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3日訊)1952年開業的檳城賣菜街益和茶樓,宣佈將於8月15日歇業,讓不少光顧多年的老顧客覺得惋惜和不捨,感慨這樣難得所有點心皆手工制的一間傳統廣式茶樓,就要熄燈走入歷史。
益和茶樓位於賣菜街旁2間打通的老店屋內,共售賣40餘種點心和包點,另外還有云吞面、炒河粉和炒飯等煮炒類。
ADVERTISEMENT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點心和包點皆是老闆李俊強(60歲)及妻子手工製作的,其中蠔鼓賣、鮮竹卷、芹菜餃、肉眼卷等傳統廣式點心,更是隻此一家吃得到,是許多老顧客心目中味道獨特,別處尋不著的古早味。
李俊強妻子:手工製作點心花時
李俊強是益和茶樓第二代傳人,其不願具名的妻子受訪時說,他們這次是在今年才萌生歇業念頭的,主因是手工製作點心實在太花時間了,為了健康著想及加上後繼無人,因此忍痛決定關掉茶樓。
她說,李俊強在求學時期,就跟隨父母在廚房學做點心,一路做到現在,也已有近50年的時光。
“有開店時,他早上5時30分左右就要起身製作點心,雖然我們是下午2時關店,但他還是得繼續備料,常常忙到晚上近9時才能休息。”
她說,這麼多年來,丈夫都一手包辦店內所有點心及包點製作,她則在旁協助包裹燒賣及蝦餃等。其丈夫的手藝傳承自父親,味道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變化。
“我丈夫連處理豬肉也不假手於豬肉攤販,而是自己每天在廚房花費約3小時來處理。”
2孩子沒繼承意願
她說,他們的2個孩子皆有自己的工作,沒有繼承茶樓的意願,也不會製作點心,因此,隨著茶樓結業,也意味著他們廣式點心的製作手藝會失傳。
“其實,曾經有年輕人到茶樓來拜師學藝,但都做不長久,畢竟這不是輕鬆的工作。”
她說,他們目前的打算是,茶樓歇業後把店面出租給其他人。
裝潢具古早味
益和茶樓雖然坐落在遊客成群的牛幹冬區域,但客源大部分都是老街坊及老顧客,上了年紀的客人,常常到這間茶樓一坐就是數小時,泡一壺茶閒話家常,度過一段悠然時光。
益和茶樓的裝潢也極具古早味,從地面的小格子瓷磚,到印著“益和茶樓”的鐵質椅子,都可窺見濃濃的舊時代生活氣息。
伍先生:一週5天嘆茶吃點心
益和茶樓的歇業,讓不少老客人依依不捨。80歲的伍先生是該茶樓的常客,對茶樓將結業感到惋惜之餘,也認為業者不妨讓人接手打理,至少讓常客還有機會吃到古早味的點心。
他說,他一個星期可以到該茶樓5天嘆茶吃點心,最愛茶樓親制的糯米雞和包點,也喜歡這間茶樓比新式茶樓更廉宜的點心價格,最重要是很合他口味。
張先生:光顧了10年
60歲張先生家住峇六拜,到喬治市處理事務時會到益和茶樓吃點心,和朋友見面聊天或談生意。
他說,他光顧益和茶樓已有10年時光,喜歡這間茶樓手工制且其它地方吃不到的點心,也喜歡店內濃濃的古早味,這是他會介紹朋友光顧的茶樓。
廖先生:滿滿童年記憶
63歲的廖先生每星期會光顧益和茶樓,他以前在賣菜街一帶成長,這間茶樓有他滿滿的童年記憶,遺憾的是就快歇業了。
黃漢偉也是常客
升旗山區國會議員黃漢偉也是常客,在聽聞益和茶樓就快歇業後,抽空到該茶樓吃點心。
他受訪時說,其祖父早期南來檳城時,定居在牛幹冬一帶,因此他的童年也常在那一帶活動。
“在以前,到茶樓吃點心花費很高,因此祖父當時並不常到益和吃點心,但到了我的父母的年代,他們就有常到那邊吃東西。”
他說,益和茶樓的點心都是手工製作,且有別於其他茶樓大量生產的點心,尺寸都比較小件,易於入口,客人不會容易感到飽足,可以嘗試更多種類的點心。
他說,益和茶樓已是喬治市老字號的廣式點心了,對於它即將歇業,他也深感惋惜。
李永光 :關閉是時代趨勢所致
檳榔嶼廣汀會館主席拿督李永光說,業者堅持手工製作點心,一旦沒人繼承手藝,那最終走向歇業,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他說,益和茶樓主要是熟客光顧,但熟客終究會越來越少,且古早味點心如今已難以吸引年輕人光顧,新一代更傾向到有冷氣的新型茶樓消費。
“因此,益和茶樓的關閉,亦是時代趨勢所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