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林慧英日前提到,她曾一次到学校巡视时,有小学生向她反映因为学校厕所太脏,造成学生不敢上厕所,最终只能憋到放学回家。
其实我想问,到底有多少人也是这样的?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学到完成中学的12年里,是未曾在上课天里到学校厕所上大号。然而,上小号还是会的,就急匆匆地从课室到厕所的路上吸了口气,憋着气解决了便赶快出来。
ADVERTISEMENT
所以,我记得求学的那些年,已经养成了睡醒先排的习惯,所以才几乎未曾在求学期间在学校的厕所上大号。
但是,有时因为采访工作到一些学校时,发现一些学校的厕所已翻新或经过提升,有些甚至已是有5星“认证”的学校厕所,但是还有一些学校的厕所不止是卫生状况需要关注的,一些是厕所内的门、冲水系统、洗手盆、水龙头等,损的损、坏的坏。
尤其是学校厕所内的门,不是门闩坏了闩不上门,便是门上破了一个大洞。综合种种在学校厕所极为可能可遇上的状况,我想不出任何更好的理由,叫我,或者说叫那些学生不得不憋到回家。
看到一些学校厕所的状况,或许真的需要政府拨款来维修与提升了。否则,一些学校因为厕所问题引发家长向家协反映问题,家协向董事会反映问题,董事会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引发也是校友的家长“登高一呼”来处理学校厕所的问题。
但是,我不禁在心里嘀咕着:政府拨款维修及提升学校的厕所,然后呢?学校的厕所在维修或提升后,能够完好服务多久呢?这个是值得让人省思的问题。
其实,我总是认为应该要有一套如厕的礼貌才是,这么一来才能给下一个用户留下干净舒适的使用环境。这就是像我们人有三急踏入厕所时,我们都期待进入一间干净舒适的厕所。
我比较不理解的是,学校的厕所与家里的厕所有不一样吗?为什么一些学生上完厕所后,没有把使用后留下的情况处理干净才离开?对于那些上完厕所后,在厕盆里留下一堆排泄物的学生,是不是在家里都习惯了喊家长冲水洗屁屁的呀?
我更不理解的是为何一些学校厕所的门总是修不好,或者是门上破了一个大洞的。而且,一些厕所的门甚至还有脱落的现象。这样卫生条件差,而且设备又不理想的学校厕所,还真的是屋破又遭连夜雨了。
我始终觉得,政府方面拨款来维修及提升学校厕所,是势在必行了。但是,是否又应该有其他的后续应对方式,来杜绝维修好后又被蓄意破坏的可能呢?
我们都说,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我看学生除了在家要学习礼貌用厕之余,也要接受在第二个家礼貌用厕的再教育的必要了。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跟着一群人挤上一辆双条车,踏上前往仰光的旅程。
双条车上挤满人,还有他们带上车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就连转身伸腿的空隙都没有,而车顶更是堆满了货物。
一路上会有人拦截双条车,为了乘搭这一程车,在没有多余的空隙下,他们只能一只脚踩在车沿,半个身体悬挂在外面。如果沿途上车的乘客身材瘦小,司机就会干脆直接让他们爬到车顶去。
路途颠簸,我紧紧抱着胸前的背包,半蹲半坐在狭窄的长板凳上,目光落在对面那一户祖孙三代的缅甸家庭。
一家人衣着朴素,沿途分着饼干充饥,老奶奶不时会递上零食,安抚着乘车不耐烦的小孙子,然后时而低头查看脚边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从他们一举一动不难看出,这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并不富裕。
几个小时后,我在目的地下车,那一家人再继续他们的路途。夜晚的仰光依旧热闹繁华,当下不禁感慨,我有机会以旅人的视角去体验这片土地上的日常,可对这一家人来说,可能一辈子就连出国的机会都没有。
9年过去,当时的情景与心情依然深埋在心底。
缅甸因神秘而美丽。无论是走在蒲甘、仰光、曼德勒等城市的街头,还是到乌本桥、茵莱湖等著名景点,这片土地总是带有黄褐尘土色调,充满著强烈的沧桑美和一股质朴气息,令人难忘。
一些当地人的物质或许不富裕,但他们大多都是友善待人,朴实真诚,对于陌生脸孔不会过度的热情,但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
然而,长年的社会动荡,让这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缅甸,无法真正发展起来,带来更多的是贫困、冲突、资源流失,可以感受到的是大家只能各自为了生活求生,而近年来更因诈骗园区的猖狂,现在的缅甸已经令人闻之色变。
如今一场强震重创了缅甸,相信无数人可能已经被推向绝境。就像当年双条车上的那一家人,如果他们不幸遭遇了地震的苦难,那他们的命运是否还会有翻身的可能?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祈愿这个美丽的国度能够在废墟中重新站起来,早日重生。
(另:祝愿布特拉高原天然气管泄露爆炸事故伤者早日康复,愿大家都能保持坚强,渡过难关。)
(作者为本报记者)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