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在解读外界的各种信号,却往往忽略了身体发出的信号。
相信所有女人都听过子宫外孕,但对其一知半解。有人误以为子宫外孕是意外受孕;有人误以为是流产。其实所谓“子宫外孕”,是代表受精卵不在子宫内着床发育,而是迷路到子宫以外的地方待下来,所以是“子宫以外的怀孕”。
ADVERTISEMENT
正常的怀孕情况是,卵巢释放卵子到输卵管,卵子在输卵管与精子相遇,结合成受精卵,约三到四天后,受精卵会被推送到子宫内着床发育,变成胚胎,然后成长变成宝宝。但凡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导致受精卵没有被输送到子宫内着床,而是在子宫以外的地方比如输卵管、子宫颈、卵巢、腹腔等位置着床时,就形成了子宫外孕。
子宫是唯一适合让受精卵着床、发育长大的地方。假如受精卵在子宫以外的位置着床,不只是胎儿无法正常成长,超过约八周以上,胚胎会长大到足以撑破子宫外孕的位置,患者会阴道大量出血,造成突发性腹部剧痛、恶心呕吐、胃口不好,甚至头晕、心跳加速、血压降低、呼吸急促、体温偏低,使得濒临昏倒、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最危险的情况是在没发现已有身孕的情况下发生子宫外孕,因为有的时候,当胚胎还不是太大的时候,患者没有任何征兆和症状,要透过超音波检查时才会发现。因此,如果有女病人腹部剧痛或骨盆腔阵痛到医院挂急诊,医生都会建议抽血和验尿检查是否怀孕。但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在子宫外孕后第四周到第十二周之间就开始出现症状。
子宫外孕的症状表现为:阴道有分泌物或出血、骨盆腔、下腹部痛、骨盆腔长肿块、子宫轻微膨胀、解尿排便不适、肩膀、脖子疼痛等,因人而异。
究竟是什么导致一个女人发生子宫外孕,其实也很难说,但大部分的患者可能有过这几种情形。
曾患骨盆腔发炎、曾做过骨盆腔手术、曾做过输卵管手术、曾患上性传染病、曾做过人工受孕、吃避孕药或装避孕器、有抽烟习惯的女性、或是曾发生过子宫外孕等等。
至于治疗方面,主要分为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对于子宫外孕少于六周的,或子宫外孕小于3公分的就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果输卵管还未破裂,可进行腹腔镜手术;如果输卵管以破裂,则必须动手术切除该部分的输卵管。
发生子宫外孕后,很多女生都会担心以后不能再怀孕。其实未来还是有60%的机率怀孕,但有10%至15%的机率会再次子宫外孕。
大家都知道女人怀孕生孩子真的很辛苦,但流产和子宫外孕也是非常伤身体的,事发后一定要让患者像孕妇生完孩子后坐月子的时候一样进补。
虽说子宫外孕发生的机率是蛮低的,而且好发在35到44岁之间,但女人们最好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如果有腹部疼痛的症状,可以到医院做个超音波检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有位病人站在镜子前整理头发时,突然发现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吓得立刻上网查资料。结果越查越害怕,脑子里全是“甲状腺肿块=癌症=手术切除=终身吃药”的可怕画面。带着满满的焦虑,她来医院找我检查。
没想到,经过详细评估,她的情况并不严重,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另一半还能继续工作,不影响生活。手术后,她松了一口气,笑着对我说:“早知道就不自己吓自己了!”她觉得这次经历太值得分享,希望我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甲状腺结节不一定要整颗切除!
简单来说,甲状腺肿胀是整个甲状腺变大,可能是因为缺碘、炎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而甲状腺结节则是甲状腺里长出的小块,有的只是普通增生(良性),有的可能是癌变(恶性)。
但别紧张,不是所有甲状腺肿胀都需要治疗,也不是所有结节都要切除。关键要看它是否影响健康,以及它的性质是否可疑。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并不代表一定要做活检。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和边界。如果结节小于1厘米且外观良性,通常只需定期观察;但如果结节较大,或出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等可疑特征,才需要做细针穿刺活检(FineNeedle Aspiration, FNA)进一步检查。换句话说,不是所有结节都需要‘打针取样’,关键在于它的风险评估。
医生绝对不会在没有足够医学理由的情况下,随便切除整个甲状腺,因为这项手术有一定风险。首先,手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其次,甲状腺和声带神经非常靠近,手术过程中如果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甚至永久性声带麻痹。另外,甲状腺旁边还有甲状旁腺,它负责调节体内钙质,如果受影响,可能会引起术后低钙血症,导致手脚麻木或肌肉抽搐。因此,医生会尽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后,没有发现癌变的迹象,医生通常只会切除一半的甲状腺。这样,另一半仍能正常工作,患者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有时候,手术切下后的组织送去化验后,才发现是癌症,这就是术中的“意外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切除另一半甲状腺,以确保治疗更彻底,并减少癌症复发的可能。
另一种方式是术中快速病理检查(FrozenSection)。如果术前FNA结果可疑,但无法确定是否为癌症,医生可以在手术中取出一小部分甲状腺组织,立即送去病理化验。病理医生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切片检查,以初步判断结节是否为癌症。如果确诊是癌症,医生会在同一次手术中切除整个甲状腺,避免日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如果结果良性,则只需要切除一侧甲状腺,保留另一半功能。
不过,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滤泡型甲状腺癌在快速检查时不容易分辨,需要更详细的病理分析才能确诊。因此,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这种方法。
其实,即使确诊是甲状腺癌,也不一定要切除整个甲状腺。例如,如果是低风险的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肿瘤很小(通常小于1公分)、没有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医生可能只会切除一侧甲状腺,让另一半继续正常工作,病人也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
但如果癌症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医生通常会建议切除整个甲状腺,并配合“喝电水”(放射性碘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所以,是否需要切除整个甲状腺,取决于癌症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是有肿块就切。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癌症,也不等于一定要整颗切除。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重要的是找专业医生评估,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决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