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特色专栏

|

雄医解码

发布: 8:00pm 19/04/2024

雄医解码

林本雄

治疗

舌系带

过短

雄医解码

林本雄

治疗

舌系带

过短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孩子舌系带过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文/林本雄(耳、鼻、喉、头和颈部专科医生)

回忆起小学时候我有位同学说话是“大舌头”的,大概就是无法发出比较翘舌的声音,比如会把“诗”念成“思”、“只”念成“嗞”、“热”念成“乐”之类的。总之乍听之下都会觉得怪怪的。这种特殊的发音也因此害他经常被其他同学取笑。

直到长大后我读了医科,了解这个疾病,才回想起以前的他一定是很困扰、很无助吧。因为这是一种先天性异常疾病,称为先天性症,我们平时以英语称“Tonguetie”。

ADVERTISEMENT

舌系带过短症会影响宝宝吸食母乳,孩子再大一点就会呈现发音问题、咀嚼食物困难、牙科问题、甚至呼吸困难。

舌系带是一条连接舌尖和口腔底部的组织带,把舌头“抬起”就可见。舌系带的功能是稳定舌头的运动方向,如果宝宝出生时患有舌系带过短症,舌系带会又短厚又紧绷的拉着舌尖,导致舌头的活动范围被限制。

妈妈或许是最早能发现孩子是否有舌系带过短问题的人,因为患有此病的宝宝会影响母乳喂养。

通常宝宝吸母乳的时候,舌头是伸出放在妈妈乳头下侧,整个嘴巴对乳头呈现“密封”的状态吸食;而舌系带过短的宝宝因舌头无法完全伸出,导致他无法用舌头把妈妈的乳头“密封”,宝宝就会用下牙龈咬着妈妈的乳头,妈妈会很疼痛,宝宝也吸不到母乳。

这种情况持续下来,宝宝的营养和体重都会受影响,而妈妈也可能患有乳腺阻塞问题。

通常能在婴儿时期就发现舌系带过短并且直接带给耳鼻喉专科是最佳的。医生会把过紧的舌系带剪松,婴儿的舌头就会从此都正常的运动,母乳喂养就不会受影响了。

孩子2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如果错过了婴儿时期的治疗,舌系带过短的孩子在2岁以后就会开始不准确的发音,由其是“s”、“sh”、“t”、“d”、“r”这些比较卷舌和翘舌的发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习惯了不正确的发音方式,长大后说话就会变成“大舌头”,要改变就更困难了。所以孩子年龄越小接受剪舌系带治疗是越有效的。

父母也可以检查孩子的舌头是否太短、舌头伸不出超过下唇、或伸舌头时可见舌尖呈凹形或心形,这些都是舌系带过短的体征。

舌系带过短除了影响哺乳和发音,孩子长大后也会影响吃东西和口腔卫生。比如舌系带过短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伸舌头舔冰淇淋甜筒,也很难吹乐器,吃东西时舌头无法灵活的帮忙清除牙齿上的食物碎屑。除此之外,舌系带过短的孩子也会习惯用嘴巴呼吸,可能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睡眠窒息症。

但无论什么年龄都可以剪舌系带的,只是年龄越大的孩子可能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修正发音。因为不准确的发音已成为他们的习惯,这时候就需要语言治疗师来帮助他们做构音矫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3pm 07/03/2025
雄医解码 | 林本雄 – 脖子长个包,不一定要开刀!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