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輦23日訊)峇眼色海潛修濟公廟在創立14年後,舊廟宇不敷應用,在眾善心的熱心支持捐助下,共耗60多萬令吉於峇眼色海色萊慕達花園購置雙層店屋單位充作新廟宇。
該廟於3月21日舉行新廟落成及喬遷安爐大典,昨晚舉行千人晚宴筵開130席,場面熱鬧。會上舉行洋酒招標活動,5支名酒共標得6萬9890令吉,充該廟基金。
ADVERTISEMENT

大會主席兼濟公廟主席黃清團感謝善信熱心捐助,促成新廟喬遷落成大典。
他說,該廟建於2010年,設立在碧美花園,廟宇簡陋,但香火鼎盛,是家喻戶曉的廟宇之一。他感謝地主張玉妹這十多年來免費讓該廟使用其地段,從不收租金,功德無量。
潛修濟公廟顧問拿督尤端樹局紳說,濟公活佛樂善好施,救苦救難,這種精神大家要推廣,讓社區更溫暖。

他說,人心最複雜,勾心鬥角,國與國之間也常生戰爭,只要人人向善,世界就和平,大家多說好話,做好事,社會將更美好。
紐西蘭德教會署理閣長拿督陳觀勝也於會上獻捐3000令吉給潛修公廟充基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辇30日讯)在峇眼色海顺顺合茶室经营了54年的福建面档,随档主夫妇年事已高,孩子有本身事业无暇接班的情况下,选择于今日熄灯。
档主邹祥发(81岁)与太太陈丽云(75岁)今早配合清明节,于清晨5时便开档。许多回乡清明扫墓的游子及当地民众听闻福建面档今日要熄灯,纷纷在上山扫墓前先到面档打卡,吃了息灯前的一碗福建面解乡愁。

邹祥发夫妇今日也特别加汤加料,但人潮太多,其中一名客人更一口气打包了35包。福建面不到3小时就卖完,于早上8时收档,有许多欲吃面的客人错过了这最后一次机会。
当地三代人美食记忆
邹祥发夫妇的福建面经营了半世纪,不只是当地三代人的美食记忆,其价格更是当地最低价亲民,在物价高涨的当儿,一碗福建面还维持在3令吉50仙至4令吉之间,不涨价但味道依旧鲜甜爽口,是许多游子回乡必吃的美食之一。

随着该面档熄灯,许多游子及食客深感可惜,峇眼色海又少了一档传统美食。
吃了多年福建面的马瑞丰与黄喠俊都是忠实顾客,常会来光顾,他俩说,全镇最低价亲民及美味的福建面,不只是他们俩,他们的父辈祖辈也是顾客。
价格便宜赚一点钱就够
《大北马》社区报记者于早上8时30分抵达面档,同样来不及品尝最后一碗面。
档主在收拾档口时接受访问时说,他于1971年5月10日到茶室开档,当年的茶室取名为顺合茶室。
当年一碗福建面卖20仙,80年代升至60仙至80仙,到后来的2令吉50仙,至现今熄灯前也最高卖4令吉。

顺合茶室在开业之初有8名股东,后来人事变化,股东一再变动,至今茶室也改名为顺顺合茶室,邹祥发的面档是茶室内营业最久的档口,不曾换人。
他本身是基督徒,所售卖的福建面都比其他人的面档来的低价,许多顾客都不相信售价
这样低,他能维持过活吗?
邹祥发笑说,能让更多人吃得到他做的面,他就心满意足,赚一点钱就可以了。
15岁打工 档主授煮虾面秘方
邹祥发说,他未开业前,于15岁到槟城的一家咖啡店打工,店内的福建虾面档主热心帮他,教会他煮虾面的秘方。
他回到峇眼色海创业,开设了福建面档,后来结婚,太太也出来帮他,夫妇一卖就卖了半世纪,也养大孩子,孩子已拥有自己的事业。
经营面档一点都不轻松,以前较迟开档,冠病疫情后茶室业者提早开业,清晨5时就开店了。
邹祥发每天晚上约7时30分便睡了,凌晨2时起身煮汤,准备各种配料,约4时30分便到茶室开档,卖到早上12时。他的用料,真材实料,十年不变,一直都是老味道,那才是游子们都爱吃的乡愁美食。

这家茶室从以前到现在,依旧是人潮很旺的茶室,以前有戏院在旁,更是生意兴旺。
邹祥发说,他有传授功夫给茶室内的一名业者,相信对方会续继在该茶室售卖福建面,让这味道继续在峇眼色海市镇飘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