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12:11am 25/02/2023

行医

缅甸华侨

Dr Ko Ko

行医

缅甸华侨

Dr Ko Ko

緬甸多元種族宗教如大馬 “Dr Ko Ko”身在他鄉 似在家鄉

报道/曾雪爱
照片/受访者提供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全家人穿上唐裝旗袍,歡慶農曆新年。

(檳城24日訊)今年78歲的“ Win”是緬甸華僑,祖籍中國廣東,祖輩們在緬甸仰光落腳;當年38歲時的他獲得政府提供的出國機會到檳城行醫,而今年恰好在檳城行醫、結婚生活、落地生根40年。

位於檳島車水路的緬甸藥房,是他於2003年所開設至今。然而,Dr Ko Ko Win行醫足跡遍佈多處,除了檳城,他也曾在吉蘭丹看病。

ADVERTISEMENT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逢年過節時,Dr Ko Ko都會燒香祭祖。
中文名叫“周願高”

雖說他擁有中文名叫“周願高”,但日常生活上大多數時候都是使用緬甸名字,被人稱呼為“Dr Ko Ko”。

緬甸,給人一種黃金佛國的印象,佛塔寺廟林立,85%人民為佛教徒,但從Dr Ko Ko口中得知,緬甸其實是一個多元種族、宗教信仰的國家,與馬來西亞頗為相似。

這也讓遠在他鄉的他,感覺自己離家鄉竟是如此的靠近,彷佛自己不曾離開過一樣。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Dr Ko Ko圍著緬甸紗籠,誠心膜拜。
在家裡供奉神明

他在受訪時說,身為華僑與佛教徒的他,在家裡供奉神明,每天點燈,以水、鮮花水果膜拜。

清明節、除夕、陽曆12月31日即一年的最後一天,太太會準備三牲供品祭拜祖先,圍著緬甸紗籠(Longyi)與家人一起拿著香祭拜祖先,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答謝與祈求庇佑。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Dr Ko Ko(左二)一家人在出席特定場合時,會穿上緬甸傳統服飾。
特定場合穿傳統服飾

特定場合,一家人也會以緬甸傳統服飾出席赴會。

Dr Ko Ko至今依然慶祝緬甸傳統節日,即會在每年4月份慶祝緬甸新年,即潑水節(Thingyan Water Festival)。一家人會在新年時,到廟宇祈求保佑聆聽高僧講法、佈施。

在緬甸,穆斯林非常重視哈芝節,反而是開齋節的慶祝規模較小,而在大馬開齋節的氛圍比較濃厚。

“我第一年到吉蘭丹工作時,受到邀請沿家挨戶參與開齋節慶典,吃到肚子都撐爆了!”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在太太陳素釧準備下,一桌三牲水果等供品祭拜祖先。
太太掌握幾道緬甸美食

1983年初來乍到檳城,大寶森節慶典擲椰的場面,一地的椰子令他震驚不已,原因是當年椰子在緬甸可說是天價啊!

能夠生活在他鄉數十年,一切得來並非容易,而能夠讓他感受有如家一樣溫暖,“Dr Ko Ko”賢內助陳素釧(64歲),相信居功不少。

陳素釧是護士,緣分讓兩人當年在檳城中央醫院裡相遇相識,上演了醫生與護士的愛情故事。兩人墜入愛河後再經歷過一段艱難的結婚註冊申請程序,才於1985年共結連理,之後生下三個兒女。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陳素釧(左起)、Win Win Htet周瑩瑩、Dr Ko Ko Win在診所裡接受訪問。
陳素釧是本地華人

陳素釧是本地華人,當年嫁給“Dr Ko Ko”後被取了一個緬甸名“Su Su Win”。曾隨著丈夫在緬甸生活一陣子,掌握了幾道緬甸國民早餐美食如Mohinga魚湯麵。

魚湯麵處理工序複雜,單是把魚肉去骨都要耗上數小時,但正因為陳素釧願意學習與烹煮,讓一家人都能嚐到緬甸庶民的日常味道。

家人以緬甸語英語華語溝通

“Dr Ko Ko”是多語家庭,一家人日常溝通以緬甸語、英語、華語等,非常有趣。

“Dr Ko Ko”女兒Win Win Htet周瑩瑩說,爸媽在家以緬甸話溝通,爸爸跟孩子則以英語溝通,孩子跟媽媽則用華語溝通,大家在一起聊天時,就自行切換語言。

在檳城,許多緬甸勞工的第一語言是緬甸語,所以當中不少人選擇到“Dr Ko Ko”的診所給他看病,因為可以打破溝通的障礙。

所以,當年“Dr Ko Ko”看到大馬印裔講華語,華裔講淡米爾語時,驚訝不已,因為這種情況在緬甸不曾發生過。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Dr Ko Ko鑽研醫科,在檳城開診所行醫至今。
全檳有6緬籍醫生

全檳目前有6名緬籍醫生,但“Dr Ko Ko”論年齡、醫生資歷、社會地位等,他都在這些醫生之上,擁有長老級的地位。

因此,在檳的緬甸社群會互相照應,一旦面對問題或困難,都會尋求Dr Ko Ko協助。

“Dr Ko Ko”指出,緬族、撣族(Shan)、欽族(Chin)、克欽(Kachin)分別到檳城生活,多屬勞動階級。

在冠病疫情期間,他們曾籌募物資給他們,也幫助了當時有需要的本地人士,整個診所堆滿日用品、大蔥蒜頭物資,猶如雜貨店般。

“當時,我們的診所還變成MySejahtera手機應用程式的教學中心,協助緬甸人如何使用,讓他們一樣獲得注射疫苗的機會。”

身在馬來西亞的他,仍然希望緬甸局勢能夠早日趨向穩定,國家繁榮興旺安寧,人民能夠過著安居樂業生活。

緬甸人有名無姓 獨特方式起名

緬甸文化中有著非常獨特的起名方式,緬甸人有名無姓,也會按照星期幾來起名,取名方式完全不是一般認知中中國式的“姓+名”,或英美式的“名+姓”。

“Dr Ko Ko”分享說,緬甸人會按照星期一至星期日來為孩子取名,比如“Win”對應的是星期三,那代表他出生在星期三。

他說,緬甸父母會諮詢占星師的意見,再為孩子起名。

他說,女兒的名字“Win Win Htet”,“Win”寓意著勝利與光明,而Htet則是反應靈敏之意。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乾版本的魚湯麵(Mohinga Thoke),烹煮程序一樣複雜。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魚湯麵(Mohinga)工序複雜,技術含量高,單是把魚肉去骨就非常耗時。
(大北马)似马多元种族宗教,缅甸医生身在他乡,却似在家乡
緬甸番茄沙拉(Khayan Chin Thi Thoke),是當地國民小食之一。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