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辇2日讯)一份美食的坚守,不只是让美食口味继续流传,更是守候江家的圆满。创立于角头渔村,已有超过50年历史的“猪仔鱼粥”,现今由第二代江承禧(52岁)、江成财(35岁)接班,让“猪仔鱼粥”依旧飘香角头,也是满足许多游子及游客的乡愁美食。
猪仔鱼粥卖的主打美食并不多样化,而是满满鱼香肉的鱼粥、大板鱼肉、鱼肉蒜子及炒饭。
ADVERTISEMENT
该美食档口由江承禧的父亲江猪仔所开业,于上世纪70年代便在角头古庙附近一间茶室驻档,一炒便炒了半世纪。
鱼粥用大金目鲈肉质鲜甜
江猪仔在2名孩子接班后,于3年前便荣休。孩子接班后因咖啡店东主不做晚上的生意,他们搬迁至南华校友会球场斜对面的一间茶室继续开档,之前开档时间是在傍晚6时,后来在过去2年因冠病疫情而搬了新店时也把营业时间提前至下午4时,经营至晚上8时半左右便收档了。
猪仔鱼粥最大的特色是,鱼肉用在海上养殖的大金目鲈,其肉质鲜甜,档主也把鱼肉切得特大块,经过猪油炸香,配上清香的白粥,成了一道暖胃暖心的美食。
江承禧:全家人出动成卖力行业
档主江承禧接受《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做饮食业可说是让全家人都不得空的卖力行业,他早上8时就得在家里先料理8尾至10尾的大金目鲈,从去鳞去肚,到切肉切骨等各种工序,就花上约5个小时,其弟成财则负责切肉、鱼饼、其他家人也协助煮白饭及其他工作等。
下午3时,他就载着全部工具,所需的鱼肉等料理来到档口,烧水烧油,炸猪油,炸鱼肉等工作一切完毕,4时便开档,直落到8时许收档后,还要清洗各种工具等,忙完一天已是晚上10时了。
父亲讲究鱼肉不新鲜不卖
江承禧说,他们一开档,至少会忙上12小时,遇上周五至星期日或公共假期,食客都会增加,在傍晚6时起便是高峰时间,一些食客须等上一些时间才能吃到他们家的特色美食,除了现场等着吃之外,还有许多顾客是来打包外带的,而毕竟他只有一双手,要快也快不来。
他说,其父亲默默在档口奉献了一生的精力,对其经营的鱼粥都非常讲究,如拿到不新鲜的鱼肉,宁愿不卖。
角头是潮洲村,鱼粥也属讨海人其中暖胃的食物,家乡人对鱼肉的新鲜度都非常敏感,稍为不鲜,村人便会直接说出。
“因此,鱼粥最主要的食材,鱼肉的要求也较高。”
江承禧说,其父亲从以前至今就以金目鲈鱼肉为主,并都交待角头渔行要捉来自海上的养殖鱼。目前的大金目鲈多以3至4公斤为多,档口每天都需2、30公斤的鱼肉。
前几年的养殖鱼一公斤才10余令吉,最近已涨至约每公斤接近30令吉,因为饲料和人工等都涨了,鱼价也水涨船高。
兄弟接班承传父亲手艺
江承禧说,他曾在日本工作过一段时间,回来则好几年了,看着父亲年事渐高,他当时与在外工作的弟弟商量是否一起回档口帮忙,顺便接班,弟弟成财同意,两兄弟这才慢慢接班,江承禧也承传了父亲的50年手艺,续让猪仔鱼粥在渔村飘香至今。
曾有外来的食客,在他们的档口搬了以后找不到,以为他们休业了,到后来听到是搬了新地方,还特地从吉隆坡驾车北上,为了再吃那等了许久的古早味鱼粥、炒鱼肉、大板等美食。
身为饮食经营者,对食物有要求是肯定的,而当看到自己煮出来的美食,可以让食客等上1小时也毫无怨言,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没挂招牌食客慕名来
猪仔鱼粥档口至今还是没挂上任何招牌,但食客来到角头,随便问一下民众,村人都会告知你地点。
在被问及平时休业时间时,江承禧说,每个月农历月尾他们多会休数天,华人的大节日时也会休。
猪仔鱼粥也是角头渔村其中一张美食名片,一些来古楼渔村住宿的游客,也都会慕名前来其档口,由于人手问题,人客太多就得等一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