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27日訊)檳州社會發展及非伊斯蘭事務委員會主席林秀琴指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教育則是傳承的橋樑。州政府將持續支持融合教育、宗教文化與社區精神的民間倡議,推動文化活動成為全民參與的社會運動,讓文化在生活中生根茁壯。
林秀琴昨日下午主持“檳城廟會──文化插秧計劃3.0”頒獎典禮暨《文化護照》推介禮時說,這項計劃從最初的萌芽構想,發展至今已成功覆蓋全檳99所小學。
ADVERTISEMENT

她說,今年檳城廟會志工再次走入校園,親手分發近3000本特製記事本,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參觀廟會後,透過繪畫、文字或手工作品,記錄他們眼中的文化風貌。令人感動的是,廟會結束後,志工們逐一回訪校園,最終成功回收多達2600本學生作品,展現出孩子們對文化的真誠投入。
216得獎作品 發林陽光中心展出
林秀琴指出,文化傳承不能僅靠一時熱情,而是需要有系統、有耐心、有溫度地長期耕耘。“文化插秧計劃”正是以時間灌溉、以愛心守護的文化新傳模式,希望讓文化在新一代心中穩健紮根。
當天舉行的“文化插秧計劃3.0”頒獎典禮上,主辦單位“傳承者”公佈了216份得獎作品,其中76份作品獲得特優獎,另有140份作品榮獲優秀獎。得獎作品即日起至本週日,在發林陽光中心大廳展出,歡迎民眾前往欣賞,感受年輕世代對傳統文化的熱情與創意。
鍾健美:推《文化護照》記錄文化旅程
“傳承者”秘書兼“2025檳城廟會”總策劃鍾健美宣佈,繼“文化插秧計劃”後,團隊將推廣全新項目《文化護照》。
她解釋,這本“護照”並非用於出國旅行,而是一份記錄個人文化旅程的象徵。

鍾健美說,只要參與“傳承者”舉辦的文化活動,或成為志願者行動小隊的一員,即可免費領取《文化護照》。每參加一場活動,便可在護照上蓋章,每一枚印章,都是個人與文化相遇的見證,也是持續點亮文化故事的印記。
《文化護照》推介儀式由林秀琴及檳州各姓氏宗祠聯委會主席何瑞春聯合主持。出席者包括“傳承者”主席郭素岑、亞依淡州議員黃順祥、陽光中心管理公司Crimson Omega公司首席執行員黃秀萍、檳州各姓氏宗祠聯委會總務林春煌、理事黃孫堯、伍冠福、孫德來、吳天龍及王連成等。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