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聯絡我們
登廣告
關於我們
活動
熱門搜索
大事件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2026年1月新規上路 曼谷寵物需註冊植微芯片
|
克什米爾恐攻26人死亡 印度下令巴基斯坦公民29日前離境
|
母親兌現承諾 每科A獎100 女生樂開花
|
美國總統商店出售“特朗普2028”周邊商品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2026年1月新規上路 曼谷寵物需註冊植微芯片
|
克什米爾恐攻26人死亡 印度下令巴基斯坦公民29日前離境
|
母親兌現承諾 每科A獎100 女生樂開花
|
美國總統商店出售“特朗普2028”周邊商品
|
這些“養胃”的4個習慣 其實正慢慢傷害你的胃!
|
‹
›
簡
本網站有使用Cookies,請確定同意接受才繼續瀏覽。
瞭解更多
接受
您會選擇新界面或舊界面?
新界面
舊界面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2026年1月新规上路 曼谷宠物需注册植微芯片
|
克什米尔恐攻26人死亡 印度下令巴基斯坦公民29日前离境
|
母亲兑现承诺 每科A奖100 女生乐开花
|
美国总统商店出售“特朗普2028”周边商品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2026年1月新规上路 曼谷宠物需注册植微芯片
|
克什米尔恐攻26人死亡 印度下令巴基斯坦公民29日前离境
|
母亲兑现承诺 每科A奖100 女生乐开花
|
美国总统商店出售“特朗普2028”周边商品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星洲人
登廣告
互動區
|
下載APP
|
簡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2026年1月新规上路 曼谷宠物需注册植微芯片
|
克什米尔恐攻26人死亡 印度下令巴基斯坦公民29日前离境
|
母亲兑现承诺 每科A奖100 女生乐开花
|
美国总统商店出售“特朗普2028”周边商品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2026年1月新规上路 曼谷宠物需注册植微芯片
|
克什米尔恐攻26人死亡 印度下令巴基斯坦公民29日前离境
|
母亲兑现承诺 每科A奖100 女生乐开花
|
美国总统商店出售“特朗普2028”周边商品
|
这些“养胃”的4个习惯 其实正慢慢伤害你的胃!
|
‹
›
首頁
最新
頭條
IG熱文榜
熱門
國內
即時國內
封面頭條
總編推薦
暖勢力
熱點
全國綜合
社會
政治
教育
我們
專題
發現東盟
帶你來國會
星期天頭條
華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夥伴
星洲人互動優惠
國際
即時國際
天下事
國際頭條
國際拼盤
帶你看世界
坐看雲起
言路
郭總時間
社論
風起波生
非常常識
星期天拿鐵
總編時間
騎驢看本
風雨看潮生
管理與人生
綿裡藏心
亮劍
冷眼橫眉
財經
股市
即時財經
焦點財經
國際財經
投資週刊
娛樂
即時娛樂
國外娛樂
大馬娛樂
影視
地方
金典名號
大都會
大柔佛
大霹靂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馬
花城
古城
東海岸
體育
大馬體育
羽球
足球
籃球
水上
綜合
場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專題
優活
旅遊
美食
專欄
後生可為
東西
時尚
新教育
e潮
藝文
護生
看車
養生
家庭
文藝春秋
星雲
人物
影音
讀家
花蹤
亞航新鮮事
學海
動力青年
學記
後浪坊
星洲人
VIP文
會員文
最夯
鄭丁賢
林瑞源
時事觀點
深度報道
投資理財
非凡人物
族群印記
身心靈
VIP獨享
百格
星角攝
圖說大馬
國際寫真
好運來
萬能
多多
大馬彩
熱門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鳥
帶你看世界
花蓮婦過年前大紅包 被鳥撞頭 直接刮中13萬!
花蓮一名婦女日前買彩票時被一隻鳥撞到頭後,直接刮中新臺幣100萬(下同·約13萬令吉),讓她開心直呼“過年前拿到超級大紅包”。
3月前
1.5萬點閱
帶你看世界
東方詩畫
Norico/某日的太陽
厚重如蓋的雲層 緩緩合上 將整個世界封閉 誰的呼喚感應了鳥兒 金色羽毛輕顫著 原來,你渴望翩飛 縱使難以如願 也要撕裂那縫隙 只為一睹未知的蒼穹 捧起將消逝的光 帶我飛向另一端 為了某日成為自己的太陽 更多作品: Norico/花籃與笛 Norico/乘浪雲遊 Norico/暗號
11月前
971點閱
東方詩畫
特色專欄
黃云云|墓地裡的鳥
理科大學檳城校園區內有一片鮮為人知的荒野綠林。那是在理大環球永續研究中心(CGSS)的管理之下,作為保育研究和科普教育用途的一個自然生態園,名為Ecohub
1年前
2.3千點閱
特色專欄
讀家
潘舜怡 / 海島上傾聽《鳥的戀情》
“由於學院朋友及同好不斷增加,學識與視野也隨之擴大,乃開始感到人際關係與社會認同的壓力。憤世嫉俗便接踵而來,即對許多的事物都會持有表內兩種版本,一是鳥語,一是鳥話。” ——麥留芳,《鳥的戀情》贅言 我接觸麥留芳的著作多為學術類,深受他的南洋華社研究成果所啟發。有意思的是,麥留芳不但著有豐富的學術產出,而且亦參與現代詩創作。我們可以從2020年11月由臺灣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出版的個人詩集《鳥的戀情》,窺探麥流芳作為“學者”之外,一位“文學創作者”對南洋的詩情關懷。 頗具現代主義的符號玩味 《鳥的戀情》原為1967年由青春出版社發行的詩集。這次再版除了收錄42首舊作,也另增訂了14首詩作,以及詩論3篇。《鳥的戀情》第一輯收入了同名詩作〈鳥的戀情〉,通過擬人化的兩鳥之戀,透露出敘事者“我”對敘事者“你”的情思:“月亮照進巢裡面/為枯草裝上了金套/樹下的流泉依舊在飛濺/我願跟隨你跑/任是海角天邊”,詩句奔放直接,詩末“我要在你籠外嚎啕/天崩地裂/我的心永久不變”,更顯得青春戀情的活力與單純。另一首〈狂人〉也是情詩,意蘊層次更為豐厚:“愛情是座標/權威是點/我是解析幾何/甫出一個混沌深邃的世界/我乃被孕育以數世紀之下流/豈是遍野的金圓能斷慾望/豈是一碑之我名能予滿足”詩人將愛情與權威、金錢作嘲諷,接著指出:“我將被置於窮困與死亡的縱橫線上/集智慧之結晶/集胴體之熱”。之後,詩人稱喻“我是第三行星主宰/注入各以十CC的理智/刮洗地球的流毒於一瞬”詩文修辭意象頗具現代主義的符號玩味,整首詩以愛情為包裝,實則亦叩問了人在資本社會的存在與死亡價值。 麥流芳在馬來亞中學畢業後,前往臺灣、加拿大升學。他的學術研究、教學生涯足跡遍佈臺灣、香港、新加坡、北京、廣州。《鳥的戀情》或許是作者對南洋的詩情記憶,詩集中亦有多首以馬來西亞海島、沿海地區作為母題的作品——例如〈我的心在馬六甲〉串聯女媧神話、漁舟、馬六甲海邊予以抒情;〈波德申三月〉是對敘述者“你”于波德申沙灘上的深情書法、〈我來了,邦咯島〉則是詩人對邦咯島的生活情感記憶。另外,增訂輯作品如〈雲落雲南園〉、〈迪沙茹海灘〉、〈航向南中國海〉等則聚焦在作者的學者經歷(尤其是新加坡)的感性表達抒發。縱觀整部詩作,可見麥流芳對私情的詩意編織,亦可見作者從早期至晚期的詩藝蛻變。
2年前
724點閱
讀家
VIP文
吳詠駩 | 找出那歌唱的鳥兒
我聽過會這樣啁啾自唱的鳥兒,還有八哥、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洋燕和棕尾褐鶲。 多年以來,我偶爾聽見我家房子後巷裡有鳥兒在悄悄地唱著歌。那歌聲輕柔宛若低聲細語,細碎音節湊成長曲,調子迂迴曲折,聽起來唱者一副怡然自樂,與平時鳥兒放開嗓子的高歌很不同。雖然隔著屋牆我始終沒看見它,但感覺附近應該沒有別的鳥,它不像唱給別人聽,更像是喃喃自語。 我一直以為在城市裡能歌唱成曲的鳥兒,大概就是鵲鴝了。也許是一隻年輕的鵲鴝,獨自躲在後巷裡默默練唱。但隨著這些年來我對常見鳥類的歌聲越來越熟悉,當再次聽到那後巷裡的歌聲,我開始覺得那音色不像是鵲鴝的,而是另有其鳥。 那會是誰呢?我猜是亞洲輝椋,一種眼睛紅色、身體烏黑得發亮的中小型鳥。不過,我不太確定。 亞洲輝椋叫聲一般是高亢且尖銳的“金”或“就”單音,雖然後巷裡那委婉悠長的曲調中亦透露著些許同樣的高亢音色,但那畢竟與平時它只發出單音的習慣有些差距。 有好多次我在外邊聽見同樣的一曲啁啾自語,嘗試要找出那歌唱者,可它通常都躲在大樹樹冠裡歌唱,我無法看見。而且只要我一靠近,它就會停止不唱,我最多也只看過有亞洲輝椋從樹冠中飛出,未能確定歌者就是它。直到今年初,我親眼看見一隻亞洲輝椋停在我窗外的電線上喃喃自唱,終於才真相大白了。 [vip_content_start] 我聽過會這樣啁啾自唱的鳥兒,還有八哥、紅尾伯勞、虎紋伯勞、洋燕和棕尾褐鶲。 八哥本來就很善唱,所以聽到八哥在我家房子後巷裡獨自連續輕唱了2分鐘的一曲,我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然而,當我第一次聽到原本叫聲粗獷響亮且急促的紅尾伯勞,忽然在田中的矮樹上也悠然輕柔地低聲唱出一曲時,我真有些被它給感動了。叫我不得不呆站在田中不動,以免打擾了它的閒雅興致。 洋燕平時唱歌也不太成曲,通常是發出由一兩個音節組成的“吱、吱”聲。可有一回我在家屋前聽到有鳥兒輕聲細語地唱出一曲,沿聲探去,發現歌唱者竟然是一隻停在屋頂天線上的洋燕。洋燕個頭小小、模樣本來就可愛,搭配著那曲啁啾細語,感覺像個小孩邊玩耍邊自言自語,樣子一副陶醉快樂。 我看見棕尾褐鶲自言自語時,它正停在森林裡小溪畔的低矮枯枝上。當時我蹲在它身邊不遠,看著它突然飛向空中像是捕捉飛蟲,然後飛回同處矮枝,接著便唱起歌來。它的歌聲非常的輕,即使我距離它不遠,卻只依稀斷斷續續地聽到細碎的吱啾聲。但透過相機熒幕,我可以清楚看到它一臉傻傻地一邊在東張西望,喉嚨一邊隨著我聽到的輕盈吱啾聲不斷起伏,像是沉浸在自己遐想的美好世界裡,說話給自己聽。 在我國,棕尾褐鶲屬於候鳥,於北半球夏季時在緬甸、泰國北部和中國中南部等地方繁殖,而每年秋天起,它們就會陸續南遷至我國等溫暖地區避冬。想到這樣一隻從遠方飛來的小鳥,獨自深藏在我國的雨林山谷裡卻不感到害怕,反而能享受山中小溪的幽靜,在其間自在地啁啾自唱,這感覺真不可思議。 根據研究,鳥類的叫聲學習可以分為3個階段:即成鳥所唱出的完整歌音期(full song period),幼鳥逐漸成熟並開始建立聽覺反饋校正的可塑性歌音期(plastic song period),以及幼鳥仿效成鳥的亞歌音期(subsong period)。其中,亞歌音被認為是年輕的鳥兒正在學唱時的歌聲,有如人類嬰孩的咿啞學語。此外,一些研究學者則認為除了亞歌音之外,有些鳥類還會有發出低語般的複雜鳴唱(whisper song),認為那通常是由發情中的雄鳥所唱出的歌聲。 然而我想,鳥類的歌唱未必全都能這般很科學地去歸類分析,畢竟它們也是相當複雜的生命。也許有時候它們唱歌、它們低語,並不為了唱給誰聽或帶有任何特別目的,純粹是享受歌唱罷了。
4年前
50點閱
VIP文
更多鳥
下一個
結束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