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6:06pm 17/10/2021

开放跨州

姓周桥

本头公巷

开放跨州

姓周桥

本头公巷

槟岛本头公巷现人朝   姓周桥依然冷清

报道:胡喜明
游客乘搭三轮车参观古迹区。(郑振辉摄)

(槟城17日讯)政府旅游后的首个周日,槟岛渐现游客,但以往总是人头攒动的依然冷冷清清,桥上难见游客踪影。

《大北马》社区报记者今早11时许到本头公巷走动,见到街道两旁的商店大多已恢复营业,“姐弟共骑”壁画前开始出现拍照打卡的人流,不少游客也乘坐三轮车参观古迹区。

ADVERTISEMENT

虽然本头公巷的游客量并没有冠病疫情前那样多,但渐渐涌现的人潮,显示当地旅游业正迈入复苏期。

黄丽彦经营的槟城艺术家坊,在关闭期间获得业主给予租金折扣。(胡喜明摄)
黄丽彦:生意不错

本头公巷槟城艺术家坊(Heritage House 25),是一间让艺术家入驻贩卖手作品的商店,负责人黄丽彦受访时说,该店在本月15日(星期五)重开,本头公巷在星期六涌现游客,因此该店在当日取得不错生意量。

她说,该店从今年6月便因行动管制令而关闭至今,所幸获得屋主给予租金超过50%的折扣,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

“我们于2019年7月才开张,没想到不久后就碰上了疫情来袭。”

黄丽彦说,槟城艺术家坊目前有12名本地艺术家入驻,售卖饰品、珠宝、蜡烛等手工艺品,未来会引进更多本地艺术家,希望同时吸引外国游客和本地游客的注意和光顾。

同一时段限15至20人入店

她说,在疫情期间开店接待游客,难免会担忧染疫的风险,因此他们在防疫标准作业程序上严格把关,并限制同时只有15到20名客人入内,以降低风险。

游客把握时机,在冷清的姓周桥上自拍,摄下桥上人家的美好风光。(郑振辉摄)
杨女士:租金没获减免 

本头公巷一家售卖纪念品的商店的业者杨女士受访时则说,该店从5月关闭至今,且没获租金减免,因此加重了经济负担。

“我们听说昨天的游客很多,今天第一天复业,暂时也不能掌握情况。”

65岁三轮车夫正在本头公巷等候游客光顾。(胡喜明摄)
三轮车夫:自求多福

一名65岁的三轮车夫说,他在星期六只载到一趟客人,今天至中午12时许,还未载到客人。

他说,以前没有冠病时期,他平均一天可以载两三趟客人,但现在只能自求多福了。

周爱玲感叹姓周桥游客稀少。(胡喜明摄)
周爱玲:部分租户停业撤离 

“报纸上写槟城在这个连假会迎来5万名游客,哪有?”

开放跨州旅游后,姓周桥仍然冷冷清清,桥上一间纪念品店业者周爱玲看到记者时,无奈地这么说。

问及复业后生意如何,她就让记者自己看看冷清的姓周桥,表示若没有游客,生意就不会有起色。

她说,她之前已关店超过一年,之所以可坚持至今,是因为她是桥民,但桥上一些租借商店来做生意的商家,部分已经停业撤离。

杨顺兴(左起)、洪敏芝、艾熙汶、黄茁原巡视本头公巷。(郑振辉摄)
杨顺兴与商家交流 

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杨顺兴今早巡视本头公巷,与商家交流,了解旅游业复苏情况。

他说,政府允许民众跨州后,槟城渐渐出现游客。无论如何,他提醒大家,疫情尚未消失,大家在旅行的同时,也要留意疫情,并做好防疫措施。

他说,旅游业是经济支柱之一,与许多行业息息相关,州政府在探讨如何恢复旅游业经济的当儿,也强调负责任旅游,即业者与游客必须时刻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履行本身的责任。

对比姓周桥的冷清,槟榔律驰名煎蕊等美食档口,却聚集起人潮。(郑振辉摄)
策划旅游复苏计划

他也指出,州政府已策划旅游复苏计划,如今随着槟州即将进入国家复苏计划第三阶段,有关计划将会重启,以协助业者复苏州内旅游业。

随行者包括光大区州议员郑来兴、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总经理洪敏芝、槟城环球旅游机构首席执行员黄茁原、槟州会议及展览局首席执行员艾熙汶。

跨州限制解除,本头公巷“姐弟共骑”壁画前开始出现游客潮。(郑振辉摄)
艾熙汶:逾90%商业活动保留 

艾熙汶说,虽然受到冠病疫情冲击,但槟州会议及展览局在这期间,仅接到少量国际商业活动的取消通知,即超过90%的活动则保留。

他预料,当各国边境在明年最早第三季开放后,当局将能够安排国际单位到槟举办商业活动。

他指出,在国内商业活动方面,从明日起(18日),政府已允许企业举办实体商业活动,而当局也开始接到活动预订,显示商业活动正逐步复苏中。

吉灵万山淡米尔巷驰名的Ais Tingkap前大排长龙。(郑振辉摄)
本头公巷逐渐恢复生机。(郑振辉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5:19pm 06/02/2025
槟城姓周桥拜天公 曹观友人没到 钱照送到

(槟城6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虽然人没来到姓周桥拜天公庆典,但钱照送到!

槟州行政议员黄汉伟昨晚代表曹观友为姓周桥拜天公庆典主持开幕仪式,在致辞时捎来好消息,即代表曹观友宣布5万令吉拨款予这项活动。

黄汉伟:槟拜天公人山人海

黄汉伟致辞时形容,槟威两地的拜天公文化独步全球。单在槟岛就有两大拜天公据点,即靠海的姓周桥拜天公,加上靠山的升旗山天公坛,这一山一海遥相呼应,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人山人海”。

今年迈入第118周年的姓周桥拜天公庆典,已是槟城春节期间的重头活动,今年庆典主题定为“蛇2来”(Jua Ji Lai),寓意着福建话中的“钞票来”。

开幕仪式的出席者有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行动党元老丹斯里林吉祥、、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彭加兰哥打州议员王宇航、中国驻槟总领事周游斌、姓周桥桥主周德强和总务周明兴等。

林慧英拨款1万令吉

另外,也是丹绒国会议员的林慧英致辞时宣布,拨款1万令吉予姓周桥拜天公庆典。

她说,昌明政府深知文化传承需要长期的努力与投入,因此政府将继续通过拨款支持、政策倡导和教育推动,为国内各族文化传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只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文化的根基始终在于人民,我们需要社会各界、文化团体和个人的共同参与,才能让我们珍贵的文化代代相传。”

她提醒,从历史看来,文化的流失不是因为外在压力,而是因为内部缺乏传承的动力。过去十几年,许多年轻人随着时代改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淡薄,许多传统的华人社团青黄不接,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但今天,我们也看到令人欣喜的转变,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与创新手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又开始重新关注、学习和推广传统文化。这证明了,文化不会被淘汰,而是需要与时俱进,以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社会。”

林冠英:姓周桥拜天公远胜16年前

林也是前首长的林冠英带着脚伤出席庆典,他在致辞时赞扬姓周桥拜天公,这些年来做的更好、更棒,人潮更多。

他说,希盟州政府(前为民联)从2008年开始执政槟州,翌年(2009年)开始首次关闭海墘路举行拜天公庆典。

他认为,这16年来,大众对姓周桥拜天公的反应越来越热烈,也在各界努力的打造下,让这活动成为槟城乃至全马的标志性新春活动。

沈志强:槟城是多元文化堡垒

自称为“打工仔部长”的沈志强说,他今年是首次出席姓周桥拜天公庆典。

他乐见这场活动汇集各族人民的文化演出,除了中华传统表演,也有印度传统舞蹈和马来传统舞蹈表演。这传达一项强而有力的讯息,即槟城是多元文化的堡垒。

也是槟州行动党主席的他承诺,槟行动党务必捍卫槟城作为多元文化堡垒的地位。

他说,出任人力资源部后,他的愿望是希望所有的打工人可以获得有尊严的薪资,且有在更友善的工作环境下打工,因此他不介意被称为“打工仔部长”。

“过去一年,人力资源部针对8项法令进行修改,旨在保护劳工权利、提高福利、提高薪资,更全面化的提升劳工的权益。”

王宇航:3万人次创新高

也是庆典筹委会主席的王宇航说,目测估计,昨晚拜天公庆典活动参与者远超过3万人次,这是振奋人心的数据。

他说,主办方每年保守地估计,庆典的出席人数为2万人。但在去年,随着社交媒体的潮流,以及大马与中国实施免签政策,这项文化庆典迎来了历史性的高峰,即3万人次。

“大会也为今年的庆典着手于社交媒体宣传,旨在吸引国内外的朋友来槟城过年,一同体验槟城人过年的气氛。”

周德强则说,槟州政府自2016年起与姓周桥联办拜天公庆典以来,已为活动添加色彩,甚至名扬海外。

他促请社团和庙宇领导层加倍鼓励新生代参与和推动这项活动,让中华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