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管说书人黄千芸每周都会在“千芸说书bookreview”,更新读过的好书心得。
她的优管订户5万人。由于她读的主要是自我学习和心灵成长类的书,订户跟著她一起在心灵上成长,学习人生智慧,她的频道也开解了很多人,属于满满正能量的频道。
ADVERTISEMENT
黄千芸受访时说,她天生比较敏感、悲观且多虑,常有很多情绪要独自消化,很多好作家也有类似的人格特质,她在阅读他们的书时能产生共鸣。她的说书影片,常有观众留言表示她鼓励了他们,而她也因此受到了鼓舞。
她说,看书,能在书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更能找到自己与书之间,一种无法言语的默契与信任。
摘录重点内容分享
看她的频道的人,多是有人生历练的中年人,还有不少退休人士,多数30余岁,都比她年长。她的说书,是摘录重点或内容后有心得分享,跟一般常见的介绍方式有所不同,她做得用心和清新,分析能力强。她看的书,大致上是三大类别:自我学习,心灵成长和文学小说。
黄千芸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让更多人重拾阅读的习惯。她说,她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说书人,只不过爱看书,更不是心灵老师,但或许阅读也是靠近心灵的一种方式。
“一开始会想做优管,因有一阵子开始想,下班后能做些什么自己感兴趣又有价值的事,同时好奇如果将兴趣变现会怎样,及自己有能力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这是以前不会思考的东西,所以觉得有趣。自媒体有趣之处,在于能让人把兴趣变成工作,而不是分开传统的工作和兴趣。”
重拾青少年阅读感
黄千芸在优管的介面说,如果你因看了她的影片,而去找一本书来读,那是她最大荣幸。可是看起来多数人还是懒得看书,就看她在优管说书算了。
她说,其实有不少人私讯她,表示学生时期很喜欢阅读,工作后不再看书,现在因看了她的推荐,买书来看,重拾阅读的乐趣。黄千芸现在为了在优管发布视频,每星期读一本书,这也让她重拾青少年时阅读的感觉。
黄千芸说,让她有所感动及学习到的,就是好书。一本书好不好,其实也是很个人的事。看书的时候一定会产生一些感想,这些感想都是心得,都可以分享的。
她不担心“无书”的一天,只要语言还存在,文字就存在,文字存在,书籍就继续存在,只是可能电子书会慢慢地取代实体书。即使是她现在也是看很多电子书,只是有时去书店又会抱著实体书回来。她没有大书架,以前看过的书就送人,现在也没什么人爱看书,也就没送书给人了。
粉丝分布海内外
黄千芸的订户,台湾和海外粉丝很多,对此她说,由于是中文频道的缘故,加上马来西亚的阅读风气不如这些地区,及可能大马华人人口相对的比较少。
她说,虽然常拍视频,但是上镜还会有点不自在,因她个性较内向。有一次在外头被人认出后,真有点吓到。
她说,能坚持做视频的原因,是有目标及觉得有趣,同时粉丝的积极反馈也很重要。她曾因为优管的数据平台的回馈而做得很压力和心浮气躁,现在是心态放松,尽所能的做,不再理后台数据,以快乐的心享受过程。
每周上载一个视频
黄千芸在2019年11月开始拍优管,她很纪律的几乎每个星期上载一个视频,还做了2022年度书单(共53本书及分类)链接到脸书页面。
她说,如果刚好哪个星期有事,她就会提早录制视频。黄千芸是朝九晚五打工族,写视频的稿,如果有灵感须3至4小时,慢则需8小时。过后录音、剪辑、后制、上传,需要约6至8小时。
她也说,优管订户多不代表就会赚到很多钱,因为很多计算法包括点击视频后,会看视频多久等都是决定性因素。目前她的优管收入不稳定,时好时坏,所以属业余性质做优管。
她也想有一天可当全职优管主,把兴趣当工作。
盼更多人加入阅读行列
她说,比起手机里的碎片阅读,我们可训练自己阅读,她希望有越来越多人加入阅读行列,不一定要做什么深刻的思考或学习才算阅读,也不需要功利地看书。打开书本,就像是走进另一个世界,将自己放进这个世界,去体会和感受。如果一本书里有任何一句话,任何一段文字令你受用,这就是一本书最大的价值了。
“碎片阅读如社交媒体,可以让人很快和大量的吸取资讯,但很少有时间整理和厘清资讯,因为它是飞快了解、草率思考及迅速判断;我们会丧失思考能力,很快的对人事物下判断,与事实相距甚大,我们也很容易就被带偏和淹没。
“要培养慢而深的阅读,就要把注意力找回来,可以从有趣的小说开始阅读,可以在零碎的时间开始每天15分钟,或临睡前,慢慢增加至半小时或1小时,也可固定可能每个星期一天的某个时段。”
Youtube、Facebook :千芸说书bookreview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1日讯)韩江传媒大学学院将于7月12日在优管推出槟城福建话系列影片《蛙咖喱贡?》(Tongue of Penang),以激发观众对槟城福建话的兴趣,进而达到推广该方言的目标。
节目获得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事务委员会(PETACE)赞助8000令吉,制作团队是韩大新闻的职员与学生。
杨顺兴:传承福建话槟城人使命
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委员会原任主席杨顺兴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蛙咖喱贡?》是一部有关“槟城福建话”的教育类短综艺,对本土语言的推广有着不凡的意义。
他说,“槟城福建话”是槟城独有的语言特色,但为了追上时代的步伐,多数人都把重心放在巩固国际通行的语言上,以致现今很少年轻人会说一口流利的福建话。

他说,槟州政府已于今年5月初,开始着手将槟城福建话宪报为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推广与传承它不只是槟州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槟城人的使命。
“我明白,拥有这份自觉并不容易,尤其在年轻一代中,这更是个难能可贵的倡议,这也是为什么,当我收到韩大学生的申请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资助《蛙咖喱贡?》影片系列。”
他说,一旦该系列影片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就等同于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收看节目,以进一步认识槟城福建话,继而达到持续推广和宣传的效果。
“我相信在槟州政府的赞助下,拍摄团队能大大提升制作水平,为观众带来更优质的节目,激发观众对槟城福建话的兴趣。我也希望韩大今天的举动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大家更积极地投入槟城文化的推广。”
马国辉:具特色方言代代相传
韩大校长马国辉说,福建话是槟城多数华人群体使用的方言,包括谚语、地名、人名,还有歌谣、民谣、地方戏、民间故事,都极具福建话特色,所以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关注、推广与传承。

他说,为替槟城福建话的传承与推广尽一分绵力,韩大策划制作了为期将近半年的影片系列《蛙咖喱贡?》,是一部以推广和宣传文化教育为目标,寓教于乐,严谨而不失风趣的作品。
他说,该影片由韩大新闻团队带领学生共同策划与完成,希望以身为媒体人的方式,守护槟城福建话。
李健伟:鼓励观众一起参与
《蛙咖喱贡?》影片执行制作人李健伟说,该系列影片共有10集,是韩大新闻首个较长的节目系列,已在今年初完成前5集的拍摄,并将于7月尾完成剩余5集的拍摄。

他指出,该节目内容包括词汇小课堂、词汇比拼、小剧场等有趣环节,在教导观众说槟城福建话的同时,也鼓励观众一起参与影片中的环节,提高他们对槟城福建话的兴趣,进一步了解这个具有独特特色的语言。
“每期的影片都有不同的主题,如食物、景点等,一集约15至20分钟,每集各附加一个彩蛋影片。”
杨掀棿:影名衍生自网络流行梗
制片人杨掀棿说,影片名称《蛙咖喱贡?》衍生自网络流行的梗。当人们以为它是一道菜名时,它实际上是福建话的“我跟你说”的意思,但闽南语发音是“蛙咖喱贡”,而槟城福建话的发音是“蛙嘎路共”,因此节目名称《蛙咖喱贡?》后面加了个“?”,意即是这样念的吗?具有反思的作用。

她说,韩大将于7月12日中午12时播出该影片的第1集,有兴趣者可通过https://www.youtube.com/@hcucnews2035观赏影片。作为韩大新闻每周三其中一个的系列节目,以后将平均每个月播出1集,与其它节目交替播出。
出席者包括韩江传媒大学学院副校长拿督邓俊涛、副校长邱金云、传播与媒体学院院长蔡振源、主持人李彦润、马嘉雯及吴慧璇。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