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今天刚好还有两个月,我们就将迎来春节,但是,冠病疫情至今反复不定,每天国内的确诊人数仍四五千人,看来春节也不大可能闹哄哄地度过了,只是已接种疫苗者被允许跨州,相信会比今年的春节热闹一些。
不过,在春节来临之际,大家比较关注的是百货物价即将上涨。大到建筑领域的水泥,小到我们日常食用的豆芽,制造商、生产商等都预告涨价,不少更是会在这个月开始调整到新价格,而不少人又再次叹道,什么东西都涨价了,就是薪水没有起。
ADVERTISEMENT
根据一篇新闻报道,物价上涨的“祸首”是运输成本,主要是受到过去一年疫情和全球大部份国家与地区封锁的影响,全球对船运的需求下降,商船的运输次数因此减少,进而影响了供需方面的平衡,导致船运的费用大大提高。
轮胎公会也宣布,商用和私家车辆的轮胎价逐渐上涨,运输公司需要使用大量轮胎,商家已经预期运输成本将出现调整,所以,未来肯定难以避免出现一轮涨价潮。
这一轮涨价潮会掀起不少连锁反应,而过去一年半以来受到疫情的平民百姓,尤其因疫情失去工作者,必定首当其冲。
他们因为疫情失去了主要收入,有的是公司倒闭,也有因雇主裁减人手受到影响,不少暂时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省吃俭用,家中有老小的,日子过得更不容易。
原本只想凑合过日子,等疫情结束时可以寻觅更好的工作,重回疫情之前的生活。但是,人算始终不如天算,如今涨价潮随时到来,想必他们已经开始提心吊胆,明年的春节应该会过得比王小二还差。
政府和国家银行接下来会有什么抑制涨价潮的措施,将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大部份马来西亚人的购买力原本就不强,如今物价上涨,购买力进一步下降的话,肯定引发通货膨胀。
朋友说,酝酿中的涨价潮是因为货品供应短缺所致,当供应充足时价格自然下降。所以,企业如何运用本身所赚到的金钱,就是控制通胀的关键所在,倘若只想到不断地赚钱又不回馈社会或国家,最终只会造成恶性的通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