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雄医解码

发布: 8:00pm 17/05/2024

雄医解码

林本雄

耳水不平衡

雄医解码

林本雄

耳水不平衡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耳水不平衡

文/林本雄(耳、鼻、喉、头和颈部专科医生)

上周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他老婆一整天感觉头晕目眩、胸口闷闷的想呕吐、躺下或起身都不舒服,所以就直接到家附近的诊所看医生,医生听了症状,碰都不碰她就说是,所以他有些质疑。回家就立即打给我确认,我听后让他放心,他老婆的症状确实都指向耳水不平衡,先吃医生开的药,如果没有好转才来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去年张学友到吉隆坡开演唱会的时候在舞台上跌倒,事后他告诉媒体那是因为自小患的耳水不平衡,导致他眩晕跌坐在地,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身为张学友的歌迷,我当时候特别关注这则新闻。

ADVERTISEMENT

耳水不平衡的医学名称是梅尼尔式综合症(Meniere’s disease),所谓综合症就是患者会同时发生好几个症状。此病的症状最多只有五种,包括:眩晕、耳鸣、恶心想呕吐、听力下降、耳朵闷胀。但是当这些症状同时发生,真会让人难受至极。

这是很普遍的病,只是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吃个止晕药很快就好转,所以患者都不会太在意。但有少数患者的症状是严重到影响了生活品质,所以必须接受治疗减轻痛苦症状。

由于很多种病情的症状都跟耳水不平衡的症状相似,我们不能直接排除其他病因所导致这些症状的可能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通常会做几项必要的检查,如果查不出其他病因,方能确定是耳水不平衡。

“耳水”其实是一种在耳内的淋巴液体,耳淋巴液被我们内耳的骨头包围着。耳水的作用是把外来的声音和头部与身体的动作转换为信号传达到大脑,令我们能听到声音和保持平衡。

情绪焦虑、生活压力、睡眠不足等原因都会让耳朵的气压上升,导致耳鸣和听觉下降。若气压高到令运送耳水的管道破裂,耳水就会“漏水”,就会影响耳水的平衡作用,引发天旋地转的眩晕。其他耳水不平衡的原因还包括遗传、内耳感染、身体免疫系统疾病、头部曾受到重创、淋巴分泌过量等了。

很多人把耳水不平衡和耳石症混为一谈,因为两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是耳石症是耳石移位,只要让医生做“转头”治疗,把耳石移回原本的位置,就能根治耳石症。

最可惜的是耳水不平衡至今还是没有根治的方法,但至少是可以预防。我常嘱咐病人少吃盐分高的食物、少喝咖啡多喝水、戒烟戒酒、尽量控制情绪,这些都是能减少耳水管道破裂的几率。

耳水不平衡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除非患者的听力已经是非常差、同时综合症让他非常困扰的,才会考虑注射药物让耳细胞坏死或是手术方式让耳蜗坏死,这样就能解决眩晕问题,但同时也会失去听力。

所以一般上只是药物治疗即可,比如止晕药、利尿剂(把多余的盐排出体外)。如果有持续呕吐,建议直接到医院吊点滴补充水分。

耳水不平衡有个后遗症就是患者会因为长期的身体不适而变得紧张焦虑。我常鼓励病人去做运动,以来能让身体健康,二来能够转移注意力,改善焦虑和抑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3pm 07/03/2025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脖子长个包,不一定要开刀!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