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羅士打26日訊)閱讀報紙,應從小學階段開始培養,唯有引導華小生養成好習慣,才能形成未來的讀者群。
吉華校友會和吉華6校董家協成員與星洲日報北馬團隊進行交流後,一致認同華團、華教、華文報是大馬華人社會的命脈,缺了任一單元都足以讓大馬華社崩堤潰散。
ADVERTISEMENT
為此,吉華S校副董事長拿督孫鑀嫤更以身作則,承諾以商家身份贊助一年1000令吉,希望可起拋磚引玉之效,支持星洲日報推動學生閱報計劃。
她也希望更多的商家履行企業責任,響應和贊助這項計劃,率先在吉華6校推動和執行閱報計劃,以行動培養吉華小學生的閱報興趣。
這場交流會日前(23日)安排在吉華校友會會議廳舉行,出席者有吉華校友會顧問鄭江湖、吉華校友會主席陳思喜、副主席陳君俠、總務黃慧旋、吉華華中署理董事長兼吉華H校建校委員會主席王慶中、吉華華中董事會總務兼吉華H校董事長黃吉和、吉華二校副董事長郭松桉、吉華K校家協主席陳俊傑、副董事長陳家毅、董事總務李聯康、吉華H校家協主席駱錦祥、家協副主席李孫壽、吉華S校副董事長拿督孫鑀嫤、家協財政李曉顏、吉華獨中董事會經濟組副主任徐華俊、家教聯誼會主席陳嘉慧。
星洲日報北馬高級區經理洪葆芩是配合95週年慶,率領團隊走訪各區華教人士,吉北區隨團人員包括星洲日報吉玻主任張蓮芝、星洲日報吉打州採訪主任陳紹安、星洲日報亞羅士打高級記者黃惠玲、星洲日報亞羅士打記者黃騰輝。
吉華H校遷校計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建委會和董事會希望有機會與星洲日報合作,讓新校舍興建工程可早日落成。
王慶中報告新校舍進展時說,該校目前只待土地局批准校地使用權之後,即可展開建校工程。
他說,由於建築材料一直上漲,但申請遲遲未批,因此新校舍的費用一直攀升,今日估計都已升至1500萬令吉左右。
黃吉和則希望有機會與星洲日報合作,並籲各方拔刀相助,讓該校遷校計劃可早日落成。
吉華H校、吉華K校,以及吉華S校皆面對師資不足的問題,三校董家教理事促請教育局關注,並儘快填補教師的空缺。
其中,吉華K校教師短缺的情況最嚴重。吉華K校家教協會主席陳俊傑說,雖然家協已聘用5名臨教,但該校目前仍缺乏7名教師,包括一名副校長。
至於吉華H校和吉華K校,也各有4名教師空缺待補。
另外,陳俊傑也說,該校今年沒有擴建計劃,但必須要承擔校舍維修費,還要負擔約860名學生的水電費和其他開銷。
他說,由於天氣炎熱,因此有建議校舍安裝冷氣配備,但需要耗費數萬令吉的建設。校內有一部用了15年的電梯,基於安全問題,也需要保修。
“我們是政府資助學校,每個月獲政府5000令吉的水電費,但仍不夠應付。”
吉華S校副董事長拿督孫鑀嫤說,她是S校的校友,母校的每個角落都是昔日求學的回憶。
她說,該校是吉華3校中,唯一不必爬樓梯的華小,且也是目前唯一全校全面採用空調設備的華小。
她說,該校百年的校舍正在進行修建工程,且也將立起牌樓,籌款活動仍在進行中。
她也希望該校明年開始,幾乎每個班級都可獲贈一份星洲日報,讓學生養成閱報的習慣。
吉華二校副董事長郭松桉希望董家教理事不分你我,齊心合力為學校做出貢獻。
他也希望吉華校友會扮演重要角色,做為一個橋樑將吉華統一成一家人,齊心協力為吉華6校服務。
王慶中說,吉華華中董事部計劃建設一棟新教師樓,並向教育局申請將全校學生集中在上午班上課。
他說,該校學生約有1700多人,目前分成上下午班上課,如果新的一棟樓完成建設,即可容納所有的學生。
“我們吉華新舍是4層樓,可容納22個班級上課。”
徐華俊說,吉華獨中每年學費收入400萬令吉,但是開支除了教職員薪金還有水電費等,合計每年需要500多萬令吉應付,董事部因此每年必須承擔130萬令吉赤字。
他說,雖然聯邦和州政府有給予撥款,但仍不足以應付。
“吉華獨中創校超過86年,經過20年改革從最低谷走到今天,各方面都已走向正面成長和系統化。”
陳思喜說,吉華創校至今113年曆史,校友遍佈世界各地。
他也希望吉華校友會能與星洲日報合作,結合新聞的力量,相互傳遞各種關於華文教育的資訊,傾力栽培更多有華教情懷的新生代。
星洲日報北馬高級區經理洪葆芩說,星洲日報作為全國最大的華文報章,一直都與華教共進退、共存亡,從不缺席華教籌款活動,包括吉華6校需要時,都會通過主辦義演或嘉年華等活動助籌款,所籌獲款項早已破百萬令吉。
她說,星洲也通過發起“希望閱讀計劃”,贈書給華小及華中,期許與學校合力帶動閱讀風氣,州內已有不少華小受惠,未來吉華校方如果需要,肯定會有更多華教活動可以走入吉華。
她也希望通過此行,可進一步提升與吉華的密切關係,希望日後有更多、更大的合作空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