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手术

半百以后,进出手术室频密。 手术病服的蓝是那种叫人不安的忧郁深蓝。两手向前伸进袖口,然后身体像被包裹的礼物那样,在敞开的后方上背处绑上三四个布结,后腰以下就没有任何扣子了。只要一个小动作,那无法绑紧的衣门,就会让尊严一丝不挂地袒露出来。其实只要躺在手术台上,尊严为何物?有人说,除了生死,其他都只是擦伤。活着,才是此刻生命的尊严。 手术前最让我抗拒的就是在手背插针管的程序。若幸运碰上经验丰富的护士,一针准确到位,仅仅就像被只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若不幸遇到菜鸟,错位乱插,会让你痛得呱呱大叫,吓到菜鸟,抽出针管再给你的手背再试插一针!如果是错位插针继续将就,整个疗程的痛苦就会没完没了,因为接下来的任何药物注射或输液都是通过手背这个针管,在错位的针管注射药物,会让你痛到飙泪! 最难忘的一次术前抽血经历发生在一所私人医院。我遇上一位年轻的护士,样子甜美温柔,一开始是轻轻拍我的手肘,却屡次找不到血管,就越拍越不客气,最后不管了,一针插进肉就猛抽针管,见滴血不出,马上抽出针头丢弃,继续用第二支针插进我另一边的手肘,我痛得大叫,又是抽不出一滴血!就在这样惊慌失措,手忙脚乱的情况之下,我被插了整整5针,最后好不容易才在我拇指下方的血管处成功抽出一罐血浆!全程痛到我泪流满脸,护士也愧疚地频频向我道歉。我多年来在政府医院每半年的例常验血抽血经历中,不曾碰过这等窘况。让我深深感触花钱的未必最强,政府医院白衣天使的专业插针技巧,即快又准,往往来不及痛就已大功告成。让我深深折服,是肺腑之言啊! 躺在病床上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段路,每次都让我有一种可能永远离开的感伤。看着一路往后退的天花板圆圆亮亮的灯,像颗颗送别的瞳孔,或许就是这世界给我留的最后的风景路。纵然医生多次轻描淡写说手术没有风险,但还是要你签下手术风险自负的生死状啊! 进入手术室,室内气温会骤然下降。因为就只有一片病服遮体,冷得全身肌肉哆嗦。在等待麻醉师抵达前,只能深呼吸祈祷安抚忐忑不安的心绪。相信天主会派圣神降临我身边,用宝血覆盖着我,守护祂的女儿平安跨过生命的每一个关卡。 放得下就是爱自己 此时此刻,会顿感一辈子的努力所得来的成就,财富,以及用岁月争取荣获的一叠叠奖状……都是浮云。坚韧的生命就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手术台而磨炼成的,也让我顿悟了放下的真正意义。原来生命长河中的顺境逆境最可贵的是,最终能从从容容地从繁华归顺平凡,回归原点,生命才能还原自然无缺的圆。 在不安和镇定的拉锯时刻,我会渴望那注入手背针管的麻醉剂,透过短短的针管慢慢倾流入手背的一丝冰凉,瞬间就带走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牵挂不舍,所有的爱恨情仇……我的灵魂已不知身处何处,在完全空无意识的维度空间漂浮的灵还会执著任人鱼肉的躯壳吗? 护士轻轻拍醒我,把我从空无的维度拉回人间。千帆已过万重山的释负感,会让我更珍视一切都是浮云的美。无需眷恋过去,珍爱自己,豁然放下就是浮云心态,人间一切都值得!
2天前
3天前
5天前
5天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3星期前
我新来的医生,是一个热爱自由的医生。 他常在手术室里精准地拿着手术刀,为病人解决病痛。在手术室外,他却热爱骑车,享受风吹拂脸庞的速度感,感受生命的律动。 年轻健康的身体,能使他更专注于医学,我的年轻医生,他也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那一天,一根细细的风筝线,改变了他的一切。 那是个普通的午后,他如往常般骑着脚踏车穿越乡间小路。道路两旁是摇曳的稻田,微风吹动叶片发出沙沙声,阳光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他快乐地踩着踏板,沉浸在这片宁静中。 突然,一道几乎看不见的风筝线,毫无预警地出现在他眼前——锋利、细薄,如同一把无形的刀,直接横割他的脖子。 一瞬间,他颈部传来撕裂般的疼痛,剧烈的冲击让他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地。当他伸手去摸脖子,只觉得温热的液体不断涌出,视线模糊,四周的声音变得遥远。他当下试图动一动身体,却发现——四肢,竟然已经没有了知觉,也无法动弹。 年轻医生的身体,也是人类的身体,那一刻,他的恐惧如海啸般袭来。他固然知道,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外伤,这可能是颈椎脊髓损伤,一种可能让自己再也无法行走,甚至无法重新执刀的严重伤害。 医院的天花板白很刺眼,冰冷的病床将他束缚其中(担心他跌倒)。 他曾经是这手术室里的医生,如今却成了躺在床上,任医疗人员摆布的病人。他只能听见医生们轻声讨论他的病情——“颈椎第四、五节受损”、“瘫痪风险高”、“手术后能不能恢复还不确定”。这些话语,对医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冰冷的医学术语,而是实实在在的梦魇开始…… 他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手术,疼痛已经成为的日常,恢复的过程比他想像的更漫长、更残酷。他努力尝试动一动手指,却一丝反应都没有;他一直忍着,咬牙进行复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受自己控制了…… 随之而来的是恐惧、忧郁、焦虑、失望……这些情绪像幽灵般紧紧缠绕着他,在无数的日子。他开始责问自己:“如果我无法再拿起手术刀,那我还算是医生吗?如果我只能坐在轮椅上,那我还能拥有什么?” 痛苦中的挣扎——我还能做些什么? 用生命,“完成使命”的人 我是在他做复健时遇上他的。他是我的病人,因为他容易卡痰、容易喘,只听见他说:“康复的过程,并不像医学教科书里描述的那么简单。我曾经以为,努力就会有回报,但现实却不容我选择。我无法再奔跑,无法再骑单车,无法再站在手术台前……我的世界,仿佛被无情地缩小,只剩下病房和轮椅。” “我还能做什么?我还有什么价值?” 答案,似乎很残酷,但某天,我的一个病人,也是他的老病人,点醒了他。老病人坐在他的复健病房旁,看着他,眼神充满敬意:“医生,能再看到您,真的太好了。”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即使他不能再执刀,但他仍然可以“当医生”——在大家眼中,他仍然是专业医生! 他还能诊断病情、给予治疗建议、他仍可以陪伴病人,走过病残的恐惧与绝望。或许,他失去了之前行动的自由,他告诉我:“黄医生,我不会失去知识、经验和对病人的关怀,我一定会像黄医生一样,怜悯我们的病人……” 我看见他的眼神,那真是充满希望的眼神。我知道,我又救了一个人的生命,相信他能持续以他的专业,救未来更多病人的生命,我称之为:医者仁心传承使命! 几个月后,我看到他回到了医院,但不再是站立着迎接病人,而是坐在轮椅上,推着自己进入诊间。 病人看到他时,表情常常从惊讶转为敬佩。而他以自身的残障,鼓励病人学会接受生病之后不完整的自己。也许上天的安排和意外,夺走了他过去熟悉的生活,却也让他重新学会如何慢慢“活着”。对我来说,他不再只是那个能拿手术刀的医生,而是一个真正理解病人痛苦、学会与无常共处的医者。这个就是我常常说的“用生命,完成使命”的人,这个就是值得尊敬的人生! 真正的医生,不只是治愈病痛,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别人病苦的生命。
3星期前
3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这一年多来,我被头痛折磨得苦不堪言。从最初一个月偶尔发作,到后来频密至两三天一次,头痛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看医生了吗?是不是脑袋出问题了?没吃药吗?”每次提起头痛,家人和朋友总是这么问。我其实早已看过多次医生,还做了全面体检。医生总是宽慰我:“没问题,应该是紧张性头痛或偏头痛。” 然而,每次发作都让我痛不欲生:前额疼、后脑疼、颈椎僵硬,太阳穴的脉搏仿佛在敲打,连眼球都像要从眼眶里跳出来。整个头颅紧绷得像随时会炸裂,伴随着恶心、胀气和晕眩,整个人无比难受。有一次,我甚至因为头痛昏睡了两个小时,醒来后出现了短暂的失忆。这种痛苦,没经历过的人恐怕很难理解。 医生向我解释,偏头痛的具体病因至今尚不明确,但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扮演重要角色。“诱发因素因人而异,要尽量避开。”医生还特意列出了一些常见的诱因:饮酒、咖啡、熬夜、压力大,甚至是天气变化、强光、噪音和某些气味。 听了这些,我回想过往经历,竟然一一对上了。比如白天下雨时头就开始疼,而夜晚下雨却没事;电视机稍微高的音量、屋外此起披落的狗吠声、邻居家装修的噪音、烧焊的焦味和油漆的刺鼻气味都让我头痛欲裂;甚至家里稍微明亮的灯光都会让我难以忍受。我因此要求外子将所有灯泡换成暖光型,窗帘也必须全天紧闭。还有,吃了咖哩类食物后,我的头痛几乎是立刻发作。 为了缓解头痛,我试过很多办法:在太阳穴上猛搓风油,喝冰水降温,实在受不了时才会吃止痛药。医生提醒过,止痛药不能过量,否则会产生反效果,反而加重头痛。为了减少药物使用,我甚至暂时辞去工作,在家专心休养,打算康复后再重返岗位。可头痛的频率却丝毫没有下降。 都50岁了还长智齿?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次牙龈发炎后。因为疼痛和发烧,我不得不去看牙医。牙医为我拍片检查,意外发现我有两颗阻生智齿横亘在下颚中,靠近神经线。医生解释说:“虽然不能确定智齿是引发偏头痛的主因,但发炎的智齿确实可能导致发烧、头痛等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决定拔掉这两颗智齿。 经过全麻手术后,智齿被顺利拔除。伤口在拆线后逐渐恢复,而我的偏头痛竟奇迹般地没有再发作过。 “都50岁了还能长智齿?真是稀罕!”家婆取笑我。外子则打趣道:“《甄嬛传》里的宜修皇后头风频发,是不是也因为智齿发炎?”“全家只有你一人长阻生智齿,你未免太幸运了!”大姐笑着调侃我。 无论怎么说,对我来讲,最重要的是头痛彻底离开了我的生活。从此,我终于可以对头痛说一声:再见,希望它永远不要再来。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