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歷一次遷建兩次重建
繞過蜿蜒山路,終於抵達檳島的另一邊:浮羅山背。文丁區是從公巴通往浮羅山背市鎮的必經之路。檳州西南區教育局坐落於此,周邊還聚集了技職學院、宗教小學、國民學校等各類教育機構,宛如浮羅山背的教育樞紐。
大同學校是浮羅文丁區唯一的華文小學。這所1926年創立的學校再過幾年就迎來百年校慶。大同小學至今經歷了一次遷建校及兩次重建校舍。邁入二十一世紀,大同小學第四度建起了校舍,而從創校至二十世紀前半的校史則基於史料軼失而有待追溯、重建。
ADVERTISEMENT

該校於1942年至1945年日據時期暫時停辦,二戰結束後遷校。1947年從柑榜文丁遷至如今坐落在雙溪尼巴路(Jalan Sungai Nipah)的校址,當時是一座備有4間課室的木板亞答屋,設有1至4年級,學生需到崇德小學就讀5年級和6年級。
1973年因校舍瀕臨倒塌而改建為鋼骨水泥結構,該校在1976年啟用時增設5年級和6年級。使用40多年的老舊校舍面對校地地陷、牆身龜裂、屋頂漏水、課室不敷使用等問題,董事會於2017年成立建委會發動在原地建新校舍。
兩座嶄新的三層樓校舍如今已然矗立在這塊4萬平方尺(約1英畝)的校地上。校舍備有9間課室、禮堂、食堂、工藝室、音樂室、科學室、圖書館、借閱室、電腦室、乒乓室、會議室、辦公室等,莘莘學子終於盼得在2022年遷入新建築上課。

浮羅山背最大所微型華小
擔任建委會主席的大同小學董事長趙惠坤受訪時說,這三層樓建築是以四層樓的規劃為基,充作學生活動空間的頂樓,特別預留了加蓋7間課室的結構。

籌款建校的艱辛歷程是國內許多華小的共同經驗,一磚一瓦得來不易。
回顧歷史,大同學校重建校舍不是因為殘舊,就是過於擁擠而不敷使用。趙惠坤說,考量到校地有限,預留擴建空間是希望起碼接下來幾十年,校方不必再為學校空間不足的問題而愁。
這一層考量與規劃凸顯了辦校者對學校未來的前景充滿自信。
“浮羅山背有8所華小,其中6所是微型小學。大同是微型小學當中規模最大的一所。我們主要面對的並非人口流失的難題,而是校舍空間有限和設備不齊全,而無法招收更多學生。”

全校84學生
他深信該校發展充滿潛力,新校舍落成能招收更多學生,來自文丁區的學生也將回流。目前全校學生人數是84人,其中逾50人來自文丁。
“經浮羅新路通道來到浮羅山背那一端有崇德小學和聖心小學,兩所都不是微型小學;文丁則是前來浮羅山背的另一端要道,地理位置具備優勢。近年也出現在工業區任職的年輕人遷居於此,可見這裡的發展前景不錯。”

2017年籌建新校舍 2022年落成
大同華小新校舍於2017年籌建,2022年落成,期間碰上百年一遇的全球流行病,以致許多籌款活動辦不成,給原本不易的任務增添挑戰。2019年12月動土的工程,也隨行動管制令而幾度停擺,原定18個月建成的校舍,耗時兩年多。

趙惠坤說,所幸有三大機構的合作以及社會各界的熱心幫助,才得以在邊建邊籌的形式下建竣。建委會最初設定目標籌募550萬令吉,而籌款直到校舍落成了仍未達標,幸得贊助者伸出援手,以捐贈材料或設備的方式建設起來。
“新校舍的禮堂因經費不足,而無法備妥設施,後來商家贊助才能以完備。啟用後,可充做羽球場出租,補貼學校收入。”
截至2022年中該校啟用前不久,籌建者仍在為籌募特別課室購置電腦等設備的經費而奔波。

擬裝太陽能板節省電費
在政府撥款方面,該校獲得檳州政府制度化撥款;聯邦政府方面則經歷了時移世易,從國陣、希盟到國盟政府,一筆筆撥款申請皆未見下文。
“新校舍啟用後的挑戰是電費,畢竟是半津貼學校。我們正安排安裝太陽能板,以便減輕長期的開銷。”
趙惠坤期盼未來10年把大同小學打造為卓越學校,也跟隨時代腳步,為學生提供學習科技與科學教育的平臺。

掌握校史者請提供資料
硬體設施已然落成,校史有待考察。
我國有幾所以“大同”命名的小學,包括吉隆坡沙叻秀大同華小、柔佛大笨珍大同華小、吉打雙溪大年大同華小、沙巴山打根大同華小和砂拉越詩巫大同華小。全國創校最早的大同小學是吉隆坡沙叻秀大同華小,由孫中山的追隨者所辦,因提倡“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理念,故以“大同”命名。
趙惠坤說,創校者是否為上述孫中山追隨者仍有待進一步考察,因該校史料軼失而不可考,而創校年份等基本資料只靠教育部和老居民口述得知。
“現所知最早的資料是1955年的董事成員,再早的就有賴於大家幫忙了。”
他籲請掌握該校歷史的人士,無論是曾到校任教者、校友或家中長輩持有相關歷史資料、照片者貢獻出來,協助大同追溯校史。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吉辇15日讯)吉辇县教育局昨日宣布,吉辇县华小3所小学校长人选出现调动,瓜拉牛啦育华小学校长林珍妮调任古楼育才小学,两成园益华小学校长陈宝碹调牛啦育华小学,拱桥中华小学副校长关义昂升任两成园益华小学新校长。
这次调动主要是填补瓜拉古楼育才小学校长刘素花本月5日荣休后的空缺。3名接获委任状的校长经向各自的学校报到。
林珍妮(48岁),为古楼育才小学校友,2023年5月初调升至牛啦育华小学掌校,添补范美蓉校长荣休后的空缺,她曾于2002年在古楼育才小学全职教师,2017年调升为课外活动副校长,2018年升任学生事务副校长,于2021 年完成NPQEL校长课程。

陈宝碹是于2019年7月升任两成园益华小学校长,她曾于2001至 2004年在柔佛笨珍咸水港启蒙小学执教,2004年至2010年调任角头南华小学执教,2010年至2017年担任南华课外活动副校长,2017年至 2019年升任南华小学学生事务副校长,2019年升任益华小学校长。

关义昂,42岁,服务过的学校包括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为红坭山华小(课外活动主任),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明新华小(课外活动主任),2021年12月至 2023年8月为昆仑喇叭华小(学生事务副校长),2023年8月至2025年4月6日为拱桥中华华小(行政副校长)。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