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金庸

从1955年第一部《书剑恩仇录》,到1970年最后一部《越女剑》,金庸用平均一年一部的体量,向华语世界馈赠了一个永不磨灭的武侠江湖。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期是金庸给的,我们这一代的近视眼是金庸给的。我们整个中学时代,主修金庸,辅修数理化。我们披星戴月看,不舍昼夜看,不看金庸的同学去了北大清华,我们没考上,但我们不怪金庸。我们有一整个江湖。 这个江湖不仅扩容了孔子对正义的解释,捍卫了司马迁的游侠正义,还在主流价值观的赛道旁,开出了辽阔的行人道。这个行人道,为无数在主流赛道里气没平愤难消的芸芸众生,点了灯。这是金庸武侠小说最重大的社会意义。 比如,主流道义不支持私自报仇,但是,看着金庸的侠客们,天兵天将一样扫恶杀魔,老百姓全体列队鼓掌。金蛇郎君算得上金庸作品中最执着于复仇的人,他也是金庸写得很技巧的一个人物,他在《碧血剑》中出场和终场、他的事迹和情史,都是通过转述而来,金蛇郎君夏雪宜戮杀温姓男丁,奸污温姓女子,他畅饮仇人的哀嚎,享受他们的恐惧,甚至,为了报血海深仇,他还使用自己的男色,让五仙教何红药为爱犯下天条,助他夺取镇教宝剑。夏雪宜杀伤无数,但没有一个读者希望他死。律法可以杀夏雪宜一千次,读者也愿意保护他一千次。这是金庸小说发给蒙冤者的小小旗帜,即便是金庸小说中的大邪大恶之徒,像《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像《天龙八部》中的萧远山,一旦他们的血海深仇裸露出来,读者也会自动站队他们。 这是人的宽度,或者说,文艺的宽度。这种宽度,在本世纪持续生成的意义,一点不亚于当年金庸横空出世的年代。这个宽度,不仅让被碾压的人类在文本中获得呼吸,也让整个社会获得弹性,就像今天,我们看《漫长的季节》,观众甚至希望杀人兄妹能逃脱法律制裁。 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这种文本构成时代情感的宣泄渠道,清代色情小说被收缴后,三侠五义填补进来,五六十年代武侠小说的蔚为大观,毫无疑问包含了民众对社会韧性和延展度的要求。所以,金庸小说会成为一种史无前例的社会现象,跟金庸承担了巨大的社会功能息息相关,就像马拉多纳的出现,整体降低了阿根廷的犯罪率。时代的荷尔蒙有了宽阔的通道,社会才有风调雨顺的可能,这是小说获得它最大意义的时刻。 最好的群戏描写 而就金庸小说而言,很多批评家也总结过,金庸小说大量套路构成,包括误会的套路爱情的套路,所以余华会说,他一点不喜欢看金庸的爱情描写。这些批评大都没问题,但不能解释金庸代代接力的魅力。一年又一年,金庸还在改编榜单上,一年又一年,金庸的主人公还是时代形容词,你聪明你黄蓉,你傻你郭靖,你好玩你周伯通,你走火入魔你炼葵花宝典啊。而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最好的金庸是他的群戏描写,这种群戏,一方面接棒了大陆的革命文艺大场面但改变了主题走向,一方面以最激情又恐怖的方式诠释了既先秦又古希腊的崇高美学。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世界最动人心魂的段落,都关乎群雄大战。绝顶高手会战,金庸小说中比比皆是,但有些只发生在回忆,有些就寥寥几句,包括影响少林寺百年威望的火工头陀事件,还有被无数读者想像了几十年的第一次华山论剑,都是蜻蜓点水涟漪写法,让金庸真正倾尽笔墨大书特书的,都是席卷整个江湖的大战,比如《神雕侠侣》中的襄阳保卫战,比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黑水河战役。致敬张纪中先生,为金庸复刻了很多让人灵魂出窍的大战。而在金庸所有作品中,《天龙八部》的读者好感度最高,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天龙八部》中的江湖大战最多。长期来,萧峰一直被读者列为首席大侠,也是因为他参加了《天龙八部》所有最重要的大战,包括聚贤庄大战,少室山大战,第二次雁门关大战。这3场大战,激烈和精彩程度,即便放在金庸全部作品中,都能进入前十,而少室山一战,更是中国武侠第一名场面,《飞狐外传》的掌门人大会、《射雕英雄传》的丐帮大会也都只能跟在后面。 金庸的群戏写法,既有蒙太奇,也有长镜头,有唐宋明清侠义小说风味,又有新中国革命历史传奇气场,既展现人物冲突,又表现家仇国恨,少室山一战堪称六边形战役,一边是萧峰段誉虚竹3人,在天下英雄面前义结金兰共赴生死,一边是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决意速战速决压制3人各取所需,一边是星宿派毒杀萧峰及随从的18匹战马切断萧峰后路,一边是群豪围合准备在萧峰身上各报各的聚贤庄之仇,一边是各方亲友团各怀心思准备接应,一边是作为地主的少林寺以及隐匿在少林的绝世高人准备伺机而动。六边形战场,点位复杂,还包含了多国族历史恩怨,汉人大宋,契丹辽国,大理段氏,燕国慕容家,国仇缠绕人物史,金庸左手史右手侠,有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他是100年出一个的大场面圣手。这样的气场,只有金庸这种百科全书式人物才写得了。以前的武侠大场面,常是怪力角逐,金庸以后的,是乱神交战,只有金庸笔下的,是有中国地理可能性的江湖大战,而且是息息相关中国历史的大战。看过这样的群戏,才能理解人生的豪华和壮阔,理解中国的山河和岁月。 在金庸越来越可能变成古典文学的时代,国家应该参与普及金庸,用各种方式和金庸发生关系,借此让金庸和下一代发生关系,甚至,可以把金庸变成青少年修养课。通过金庸传递青春中国的美学。这种美学,不是教条的,也不是鬼畜的,是真刀真枪实践过来,而且是流动的,而且是变化的。黄蓉,《射雕英雄传》里最灿烂的人物,到了《神雕侠侣》中,就有了人到中年的世故和退缩,然后,到襄阳大战中,她和郭靖一起重返生命高峰成为侠之大者,同时,这样的人物也让金庸的写作脱离了一般武侠的习气。他的人物有自己的因果和命运,金庸也由此为武侠写作标立了新三观,再比如郭芙这个人物。 郭芙是天选之女,桃花岛侠三代,整个武林身世最好的女孩,但是,读者普遍讨厌她。她没有周芷若心机深重,也没有梅超风阴毒,更没有干叛敌卖友的事,大是大非面前,她也从来身正影正,但即便杨过原谅了她的断臂之失,读者也还是讨厌她。因为在金庸的美学系统中,正邪不两立虽然是主标杆,但就像主流正道边必须有人行义道一样,金庸在正邪两边设置了普通人的情感要道。你出身高贵又怎样,恃强凌弱就该死,而且很该死,郭芙要是生在当代武侠剧,那妥妥的呼风唤雨做什么周围都是一片点赞,但金庸的武侠系统没有这么封建也没有这么唯贵是图,就算你万千宠爱于一身,你还是得不到读者半片心。相反,同样出身名门的欧阳克,尽管坏事干尽但临死关头对黄蓉的真情维护,也可以让读者对他生出好感。 《鹿鼎记》是拓展非终结 所以,金庸最后会写《鹿鼎记》,表面上好像是武侠的终结,实质上是一种拓展。除开金庸身在香港的文化位置所包含的曲折意味,金庸对韦小宝对明教的态度,本身就包含了未来徐克对东方不败的重写。《笑傲江湖》被改编成《东方不败》虽然让金庸本人万分不满,但林青霞对东方不败的塑造,却是对金庸武侠态度的一次彰显,不管他本人同不同意。同样的,灭绝师太今天会成为一种带鬼畜性质的称呼,也表达了读者对金庸态度的认同,那是内置在小说中的对名门正派的嘲弄和讥讽。换言之,正派的残酷比之邪派的恶毒,一样构成人间对侠的呼吁,所以,金庸笔下最受读者喜爱的大侠,常有现代的无间道性,令狐冲一直不能成为读者最爱,也是因为他先天的“君子剑”气味没有除尽。 金庸的存在,就是清风是明月。他安抚了华语世界狼奔豕突的百姓,在他们可能揭竿自毁的时候,金庸出来,重申了武侠的意义: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2月前
3月前
翻开孩子的写作簿子,那是他上了中学的第一篇文章。一个个汉字写在方格里,字体不算漂亮,看起来却也端正。这得感谢他小学的两个华文老师,从教部首,教笔画,教笔顺,写生字,甚至抄写文章,写错字要罚打手心,这些教学步骤,至少让孩子写字写得谨慎,写的字像汉字,很多生字自然而然会写了。 写字体现一个人的态度。 突然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在课堂上,看到部分学生写的汉字不像汉字。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的汉字是“画”出来的,没依照笔顺写字,结构严重出了问题,挺苦恼的。批改时,我不由自主地先挑选字体端正的簿子来改。这些字体看了让人心情舒畅,改得特别快。 “老师,我的簿子呢?” “嗯,字体太潦草了,我拿起3次,都改不下去,会催眠呐!等我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再改。” 全班同学笑了。我对着那位同学微微一笑,他也无奈地望着我点点头。那是精英班学生,不给点恶评,他是不会在意自己的字体的。字体不端正的簿子确实会影响我批改的心情。学生明白我是对事不对人,间中没有伤害,不想让自己的簿子受委屈,他就得求进步。 现在的学生不太喜欢写字。一到写功课时间就会唉声叹气。课堂上会发现一些学生提笔写字都没劲。每每发现这样的学生,我通常会瞪着他们,提高声量:“需要老师握着你的手写字吗?” 听到这一句话,他们会立刻拿起笔在簿子上书写,毕竟是中学生了,个子都比我高一个头,若受到老师那样的“恩宠”,相信爱面子的他们也吃不消。字体太潦草的,我会请他们改进或重写,反复几次,他们就会改善字体了。 字写得好的同学,往往是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精益求精的学生。这些学生我会写下评语赞一赞他们或在课堂上直接表扬。这样小小的赞美其实能是很大的鼓励。对我而言,写字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一种重视生活的表现。 “老师,你看,我的字体是不是有进步了哦?” 这是今日课堂上,一位中四后进生举起簿子自信地对我说的话。前后4个月,好几位学生的字体确实改变很多,做事态度也比较认真了。有些习惯不是改不了,而是看他们是否有心去改进。心不难,万事就不难。我总是这样跟他们说。 想当年,我喜欢写字。我特别爱做笔记。中学课堂上,我喜欢把老师授课内容整整齐齐抄进一本厚厚的长簿子里,方便回家复习。尤其是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任何参考书的年代,只能靠笔记复习。哪一天老师忘记自己教到哪里,必会找我,看我笔记本里的记录。此后,我更爱写字了,尤其是汉字。 初中开始,课余时间我喜欢阅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也喜欢报章上的连载小说,印象深刻的是严沁的《古屋》。后来我也接触了琼瑶的书籍,琼瑶的戏。因为这些剧情,我有很多幻想,少女情怀总是诗。于是,我开始在纸上涂涂写写,后来在阅读《马来西亚日报》时,发现有个【莘园】版可以投稿。于是,我开始了爬格子的日子。一支笔,一叠稿纸,那是我的精神粮食。每天课余时间都在写作,都在写字。往往写完草稿再抄进稿纸。 写字是与自己对话的桥梁 那是90年代,没有手机电脑的年代,我真的很勤劳写字。字迹间,藏匿着我的心情起伏,记录着我的成长历程。对我而言,写字不仅是与他人交流情感的方式,更是与自己对话的桥梁。在一张白纸上,我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索未知的领域。慢慢的,写字成了思维的延伸,是灵魂的抒发,是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那些年,我的字写得比别人多。只因为我也报读了中华函授课程。我已不清楚自己是怎么接触到这个课程了。那时,答卷都必须用手写字,答卷还需邮寄去台湾。那时,我每个月会收到一套10份讲义和一本厚厚的答题纸。每天下班后,边看顾因中风卧在病床上的母亲,边读书边写字答题,一笔一画,写满一本本答题纸,握在手中很是满足。就这样,一来一往,当我收到被批阅的答卷时,特别激动,每一份答卷,都获得不错的成绩。连续5年,我报读了14科自己喜欢的科目。一张张证书是自己努力写字获得的成果。这一份坚持让我收获满满。虽说那些证书在国内不受承认,但那是我成长的记录,对生活态度的表现。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键盘的敲击声取代了笔墨的流畅,电子信息取代了当年书信的温情。如今,无论是工作报告或写作一般都是直接输入电脑,不再用笔写字了。后来,我发现那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很多明明知道的汉字会在瞬间忘了怎么写。有时在课堂上,学生突然问某个字怎么写,我会突然写不出。当下,为了避免尴尬,我会就地取材,把自己当例子,告诉他们写字的重要。 “你们看,这就是缺乏写字的后果。老师工作用电脑手机,输入汉语拼音,字就弹出来,就因为这样有些字写不出来了。我看到你们当中也有些同学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再不好好练笔写字,情况会愈加严重。” 昔日做功课时,不会写的字,我们会翻查字典。现在的孩子,写功课面对不会写的字,直接用汉语拼音代替了事。考试作答时面对不会写的字也一样用汉语拼音替代或放空不写。这似乎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随随便便。这样的学习态度实在不可取,不纠正,他们永远会在原地踏步。对于学生的写字态度,我始终有要求。 因此,让我们珍视写字这种古老而美好的行为。无论是在纸张上书写抑或在屏幕上输入,我们都要对它怀着敬畏,用心书写每一个字,用文字传递我们的态度和情感。因为写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生活的热爱和尊重。
3月前
(新加坡18日讯)参与《金庸武侠世界》重磅剧,与张艺谋副导演合作,型男戴向宇受访时说:梅超风、东邪黄药师全颠覆角色形象! 《金庸武侠世界》昨晚首播,这部致敬一代武侠巨人金庸的作品,由《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华山论剑》、《九阴真经》及《铁血丹心》5个单元组成,昨晚隆重首播,引发热议。 当中,曾在狮城电视圈发展的型男戴向宇参与《九阴真经》单元,他昨晚接受《新明日报》访问透露,他在《九》剧中饰演的是大师兄曲灵风,是一个武林高手,与师妹梅超风(孟子义饰)、师弟陈玄风(何与饰)、师父黄药师(周一围饰)等都有对手戏。 梅超风在武侠剧迷眼中,离不开个性诡异摸样狰狞,被指脸色黝黑,外号“铁尸”,但向宇告诉记者,《金庸》剧里的梅超风完全颠覆武侠迷的既定印,“梅超风向来被影视作品脸谱化,为了坏而坏、入魔嗜杀,但孟子义的梅超风造型却非常冷艳而漂亮!”    对于梅超风“变美”,向宇认为并无不妥,“美丽总是观众爱看的理由,尤其女星,80%因貌美出圈,之后再以演技打动观众,孟子义的梅超风为角色加分不少。” “至于东邪黄药师,在我看来,黄老邪与徒弟关系亦师亦友,但周一围的演绎却少了邪味,多了父爱。我跟周一围研究过,他觉得这是黄药师早期的个性,随着后续发展才性情大变,这也与以往看到的黄老邪一出场就邪里邪气大相径庭。” 说到合作,向宇表示孟子义因个性率直在圈内曾是“黑红”艺人(因负面新闻出圈),感觉“很难搞”似的,实际上本人很率直、尊重前辈,会不耻下问,至于《新仙剑奇侠传》男星何与,向宇赞叹对方剑舞得非常飘逸。 演20岁出头 一度抗拒 提到《九》单元导演臧溪川,来头很大,曾是张艺谋掌镜《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传奇》、《金陵十三钗》等巨片的副导演,拍剧充满电影质感,对镜头画面尤其讲究。 向宇说:“由于我与合作演员年龄距离大,要演20岁出头,曾很抗拒,但导演叫我不要顾虑形象,就玩起来吧,我信任导演,他说可以就可以!’” 拍摄《九》单元,令向宇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场被师父挑断手与脚筋的戏肉,“导演要求我们做到安静地悲伤,有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苍凉,臧导的镜头语言真好!” 孟子义:蜂蜜制血泪 孟子义微博直播披露梅超风“流血泪”拍摄内幕:“我眼睛流的血是以蜂蜜制成的,巨黏无比,需要流很多眼泪才能将‘血液’稀释。” 孟子义也透露,她为了梅超风一角每天赶拍20多个小时,几乎没得睡觉,深陷梅超风悲欢离合的曲折人生,非常有感。 魔女最出位 令观众大跌眼镜 记者昨晚追看了《金庸武侠世界》之《铁血丹心》单元,剧集拍得极具传统武侠大片氛围,动作画面非常有质感,只是镜头滤镜太重,呈现“火舞黄沙”昏沉感。 饰演郭靖的男主角此沙外形像金城武,虽俊朗,却因脸长略显老成,黄蓉(包上恩饰)如高中美少女,两集下来两人的表现中规中矩。 杨康(王弘毅饰)外形如纨绔子弟,王弘毅一双桃花眼略带邪气。不过,摸样太稚气,与饰演穆念慈的黄羿从视觉上看并无CP感。 若说出场最出位的角色,当属孟子义演的梅超风,扮相非常抢眼,尽管角色失明,脸部的表情却拿捏精准,网民纷赞好。 新系列的《金庸》剧,开跑最出圈的居然是施展九阴白骨爪的梅超风,相信也叫很多人大跌眼镜。
5月前
8月前
9月前
9月前
9月前
父亲逝世将近20年了,那年我大约20出头,依稀记得接到噩耗的时候,我人身在一所技术学院。当时大约清晨4时,我朦胧间接起电话,一听完整个人就愣住了,胃里空空,却感觉整个掉了下去。脑袋也随即僵硬紧绷起来,思绪变得混乱,我当场哭了起来。这就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你淋得湿漉漉,眼神涣散。 后来龙年将至,悠闲期间收拾起家里的书柜,无意中看见一本金庸的著作。页面皱巴巴,颜色泛黄,一翻开书页,感觉书里流溢出一股浓浓的发霉味道,直冲鼻间。我晓得那是年代久远旧书特有的味道,看一看书名,回忆的列车顿时带我穿越时空。 那年我的父亲是建筑工人,书读得不多,也就是俗称“工地里的工人”。街坊邻里都称呼我的父亲为“建筑工人”,因为他靠着双手、靠着视觉与听觉得来的经验筑起了一道道的围墙。每当天黑回到家中,清洗完毕,晚膳之后,他就会捧着一本书躺在沙发上“啃噬”。那时候非常流行武侠小说,我在耳濡目染下,也渐渐喜欢上阅读武侠小说。 犹记得有一回,我在县里的图书馆居然发起狠来(现在回想那是一股傻劲),趁图书馆管理员不留意,一股脑儿往楼梯口直冲二楼,为的就是在成人区里寻找“英雄豪杰”的踪影。之后双手战战兢兢地捧着书本来到借书柜台前,图书馆管理员(如今已白发斑斑,还有两年就告老还乡),双眼仿佛会发射出精光似的,上下打量着我。最后我被扣留在柜台前,等待父亲的到来。 父亲一身黝黑,一来到图书馆推开了门,径直往柜台前走来。我满脸愧疚地看着父亲,小小的心灵深处除了害怕还是害怕。只见父亲站在柜台前和管理员交谈了几分钟,最后牵了我的手,二话不说,走出了图书馆。 回到家后,满以为会受到父亲的苛责,却见父亲从睡房徐徐走了出来,手里捧了本书。“这本书就送给你当成是今年的新年礼物,以后别再冒险了。”父亲不怒反而对我笑脸相迎,大出我意料之外,我看了手中的书本,竟然是金庸所著的《天龙八部》。我顿时欣喜若狂,紧紧抱着父亲的肚子。父亲离世后,我依然保留着这本书。那天收拾书柜的当儿,看到就随性翻了翻、读了读及嗅了嗅。直到几天前翻阅星洲日报的副刊,看到新年征文为“我与龙的故事”,脑海间马上想起这段往事,也许是《天龙八部》里龙的缘故吧。 年关将近,理应写一写慰藉人心,让人看了欣慰又高兴的事情才对。可是人生如意事十之一二,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谁做得了准?又有谁能有通天透地的本领,扭转乾坤?我本身却认为人身在江湖,该高兴的时候固然可喜,骤遇变故(人生往往杀你个措手不及)更应该凸显某人的生命强度,底板够不够强硬。既然年关将至,我们何不抱着般若的心情,去缅怀缅怀已逝去的人事物,我相信这将让年过得更加圆满。
9月前
相信与笔者同样是60年后的,都少不了看4条龙的电影长大,听一条龙的歌过日子,和读一条龙的小说纵横江湖。 先说东方影坛的三大武打巨星,以饰演楚原导演、古龙小说人物而著名的狄龙。 当时是古装戏的天下,剧情围绕在剑客游侠和武艺高强的大坏蛋之间的复仇与争夺宝座故事,剧情千篇一律,却百看不厌。看过电影的同学无不受影响,个个竞相模仿剧中主角,一时间,学校变成中原,集结各路英雄好汉,课后话题讨论剧情比功课多,甚至相互比较谁的武功高强。这全因为当年的狄龙太帅,正义的形象演得丝丝入扣,深入民心。 直到李小龙的“唐山大兄”暴红后,才开启另一个龙的时代,以迅速出拳和独有的李三脚连环踢的真功夫征服了全天下的戏迷。即便是李小龙离世多年,据说为他神魂颠倒的人依旧有增无减,属于奇人怪事之一,果然是一条“猛龙”。 另一个就是成龙,以滑稽可笑的武打形象称霸影坛多年。他不用替身,凡危险动作都亲自上阵的拼搏精神,真的可成为年轻人的励志教材。但有时也觉得以他丰厚的财富,应该减少再冒如此风险。其名字,已成了望子成龙的父母的精神标志。 西方影坛还有一个传奇人物,从寂寂无名奋斗多年后,以拳击手“洛基”系列名满天下。他便是史泰龙,演出过的角色都成为经典,至今无人能超越。 我的年轻岁月没有太多追求,除了看电影就是听歌,与现代的年轻人没有太大差别,“追星”是年轻人都做过的事,追星也发生在不同年代。当时电台几乎无时无刻不播放龙飘飘的歌曲,特别是华人农历新年,没听“龙腔”贺岁歌,总觉得少了过年气氛。 以上名字中有龙的,全是艺名,本名根本与龙扯不上,说也奇怪,也非有龙字艺名的就可以大红大紫。龙字虽好,但非人人可用。 至于新派武侠小说家古龙,曾与金庸齐名,两人风格差异很大,但都曾经各领风骚数十年。 成长岁月有“龙”相伴,却不曾见到传说中的龙。或许龙在天涯,是自己未曾到过罢了!
9月前
11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一 又有人在谈论金庸的小说,而我仅看过《连城诀》,所以只有听的份,但天晓得连听也听不出所以然来。尤其谈到书中人物的性格,谁谁谁怎样怎样,男生说他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女生说她最爱的是那个谁,最讨厌的是那个谁(我不知道所提到的“谁谁谁”是谁,所以那一大堆名字中勉强只记得郭靖和黄蓉)。处在这样的场合本该是尴尬的,但我并不觉得有多丢脸,不就是插不上嘴么,无所谓。天下事你难道都非得要发表意见不成? 其实在我的书单上,缺席的并不仅仅是金庸小说,只是金庸被提及的几率比其他武侠作家更频密。像梁羽生和古龙在当年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家吧,不过要持续到今天仍不断为人所称誉,就只有金庸。尤其专家学者,他们不但有理论,有分析,还搞到几近成为一门学科。 我五、六年级开始啃小说,却不知为什么就没接触到武侠小说。所以我的童年时代和青春时代都是没有武侠小说的。即便我是那么爱看小说,几乎整个少女时代都沉迷在小说的世界里。但是在这个世界里,就是没有武侠。我自己也觉得吊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然而,武侠电影我倒是从小看到大的。而且还看出门道来,门道之一是:报仇。 无论大侠小侠最热衷于报仇。报仇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仇之产生,起因必然有个痛彻心扉的惨绝过程。不论是谁欠谁的,都各有极端的恨,恨到咬牙切齿,恨到深入骨髓。完全否定前因后果,拒绝探源溯本。于是天之涯,海之角,一门心思就是要把仇家给找出来,诛之而后快。 最后大仇得报,事情却还没完,这收场只是暂时的,并非结局。接着下来的日子就等着吧,等下一代寻上门来冤冤相报。如此周而复始,没完没了——武侠的人生是一个大循环。 门道之二:无敌最寂寞。 试想,一个日日夜夜想着报仇的人,一旦没有了仇人那状况是何等的寂寞? 武侠电影最造诣精深之处,便是拍出了:无敌最寂寞。 启迪人生的同时并带有指点迷津的成分:千万别把仇恨深种,别天天想着要还谁以颜色,如何报心中之大仇。切记,大仇得报,那忽然的空虚、寂寞,凄惶更甚。 二 以前的电影,银幕上出现的都是铁汉。那时初懂人情,略识世故;对事不求甚解,其实要求甚解也是不懂的。那些年的铁汉日本有三船敏郎和高仓健;好莱坞有保罗纽曼、查理士布朗逊。他们外表硬朗,内心却布满伤痕。闯荡江湖,永远都是孤身上路。所到之处,总有个对他一片痴心的女子。但铁汉是浪荡江湖的侠客啊,终究是要离去的,不能眷恋感情,为情所囚。 70年代的香港侠客是王羽、姜大卫、狄龙、陈观泰、罗烈等人,展现另一种铁汉柔情。他们的爱情有时会开花结果,有时即使像盛开的玫瑰,却迟早都是要凋谢的。错综复杂的感情,迂回曲折而兜兜转转,难免会造成遗憾——剧情到底是更丰富了,而且还很“旺血”。日落黄昏,夕阳为背景,侠客在天涯。但不是古诗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愁怀,而是侠客与人决斗的惨烈,那侠客不是姜大卫就是狄龙,他们的那一身白衣,染满复仇的鲜血,与夕阳交相辉映,却比夕阳更耀眼…… 此乃张彻的江湖,他把所有相中的男子打造成一个个铁打的汉子,全都一手给捧红了;女星们反而都成了绿叶,并没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那时的武侠电影一片阳刚气;爱情只有一种:异性相吸。 这之后的之后,铁汉那样的人物就要成为过去。而今天,铁汉渐少,因他们的身影已逐渐隐入江湖的尾声中。从铁汉到“花样男孩”,出现的乃是柔美似水那样的靓男。他们不是不健壮,而是气质上“很娘”,化了精致的美妆更甚。越发留念过去的江湖,想念那一片曾经盛行的阳刚之气。 相关文章: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花砖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山中一寺一僧 【专栏.所见微尘】李忆莙/通胜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