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装箱不只是可以用来当货仓和工地办公室,还可改造成民宿、咖啡屋、课室和售票亭等,至今仍受到许多年轻创业者的欢迎,未来依然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毕竟以集装箱改造的店面,不仅造价比起长期缴付店屋租金更便宜,还可拆卸迁移,况且设计创意五花八门的集装箱结构,摆在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成为整间店面最吸睛的招牌。
ADVERTISEMENT
Puzzio Cabin有限公司主打客制化集装箱,不管客户是要将集装箱改成咖啡屋、民宿、理发店或是比萨店,还是装潢成舒适又时尚的家园,该公司都能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该公司首席营运员陈凯泽指出,其实集装箱建筑的改造风潮,在马来西亚已盛行多年,虽然比起最夯的那些年,集装箱如今在我国已出现热潮消退的迹象,但由于受到年轻人的热捧,目前仍存在发展空间。
集装箱民宿最受欢迎
“据我观察,我国的集装箱改造风潮始于2016年,当时受到外国集装箱聚落而成为热门打卡景点的热潮影响,我国有不少地方也兴起以集装箱打造的旅游景区。”

陈凯泽说,集装箱改造在我国推广至今,已从货仓及工地办公室、发展成度假民宿、咖啡店面及简易住宅等,逐渐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户外装置艺术,以及实用的集装箱建筑。
“目前在北马一带,以集装箱打造的民宿最受友族同胞的欢迎,不少乡区的度假景区都有集装箱改造的民宿,对年轻消费群体相当具有吸引力。”

他说,由于集装箱改造简易、工期短,又能随处迁移和转手出售,因此该公司的华裔客户多数客制化集装箱做为商业用途,以安置在工厂或工地做为办公室。
用海运公司退役集装箱
陈凯泽指出,一般集装箱改造所采用的集装箱,多以海运公司因集装箱使用年限已届退役的淘汰集装箱,有分成40呎和20呎的集装箱。

“如果要改装成住宅和民宿,就要考虑到隔音和隔热问题,若不是安置在海边就不怕生锈,反之集装箱地板比较担心会遭到白蚁侵蚀,除非是铺上洋灰。”
他说,目前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业者,特别是年轻人看中集装箱的价格便宜,结构又比铁皮强,而且还可以转售,于是买下来成改建成特色建筑或可移动的店面,经营小本生意。

改造价格1万起跳
“例如20呎的集装箱要打造成咖啡馆或比萨店面,大概是1万令吉以上,若是要将40呎的集装箱改成内设浴室的民宿,也只须1万8000令吉以上。”
“如果要将集装箱改造成内设一间卧室、浴室与厨房的住家,可以用两个20呎的集装箱合併而成,包括安装隔热板、地板及屋顶等,大概需要2万5000令吉以上。”
他说,无论如何,集装箱建筑物的改造价格,须依据客户要求的材料、设计和改装情况而定。

陈凯泽指出,经过多年累积经验,目前该公司主攻集装箱内部设计,结合创意的设计手法,为客户量身订做他们心目中的集装箱建筑,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扩建住家 搭建度假屋
陈凯泽说,随着集装箱屋在我国的普及化,如今的集装箱改造设计感十足,而且充满创意,一些集装箱在客户要求下,屋内设施应有尽有,浴室和厨房齐全,若再搭配玻璃设计,就是满满的时尚感。

最重要的是,集装箱价格低,不但不须依法申请建造,一般也不用打地基,任何环境都可放置。
“就像我的一个友族客户,原本考虑扩建房屋,后来想到扩建工期长开销大,最终选择在住家一旁放置集装箱,再打开一个通道,就是新增的宽敞睡房。”
陈凯泽还有一个住在怡保的客户,直接在自家榴梿园内搭建双层集装箱度假屋,方便亲朋戚友偶而到山上小住几天,民宿不仅设备齐全也很宽敞。

板房屋改装环保经济
他说,除了改建集装箱屋,该公司也有推出板房屋(Cabin)改装,它以轻钢为骨架,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也是环保经济型的活动板房屋,与集装箱一样可以移动。
他说,由于目前地方政府还没有针对集装箱屋制定指南,所以,集装箱住宅的搭建还存在很多灰色地带,若要避免麻烦,集装箱住宅还是安置在自家空地最妥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18日讯)40令吉就可以买齐2个人的开斋食物,从开胃小吃、主食、饮料到甜品一样不漏,并没有社媒广传般“贵到离谱”,你相信吗?
近年来物价飙升,斋戒月美食市集的摊贩被迫涨价,甚至“暗地缩水”——同样的价格,却换来更小的份量,如肉馅煎饼没有肉,只剩薄薄饼皮,引起网民群起吐槽,相关话题一直都是网上热门课题。
不过,《星洲网》走访敦依斯迈医生花园(TTDI)斋戒月市集后,发现了另一种实况,
受访的穆斯林同胞普遍认为,市集里的价格尚属合理,20令吉内就能买到足以填饱肚子的食物,并不像网传那样“离谱贵”。
其中一名受访者更指今年的食物价格比去年还便宜,让她大感惊讶。
记者带著50令吉到TTDI斋戒月市集,竟能买齐2人份的主食、小吃和饮料,还有剩余。这究竟是因地区不同而出现的价差印象,还是物价真的下降了?
跟随本报镜头,一探斋戒月市集的实际物价!

收银员琳达(22岁)指出,今年TTDI斋戒月市集的食物价格,竟然比去年更便宜!
“去年,像肉馅煎饼这种小吃,我都会犹豫个两三次才决定买。今年就没这种感觉了。
“整体来说,价格比去年便宜一点,所以我觉得还能接受。”
不过她坦言,相比其他斋戒月市集,TTDI的价格依然偏高。但即便未来物价持续上涨,作为单身人士的她依旧选择外出购买食物。
“自己煮或外卖,其实价钱差不多。一个人煮饭很难控制食材的份量,反而更麻烦。
“单身时买现成的比较方便,如果以后结婚了,情况可能就不同了。”

尽管家庭帮佣哈利拉(37岁)也认同今年TTDI斋戒月市集的物价比去年便宜,但她依然坚持自己下厨。
“自己做饭更省钱。”
社媒管理员法婷(31岁)则认为,尽管她在市集上购买的食物价格都在20令吉以内,但整体来说,还是有点贵。

“我买了一份9令吉90仙的鸡饭、3令吉的蟹棒、4令吉的巧克力酱糕饼,还有3令吉的薄荷柠檬饮料。
“因为一天只吃一餐,低于20令吉还能接受。但如果超过30令吉,我就觉得不行了。”
然而她坦言,自己在市集消费最高纪录曾达到50令吉,但足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整体来说,还算合理。
尽管法婷也偏向自己煮饭,但工作时间不允许她这样做。
“如果我早下班,或者不用工作,我一定会自己煮。但现实是,我回家太迟了,根本没时间做饭,所以只能在外用餐。”

会计师艾蒂拉(31岁)则说,她对开斋食物的预算是30令吉以内,只要不超过这个数,她都能接受。
“我买了一份12令吉的鸡肉番茄饭、5令吉的糕点,还有5令吉的皮塔面包(Roti Pita),整体来说,价格算是合理。”

内容审核员米尔(27岁)表示,自己更倾向于外购买食物,原因很简单——避免食材浪费!
“如果买了湿料(生鲜食材),放在厨房里却用不完,后来要加热再煮时都坏了,那不如直接在外面买。
“再说,如果我工作忙碌,我也会懒得做饭。只要低于20令吉,我都可以接受这样的食物价格。
“我买了骨头汤、鸡肉和西瓜汁,总共不超过20令吉。反正我们一天只吃一餐,这个价格还算合理。”
更重要的是,米尔认为摊贩们在斋戒月期间的辛劳值得被肯定,因此愿意为他们的努力买单。
“想想看,每个摊贩都在酷热天气下辛苦煮菜、摆摊,只为了让大家有饭吃,我们真的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
米尔说,她最高纪录曾在市集花了50令吉,买了一整只鸡搭配米饭或黄姜饭,足够一家人享用。

经过实测,记者仅花了37令吉,就收获满满美食,当中包括肉馅煎饼(8令吉)、炸豆腐(5个10令吉)、小份的竹筒饭(5令吉)、长形面包(10令吉),以及获得彭亨苏丹阿都拉光顾的豆浆(4令吉),剩下的13令吉。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食物的份量还不小,足够两个人吃饱。
看来,虽然网民普遍认为物价上涨,但在精挑细选的情况下,还是能用合理的预算吃得饱足!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