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4:52pm 12/02/2025

快乐

慈济人

做环保

快乐

慈济人

做环保

每月到斑鸠湾城镇分类 慈济人快乐做环保

报道/摄影:颜维陞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周惟恳(右)向小朋友讲解能回收与不能回收物品。

(双溪大年12日讯)“垃圾……垃圾……呣通黑白倒(不要乱倒),垃圾……垃圾……乎人真烦咾(让人真烦恼),乡亲啊乡亲,大家斗阵来(一起来)大家相招。”

这首慈济功德会的环保歌曲,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就会重复播放,让人跟着轻轻地哼唱。

ADVERTISEMENT

每当到了这日期,就准时在早上8时到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靠近大草场)主办环保运动,让当地居民把能再回收的物品载出来,交由慈济志工分类。

慈济志工会耐心的向每一名居民,讲解能回收或不能回收的物品,如果不能回收,居民就要自行的再拿回去丢弃。

能回收的物品包括报纸、纸皮、旧衣服裤子、铁、铝罐、旧家电、薯片包装、音频、录像带、光碟、铁罐、利乐饮料包装、塑料袋、气泡袋、塑胶容器(不透明)、书本和杂志。

不能回收的物品则有化妆品盒子、鞋子、袜子、镜子、玻璃面板、木制家具、床垫、枕头、头盔、牙膏管、盘子、碗、瓷器、卫生纸、复写纸、米袋、塑料吸管、拜祭用品、包装纸、塑胶餐具、发泡胶、水果包装袋及一次性塑料托盘。

张秀美:居民自行分类交志工

慈济志工发言人张秀美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专访时指出,环保活动去年5月启动,当时她与几名慈济志工在此主办环保活动。

她说,斑鸠湾城镇是有许多华人居民的地区,因此萌生了在此主办环保活动的念头,让更多人加入。

“当时的反应不错,我们张挂横幅,在斑鸠湾城镇的各社交群组发布消息,我们也翻译成国英语,也希望友族可以把可回收的物品拿出来分类和回收。”

她说,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友族会前来了解情况,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在指定日期,把能回收的物品拿来分类。

“经过多个月的努力,非常欣慰看到许多居民已自动自发的把各种能回收的物品拿出来,还自行分类后再交给志工。”

她指出,志工们也会带自己的小孩来帮忙分类,看到小孩子很投入,志工深感开心。

到华小分享环保课题

张秀美指出,慈济志工也会到双溪大年各华小进行“爱惜物命”和“环保活动”醒觉活动,讲解让更多小孩子知道需要好好珍惜物品,不要随意乱丢。

她说,目前慈济志工已到新民A校、新民B校、双溪拉兰中华学校、老街场华小。

“未来我们希望能到更多学校去讲解和分享环保课题。”

小孩和父母做环保很幸福

在美丽的星期日早上,小孩能跟随父母出来一起做环保,这是多么温馨和幸福的事情,让简单的一个早上有着不一样的心情写照。

当民众把能再回收的物品拿下车时,2名小朋友王靖涵(9岁)和郑楷豫(8岁)就会上前提取,帮忙慈济师伯分类工作。

记者看到一名民众把一张铁椅子拿来时,他们就先剪掉铁椅子的塑料绳,再把一条一条的塑料绳抽出。

王靖涵热爱环保工作

王靖涵的母亲何汶玲是慈济人,她们都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准时报到,王靖涵也参与慈济幼儿团。

何汶玲说,王靖涵是新民B校的学生,她把女儿带来后,让女儿进行分类和环保工作到早上10时30分,再载女儿回家,准备中午12时到学校上课。

“她很喜欢和热爱环保工作,因此每次到月底的时候,就会主动要跟着出来做环保。”

林芝荫:儿子期待做资源回收

郑楷豫的母亲林芝荫说,这是她与儿子第三次参与。他们是去年9月开始此环保行列。

她说,她是通过新民B校的义卖会,得知慈济有在斑鸠湾城镇做环保,因此就携带儿子一起来参与。

“郑楷豫非常期待做资源回收,他得知隔天要参与的话,就会自己一早醒起来。”

詹宝平:鼓励用环保餐具

慈济志工詹宝平指出,他刚加入慈济大家庭,他呼吁更多人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他也会教导民众自行分类,因在这里有篮子列明有什么物品可以回收,只须依据把物品投放入篮子。

他也常鼓励民众为了环保,可使用环保餐具,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塑料汤匙。

大年志工不分昼夜分类

在双溪大年还有一个类似的环保活动,地点在庆隆花园,是在晚上才出来行动。

此外,双溪大年的居民比较熟悉的环保站是在老街场甘榜拉惹,民众可自行载再回收物品到环保站。

在该处的环保站也有一班默默耕耘的志工,不分昼夜的在该处行分类,为了就是帮忙地球减轻负担,勿制造更多垃圾。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塑料瓶子也有分等级,就让师伯来告诉你。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现场放置了各回收分类的篮子,让民众可以自行分类。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郑楷豫(右起)与王靖涵协助师伯抽出塑胶绳子。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詹宝平(中)与志工一起研究塑料等级,检查看是否能回收。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何汶玲把不能回收的物品丢进垃圾袋,以便等下取走丢掉。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慈济人与热心志工,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就会出来一起做环保。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流动的资源回收站挂着横幅,让民众可以知道可回收物品和不能回收物品。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周惟恳(左)细心的向小朋友们讲解这是不能回收的物品。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詹宝平(左)协助民众把纸皮从车里搬运到地面。
★供上网 / 绿量(大北马)慈济人在斑鸠湾城镇的大路边一个月一次设资源回收站获民众支持
林芝荫(左)携带郑楷豫一起做环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