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0日讯)韩江传媒大学学院校长马国辉教授说,文明、文化与国家一样,唯有通过互相交流沟通,才能创造平等包容、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和谐共生的环境。
他今日为在韩大演讲厅主办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国际意义”讲座致开幕词时说,马来西亚是两岸四地以外,拥有最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国家。
ADVERTISEMENT

“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作为北马唯一的民办华社高等学府,不但致力于提供优质和可负担的教育,对推动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是不遗余力的。”
他说,韩大今年初在中国驻槟城总领事馆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文明交流互鉴系列讲座,接下来,也将会举办第2届的文明交流互鉴讲座。
“虽然我们的先贤已在本地扎根,但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还有中国所发生的一切事物,我们都感到非常关心。”
因此,他指本次讲座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国际意义”,意义非凡。
中国式发展成各国借鉴
马国辉说,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人感到惊叹。中国式的发展,也成为各国竞相研究和借鉴的对象。
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据统计,2022年马中双边贸易额为2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5.3%,中国连续14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马中双方,已在经济上密不可分。”
马中将进行更多合作
另外,马国辉说,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在马来西亚生效,马中两国将在各个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他也说,“一带一路”为马中经贸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两国双园”、东海岸铁路等项目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与好处。
“因此,这场讲座的举办,可以说适逢其时。通过这场讲座,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其在国际上所扮演的角色。”
王玉主分享马中交流成果
这项讲座是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与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共同举办。

会上,主讲嘉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教授与韩大学生分享加强马中两国文化交流的努力,一起推动人文对话及探讨中国“新”故事。
王玉主也是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亚太区域合作、在东盟、区域合作问题,以及在“一带一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与会者包括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代表张红、主任助理黄燕兰、韩大中华研究院长杨金川副教授、陆思麟副教授、韩大行政主任李慧彤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20日讯)韩大新闻中心率领学生制作的短片《夕.望》,从115个国家共3013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好微电影国际创作竞赛其中一部“三好奖”的作品,获得600美元奖金。
替弱势发声倡行善
三好微电影国际创作竞赛由国际佛光会举办,响应星云大师提倡“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三好运动,鼓励全球各地以短片方式呈献真善美的故事。《夕.望》则是一部替弱势群体发声的短片,旨在传递温暖与希望,提倡行善美德,在比赛中赢得“三好奖”。

韩大配合获得这项国际殊荣,今午在校园内举办发布会和奖项颁赠仪式,由韩大校长马国辉主持。
马国辉:韩大新闻中心受認可
马国辉致词时指出,《夕.望》是韩大配合今年华人农历新年推出的短片,由韩大媒体制作系学生制作与拍摄,所有拍摄器材皆由韩大提供,韩大新闻主任李健伟及韩大职员在拍摄期间为学生提供指导。
“这个国际奖项是对韩大与韩大新闻系的认可,证明韩大作为一所以传媒为主的大专学府,拥有素质优良的广播与媒体制作系课程,也能培育出优秀的学生。”

他认为,“三好奖”将让外界对韩大的大众传播(广播)专业文凭与传播(媒体制作)荣誉学士学位课程更具信心,同时肯定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精益求精。
他说,韩大将运用600美元奖金添购拍摄器材,让学生制作更具水准的影片。
作品频获奖具国际水平
他补充,韩大新闻中心自2020年开始配合农历新年制作短片,过去获得多项国际奖项,证明韩大新闻中心的作品已经获得外界的肯定,且达到国际水准。
“其中,2021年的《牵挂》曾获得第3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银奖,及第1届广州青年艺术影像创作大赛(青艺杯)银奖;2022年的《寄念》曾获得第4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国际文化交流奖。”
发布会出席者有韩大副校长拿督邓俊涛和邱金云、传播与媒体学院院长蔡振源、佛光山槟城佛光学舍及怡保禅净中心监寺慧性法师等。
《夕.望》的制作团队和演员,包括监制杨掀棿、导演林智弘、副导演谢嘉镁、演员郭蕊希、吴慧璇、陈瑞万及洪立福等,也在会上分享心得。
《夕.望》已于今年1月31日在韩大新闻中心的优管(YouTube)频道上线,目前已累积超过2万5000浏览量。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