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夜行动物,以及他们是否见过这些动物。除了常见的蟑螂和壁虎,孩子们最常提到的便是猫头鹰。
猫头鹰和蝙蝠在东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截然不同。蝙蝠在西方被视为恶魔的象征,而在东方则象征着“福”气。
ADVERTISEMENT
相反地,猫头鹰在西方被认为是智慧的象征,所以英语里有句谚语:“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在东方,猫头鹰则常被视为不祥之物,中文别称为“报丧鸟”,马来文称为“鬼鸟”(Burung hantu)。
这种误解或许源于它们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人感到不安,或是它们夜里的叫声让人恐惧。实际上,猫头鹰是非常可爱且有趣的生物。
猫头鹰比人们想象中更容易在城市或城市边缘地区看到。“鸮”是古代对猫头鹰的统称,如今全世界约有200种猫头鹰,其中,分布最广泛的仓鸮可能是马来西亚最常见的一种猫头鹰。它的马来文名称是“坟墓鬼鸟”(Burung Hantu Kubur),但实际上,我们不必在夜晚去墓地才能看到它们。
虽然我住在槟城的理科大学(USM)附近,周围是密集的住宅区,但在夜晚,尤其是从晚间9点到天亮前,我偶尔会听到刺耳的尖叫声由远及近。这时,如果从阳台望出去,常能看到一到三只仓鸮飞过。仓鸮喜欢躲在废墟、阁楼和岩缝中,有一次它们甚至在我寓所的阁楼上筑巢育幼。如果大家有兴趣发现仓鸮,最简单的方式是记住它们的叫声。
仓鸮是捕鼠高手,许多油棕园和稻田都会设置巢箱,吸引仓鸮来猎食老鼠并居住。研究表明,仓鸮在控制鼠害方面有显著成效。如果你家附近的公园有类似的巢箱,可能是市议会和野生动物保护局组成的团队所设立,利用仓鸮来控制城市的鼠害。
与喜欢发出尖叫声的仓鸮不同,鹰鸮(Ninox scutulata)显得更优雅。我常在太阳落下或升起前的两三个小时听到它们发出“呜-唔……呜-唔”的叫声。虽然鹰鸮飞行迅速且无声,但它们的叫声常持续数分钟。因此,通过声音定位是找到鹰鸮的最佳方法。
除了在阳台或窗前通过听声音守株待兔外,另一个寻找猫头鹰的方法是在天黑前到公园或城市绿地走走,留意树上是否有猫头鹰。不久前,我就在槟城大山脚的Bukit D.O休闲公园发现了一只马来雕鸮(Bubo Sumatranus)在偷窥人类。
猫头鹰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自然界中的奇妙生物。它们的夜视能力和飞行技巧令人惊叹。在马来西亚,猫头鹰是受保护的动物,不得随意伤害或饲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猫头鹰尽一分力。通过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或支持相关组织,我们可以帮助这些神秘的夜间守护者继续在我们的城市和自然中翱翔。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