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載送回收物資,她們去考了羅裡手牌執照。
她們也曾挨家挨戶敲開居民大門,為他們講解環保回收的重要。
ADVERTISEMENT
她們還經常曾遭人嘲諷:“落魄了,要靠回收垃圾變賣維生”,“你這樣做不怕給丈夫、孩子丟臉?”
就是這樣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她們卻堅持了逾20年。
從年輕,做到為人奶奶。擔任志工期間,開始因為缺乏搬運經驗,不當姿勢還導致她們拉傷肌肉,引發腿腳及腰部疼痛問題等……
這麼辛苦,為什麼還要堅持?
考手牌載回收物資
黃美玉(76歲)、連楚萍(69歲)、羅水蓮(64歲)及陳繡鳳(65歲)等人,是雙溪大年慈濟的第一批環保先鋒,黃美玉還是大年慈濟第一位環保組組長。
她們雖已都是“奶奶級”人物,但她們每個人都十分了不起,甚至還擁有羅裡手牌執照,過去也都是她們開著羅裡去載送回收物資。
店旁空地做回收站
黃美玉也是吉中中華工商聯合會會長李孟壕的母親,她在兒子小學老師範玥英(已故)介紹下認識了慈濟。1995年到檳城觀賞慈濟籌辦洗腎中心的演出後,深受感動,從此便積極參與慈濟工作。
1996年,她將店鋪旁邊的空地簡單地圍起來,作為回收站,專門收人們捐出的可再使用物品,包括輪椅、病床、柺杖及各類書籍等等。
從一個空曠,連屋頂都沒有回收站,一直到如今頗具規模的回收中心。
“在90年代,民間環保和回收意識很薄弱,幾乎是毫無認知。我們是通過回收活動、逐戶通知、登門解釋,慢慢建立群眾的環保意識。
“一開始只是收舊報紙,後來只要是可再循環使用的物品都收;回收物品在進行分類後,部分會送給感恩戶(慈濟人稱照顧戶為感恩戶),部分則賣給二手回收商,收入全數捐給洗腎中心。”
回收商指責搶生意
連楚萍、羅水蓮與陳繡鳳也分享說,當年只有她們十幾人,挨家挨戶去給居民做環保回收的思想工作。有人看見她們,把她們當成推銷員,避之不及,有人還對著她們破口大罵,尤其回收商,指責她們搶生意。
師姐們說:“我們清晨5時就開著羅裡去載舊物,之後轉戰到早市空地、組屋樓下,或印尼村等擺攤賣回收來的二手貨。從開羅裡、搬運到販賣工作,都得承擔,雖是女兒身,但在非常時期,也得扛起男兒活。”
內心收穫豐不後悔
甚至皮膚都被曬黑了,她們仍毫無怨言。
“開始時瞞著家人做,在完成家務活以後,便趁著空檔開車去做志工,中午又得趕回去接孩子放學,準備午飯等,繼續幹家務活。
“我們從來沒有後悔過當志工,並且很開心結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內心的收穫遠遠大於失掉的時間和精力。”
退下前線辦“開心素”
因為志工少,工作量大,她們幾個經常加班工作,甚至除夕夜還在做資源分類。
黃美玉說,丈夫李惠輝(已故)是她最強的後盾。載送回收物資羅裡不夠用的時候,丈夫叫她拿店裡的羅裡去用。
友人甚至笑言:有時候,還出動她家的“寶馬”去載送回收物資。
直至數年前,她們才逐漸淡出回收中心的事務,交由年輕人接手。但即使卸下了環保站組長的職務,她們也依舊沒有閒下來,而是與其他師兄姐辦起“開心素”,推廣素食,也把盈餘捐作慈善。
“身心有投入參與、辛苦過(慈濟人說幸福),才有這些寶貴的記憶,留下珍貴的痕跡。我們都恆持初發心,才能受大家的認同和肯定與支持。在環保道場,人人平等互重,都在揮汗歡笑中付出,這就是在走上人所說的菩薩修行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