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淋巴癌

1月前
3月前
      (万邦刁湾24日讯)为对抗淋巴癌,62岁的黄忠发(OOI TEONG HUAT)需要进行12轮化疗,也因病不能出外工作,一家四口生计落在妻子黄丽芳(50岁)身上,生活不堪重负,星洲日报基金会将为他们筹募2年共3万6000令吉的医疗与生活费。   来自万邦刁湾新村的黄忠发今年4月确诊患上淋巴癌,而且已经扩散至脑部,化疗后身体变得消瘦及面容憔悴,伴有全身疼痛、呼吸不顺畅、胃口不佳、经常犯困的情况,也有脱发的症状。   “在巴刹帮忙卖菜的太太成为家里经济支柱,因为要陪我复诊看病不能一直工作,一个月收入仅有600至700令吉,还要养育2个孩子,日常奔波非常辛苦。”   他说,除了妻子收入,也获低收入群体援助金及福利局救济金,用于支付日常生活费用、水电费、医药费、去医院交通、孩子零用钱及巴士费等,家庭经济状况入不敷出,两夫妇的积蓄早已殆尽。 他指出,目前在怡保苏丹后拜润(中央)医院进行化疗,但去医院的交通费算起来比医药费更加昂贵,每去一次医院对家庭来说都是一笔较大的支出。   “家里交通工具只有一辆他人赠送的电动摩托车及2辆脚车,来回医院的车资费用介于60至120令吉。”   黄忠发说,两个儿子分别就读金宝培元华中及万邦刁湾华小,长子上学每月校车费也要70令吉及零花钱约100令吉,住家房租每月缴付300令吉。   星洲日报基金会经审核后,议决为黄忠发筹募2年共3万6000令吉的医疗与生活费,希望在社会热心人士资助下,可让他们一家度过难关。      
5月前
6月前
(新山18日讯)2018年曾患上淋巴癌第3期的50岁家庭主妇刘春香 ,原以为过了5年“观察期”已实现临床治愈,讵料今年1月复诊时,才发现已进入淋巴癌第4期,如今急需一笔6万令吉费用完成标靶治疗,希望可以再次战胜癌魔。 曾心脏有孔动手术 患乳癌 刘春香的丈夫林国强(51岁,技术人员)披露,他的妻子可谓是多灾多难,除了年轻时心脏有孔动过手术之外,2018年证实患癌时,也被检验出还患乳癌初期。 他透露,2019年,妻子进行淋巴癌治疗时曾做了12次化疗。同时,乳房也局部切除,做了25次电疗。 “我妻子之后每一年都有返回医院复诊,直到2023年,情况都良好,原本以为她已经康复,没想到今年1月她突然脚没有力,刚好当时遇上乳癌复诊日就去医院,结果检查出来说我太太的淋巴癌复发而且变成第4期。” 夫暂停薪留职照顾妻  林国强说,他太太目前是在新山中央医院的HAEMATO癌症中心接受治疗,由于双脚无力不能自理,他必须居家时刻陪伴在旁给予协助。他因此自今年2月向公司申请停薪留职照顾太太后,至今都没有收入,还担心因此遭新加坡公司革职。 他指出,妻子不时会背部剧痛,因此他需要时刻关注太太情况,若太太真的忍受不了,就必须喂食吗啡减轻她的疼痛。 他坦言,之前妻子因剧痛被送入医院时,他看到太太的痛苦,自己也哭得不能自己。如今,医生建议让太太尝试标靶药物治疗,他认为这是一个希望。 标靶药物一瓶逾1.4万  根据了解,医生建议刘春香至少需要先进行4轮的标靶药物治疗,这些药物新山中央医院没有提供。因此,林国强需自行在外购买指定药物。 “我找到最便宜的标靶药物一瓶是1万4360令吉,一轮治疗需要用上2瓶;一轮所需的花费是2万8720令吉。” 基于过去自己把大部分的收入拿来还清房贷和车贷,如今剩下的储蓄不多,加上暂时无法返回工作冈位,林国强颇感担忧坐困愁城。 他说:“我目前的储蓄仅足够让我太太进行两轮的治疗,但剩下另外两轮的治疗,大概合供逾5万令吉,我就无能为力了。” 林国强与刘春香育有1男1女,长子林勇靖(24岁)甫在去年才到新加坡工作,幼女林芷祺(16岁)则是古来宽中的高一生。 家庭负担重 难承担医药费 林国强如今还得背着一家重担,加上妻子父母双亡,以及他自己的原生家庭每个月也需要他负担一些费用,令他不知如何是好? 他说,他没有新加坡公积金,也没有我国的公积金户头,加上妻子动过心脏手术无法购买医药卡,等同所有费用仅能从仅有的储蓄中“挖出来”。 他表示,有听说过标靶药物治疗过去成功的例子,他因此真心希望妻子经过标靶药物治疗也能取得好的成果。 据了解,刚过去的4月7日,刘春香已进行了第一轮的治疗,接着将在4月28日进行第二轮标靶药物治疗,前两轮的治疗都是依靠他自己的储蓄应付,剩下的另两轮治疗,他恳请社会大众能帮助,助他们的家庭能渡过这次难关。          
7月前
      (怡保20日讯)原应处在快乐求学的年纪,奈何天意弄人,就读于怡保圣母玛利亚小学的12岁小女生汤紫琳淋巴癌二度复发,庞大手术费用让父母束手无策,透过校长向星洲日报基金会求助。   基于紫琳病情危急,已于日前(2月14日)送往吉隆坡国大医院(HUKM)治疗并进行抽骨髓手术,星洲日报基金会经过家访及审核,议决为她筹募6万令吉医药费。   病情一直反复不定   汤紫琳于7岁确诊淋巴癌后,病情一直反复不定;9岁时一度复发,经过治疗后受到控制。如今再次复发病情危急,必须立即进行抽骨髓治疗手术,手术费用需5万9592令吉40仙,令父亲汤俊成(47岁,炒粉小贩)和母亲黄秋玲(44岁,家庭主妇)担忧不已。   母亲黄秋玲说,紫琳于7岁时曾高烧不退,带她去看医生、反复送进私人医院住院检查也查不出病因,每次出院后隔几天又再烧至40度。他们四处寻医,直至一名小儿科医生告知,紫琳反复发烧、脸色呈黄兼没血色的的情况属不正常,转介紫琳到怡保苏丹后拜润(中央)医院进行CT扫描。   她指出,3个星期后报告出炉,显示紫琳患上淋巴癌,并于中央医院接受6个化疗疗程,病情终于稳定下来。9岁那年,紫琳再次复发,这一次的化疗长达2年半,后来医生告知癌细胞已不活跃,可停止化疗,不过仍需定期回医院检查,每半年做一次CT扫描,每次收费约20令吉。   “直至去年9月5日,紫琳的颈部出现肿块;9月13日CT扫描显示肿瘤变大;10月11日开始感觉疼痛,医生建议动手术切除部分组织送去化验。紫琳在手术后4天获准出院,不过需要每天回去洗伤口。10月26日发现伤口裂开,医生担心受细菌感染并指示马上入院,结果证实紫琳复发淋巴癌。”   家人几乎花光积蓄   她说,医院针对紫琳的病情给予3个方案:化疗疗程(已于去年11月23至1月8日完成)、抽骨髓手术(2月14日入院,隔天动手术),最后一个治疗方案最令他们感到头疼,由于紫琳已超过12岁,必须转去成人部门接受治疗,因此家人需要承担40万令吉药费。   “紫琳确诊癌症前曾两次入住私人医院检查,我们以医药卡支付约3万令吉;近年来为了紫琳的医药费也花了数万令吉,几乎花光积蓄,实在没有能力应付庞大的手术费。”   “紫琳化疗后很虚弱,身体会发烫,需要开冷气让她降温,医生曾告知一旦发烧将容易引起感染,需要即刻进院,否则担心有生命危险。”   她说,紫琳十分乖巧,也可以自理,但需细心照料并时刻观察她的情况,尤其不可让细菌入侵,因此家中必须频密消毒。此外,夫妇俩还育有一名正在求学的14岁大女儿汤紫琪,为了减低校园感染风险,家人为她准备最好的医疗型口罩,无形中也加重家庭负担。   她表示,为了承担紫琳的医药费和家里杂费开销,如水电费、车油费、大女儿的补习费用等,丈夫汤俊成努力挣钱,一个人打两份工,早上在茶室经营炒粉档,晚上则到工厂兼职货仓员工,月入约3000令吉;而她为了全天候照顾紫琳和载送大女儿往返学校也无法外出工作,经济重担全压在丈夫一人身上,生活拮据。 手术后需做6天化疗   她指出,紫琳目前已进行抽骨髓手术,不过还需做6天化疗,完成后再将骨髓细胞注入回体内让它重生,由于化疗对肝功能影响甚大,因此接下来需紧密观察。   “医生预计紫琳可在3至8个星期内痊愈出院,不过叮嘱千万不能让紫琳感染细菌,所以我也寸步不离医院,在医院内解决一日三餐,每天膳食费约60令吉,加上丈夫也需经常开车来回吉隆坡和怡保探望母女俩,估计需要额外数千令吉费用。”   她向记者展示紫琳颈部伤口的照片,并说自从紫琳患病开始化疗后,便变得不爱拍照,一家人已许久没有拍过合照,说到这里,这名忧心的母亲不禁心痛落泪。   黄秋玲希望读者慷慨解囊,协助他们一家渡过难关,让女儿可以接受适当的治疗,健康长大。      
9月前
9月前
11月前
(新加坡9日讯)年初才越岛徒步近40公里,年中就确诊罕见血液病需要骨髓移植,27岁女郎幸得好心人捐献骨髓,昨晚首次与“救命恩人”相见,不禁落泪感叹“谢谢你把自己的一部分给了我!” 。 《新明日报》报道,2021年6月,一向健康的江美美(27岁,研究员)身体突然出现大片的瘀青和红疹,去医院检查后竟被确诊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她受访时说:“我那年年初还徒步跨越新加坡,不料医生说我的血小板和红血球都很低,得马上入院。” 她在等待骨髓移植的当儿,每周都要去输血,直到两三个月后,她惊喜得知新加坡骨髓捐赠计划(BMDP)在新加坡为她找到了合适的骨髓捐赠者。这位好心人就是31岁的李小姐,由于职业特殊,“李小姐”是化名称呼。 李小姐坦言,确认自己的骨髓配型成功想要捐献时,遭到伴侣和妈妈的坚决反对。她说:“他们以为骨髓捐献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李小姐用了两三周才说服家人。 昨晚,江美美与李小姐见面畅谈,场面温馨,她不禁泪洒现场。 江美美对李小姐说:“你给了我你身体的一部分,也给了我你内心的一部分。” 李小姐则希望江美美能继续乐观、健康地生活下去。 癌男一度想放弃 幸一周内寻获骨髓 正值壮年却突然确诊淋巴癌第4期,33岁男子精神崩溃一度想放弃,却不舍家人和年幼的侄儿女,所幸短短一周内就找到骨髓捐赠者,重拾希望。 运营主管林佳明在2019年11月开始发烧并患皮肤病,隔年2月再次发高烧并呕吐,还一度以为是感染冠病,去医院检查后惊悉自己患上淋巴癌(lymphoma)第4期。 他一时无法接受,精神崩溃,化疗效果也不如预期,癌细胞没有显著减少,导致他萌生放弃的念头。 幸好,BMDP在短短一周内就为林佳明的骨髓配型成功。捐赠者董楀翔(31岁)只考虑了一天,就决定要捐献骨髓挽救林佳明。 这名理财和游泳及水球教练即使从小害怕针头,但仍义不容辞地捐出骨髓。他对林佳明说:“健康地活下去,活在当下,珍惜每一刻。” 七尺男儿数次眼眶泛红,仍在康复中的林佳明告诉董楀翔:“如果不是你下决定为我捐骨髓,我今天不会坐在这里,更没有机会陪着我的侄儿侄女长大。谢谢你。” 也是林佳明和董楀翔主治医生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血液科顾问医生李淑娴告诉记者,约有20%需要骨髓移植的病患能成功找到捐献者,而像佳明这样一个星期就配型成功,算是她见过速度最快的。 她也指出,捐献骨髓后约一周就能完全康复,大多数捐献者并不会感到不适。 可上网注册当捐献者 公众可通过网站注册成为捐献者。 BMDP呼吁更多人站出来,为骨髓捐献尽一份力。符合条件者可通过网站:https://bmdp.org/join-the-register注册。
12月前
(新加坡5日讯)抗癌勇士刘心玲癌症病情有所好转,脑肿瘤2公分已缩小至0.03公分。 《新明日报》报道,刘心玲2014年被诊断患第三期乳癌和淋巴癌,接受治疗后病情原本已受控制,不料去年因肺和心脏积水紧急入院,经检测发现乳癌和淋巴癌复发,且体内的癌细胞逐渐扩散, 刘心玲接受访问时透露最近检查,脑肿瘤正在缩小,原本2公分,如今缩成0.03公分。 这无疑是个非常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她在来临的8日(星期五)将继续接受各种检测,进一步确认癌症各项指数。 她说:“我感觉自己的病情有六七成好转。” 刘心玲医治癌症一周的医药费过千,令人咋舌,但比较显著的进展是心玲已不必窝在床上,能够走出户外,一天散步1小时,下午则去享受咖啡时光,看看书消磨时间,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 刘心玲表示自己很清楚,现阶段必须慢活养病。 “以前连说话的声音都很虚弱,现在声音慢慢回来了,只是唱歌还是提不了气。” 问起治疗,完成电疗之后,心玲目前一天服药早晚各一次,她新生的毛发已逐渐长出,情绪很稳定,只是皮肤比较干燥,而且容易泻肚子,这是后遗症。 想朝托管发展 刘心玲热爱歌唱事业,由衷希望再当歌唱老师,但经历人生突变,她认知有些事真的急不来。 她已能接受今后或许再也唱不了歌的现实,学习放下,也为未来打算,就是去佛光山的慈爱托儿所当教师。 “我很喜欢小孩,生下长子之后当时也完全没佣人,就是自己看顾,女儿有去慈爱当看护,她说见到一张张童颜,什么烦忧都没有了。我也想好了,想朝托管这方面发展,我有信心能胜任。” 不过她必须先进修有关课程。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新山14日讯)从事理发工作的51岁妇女李小玉(LEE SIAW NYUK)因患上淋巴癌,自去年开始至今已接受15次化疗,但化疗药水对杀灭肿瘤细胞起不了作用,如今她寄望再深层治疗,却面对高昂医疗费压力。 《星洲日报基金会》接获李小玉的求助个案,经过家访及审核后,决定为她筹募12万令吉的药物费用(1支注射药物需1万5000令吉,8支总共需12万令吉),帮助李小玉渡过这次难关。 接种疫苗后发现患淋巴癌 李小玉是于2021年11月相信是注射了疫苖缘故,突然感觉胸口不舒服,服食了2个月的药物不见效,便去附近诊所验血,发现血液有异常指数。 在丈夫俞卓杏(45岁)陪同下,李小玉到专科医院进行血液、心电图等系列检查,检验报告证实她患上淋巴癌。 李小玉表示,她在医生写件后,于2022年4月20日转去新山苏丹后阿米娜医院(中央医院)治疗,当时出现黄胆病现象而接受肝检验。 “从2022年开始接受化疗,到现在取得的成效不显著,医生表示我的淋巴肿瘤非常活跃,化疗非但没有杀死坏细胞,好的细胞也被杀死了。” 经医生建议另一層次治疗方式,以助恢复新细胞,李小玉于今年3月21日前往雪兰莪州的安邦医院進行檢驗,当时她被告知此次治疗约需8支药水。 她说,药水加上其他的治疗费用,而政府没有提供相关疗法的津贴,高昂的医药费顿时令她愁眉不展。 生病后停工 夫收入不稳定 李小玉来自砂拉越,生病后停工至今,她与来自古来的俞卓杏目前定居在新山实达英达花园。 两人在2018年结婚,膝下犹虚,而从事脚底按摩逾20年的俞卓杏,疫情和行管令之前是在店面工作,现在提供上门服务,每次收费45令吉。 俞卓杏说,他每月收入不稳定,虽然屋子贷款已供完,但仍需应付年迈双亲、供车及家庭等开销,经济能力有限。 “我们没有购买保险和医药卡,申请福利部援助但没有消息。” 俞卓杏指出,医生暂时换药水继续做化疗疗程,如今希望能获得大众的慷慨援助,让妻子的病好起来。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