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林10日訊)從小就愛稀奇古怪的小動物,長大踏入社會工作後儲蓄偷偷郵購球蟒飼養,馮梓洋稱養寵物蛇比養毛小孩方便得多,最重要是省錢省時間又“事兒”不多。
馮梓洋(27歲)接受星洲日報《大北馬》社區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自己不是養蛇達人,更不是馴蛇高手。他說,他只是喜歡稀奇古怪並可以當寵物養的小動物,因此才選擇了蛇。
ADVERTISEMENT
他說,他是在冠病疫情初期國家頒佈行動管制令時開始養蛇,但他在這之前已經開始接觸和搜查養蛇資料,到有賣寵物蛇的寵物店和向有養寵物蛇的人,瞭解各種所要關注的事項。
需先了解習性 做好心理建設
“所以,當疫情進入行管令時,想到困在家裡沒事可做,所以便網購了第一條寵物蛇。當寵物蛇送到時,由於家人不允許我養蛇,我又只能偷偷地帶進家並養在儲物間。”

他解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母親反對他養蛇。而今,母親從開始的反對到慢慢的不怕,現在也已接受他所養的蛇,並且還會在蛇“偷跑”時捉回來。
馮梓洋強調,由於養蛇與養其他寵物不一樣,所以需要先做好心理建設,以及先了解所要飼養的寵物蛇習性,才好把蛇帶回家。由於瞭解到球蟒較為溫順並且更適合當寵物蛇,所以他才選擇了球蟒,而今一共養了10條。
他說,除了純粹的喜歡寵物蛇,他也愛與蛇身接觸的手感,也就是光滑的蛇皮跟著蛇身,在手上爬行蠕動時產生的滑溜感覺。
根據蛇皮顏色取名
寵物蛇根據蛇皮的顏色取名字,白色的叫Snow、黃色的叫Butter,其餘的連馮梓洋自己笑稱都記不起來了。
馮梓洋說,他的第一條球蟒寶寶是白色的,由於蛇身雪白,便取名Snow(雪花)。第二條球蟒是黃色的,自然的就叫Butter(黃油)。

他說,由於寵物蛇不像毛小孩會聽得懂人話,取名字叫了也不會搖頭擺尾,後面的8條球蟒寶寶也索性不取名字了。
一星期投餵球蟒一次
養寵物蛇不需要像毛小孩一樣需要去遛狗、遛貓,而且不需要每天餵食,所以對馮梓洋來說方便多了。
馮梓洋說,他基本上是一個星期投餵球蟒一次。
他指出,球蟒的“蛇生”很長,基本上與狗的年齡一樣,飼養得當的話可以養上10多年。雖然如此,球蟒的體積與長度不會太大,基本上到一定的體積便不會再長。球蟒的身形是腰大、頭尾都小,所以不斷餵食的話,只會造成蛇腰過大而失去體態美感。

他說,也想要“遛蛇”時,就從抽屜取出來即可。他表示,畢竟養寵物蛇的接受度在社會上不大,並且也有許多人怕蛇,帶出街便會嚇到人。
確保蛇身與環境清潔即可
飼養寵物蛇無需帶去寵物店修剪毛髮或作特別護理,只需要清水澆洗蛇身及蛇窩,確保蛇身與環境的清潔即可。
馮梓洋指出,他一般上會清洗蛇身蛇窩後再餵食,這麼一來就一次過完成清洗與餵養工作。他說,蛇身都是光滑的,不容易沾粘骯髒物,就算沾上了糞便,只需用清水稍微衝一下便恢復乾淨。
他還說,清洗蛇窩的方式也是一樣,因為基本上蛇窩不會太髒,只需要清水將抽屜式的蛇窩沖洗乾淨即可。
他說,由於蛇需要潮溼的環境及適合一蛇一室,所以他在每個蛇窩裡鋪了一次性的墊子,確保蛇窩的乾淨。
受邀展覽助學校籌款
球蟒無毒且蛇性比較溫順,所以有學校邀請他,把飼養的球蟒帶出去展覽協助籌款。
對此,他打趣地說,他飼養的是會協助華教發展的寵物蛇。
他說,雖然寵物蛇在展出時可供參觀者觸摸,但他仍然提醒民眾須在懂動物習性的情況下,才伸手觸摸,畢竟不知道它們何時會做出攻擊行為。
自養白老鼠確保食安
馮梓洋說,由於球蟒的進食習慣是吃有溫度的食物,所以給球蟒寶寶投餵白老鼠最合適。

他解釋,其實任何品種的老鼠都可以投餵,但是在不能確定捕捉的老鼠身上會否有病菌,而導致球蟒寶寶染病,加上在寵物店購買用來投餵球蟒寶寶的白老鼠的花銷較高,他最終選擇自己養殖白老鼠,這麼一來也能確保蟒蛇寶寶的食安問題。
他說,根據他餵養球蟒寶寶的經驗發現,由於球蟒的嗅覺靈敏,只要嗅到老鼠氣味便知道自己的食物靠近而活躍起來。
他說,每當他夾著白老鼠靠近蛇窩時,球蟒寶寶便會伸長脖子來咬食物。
最後,他還是提醒雖然球蟒不會隨意的展開攻擊行為,但碰見蛇類動物時仍需小心為上。若是蟒蛇的話,就要確保身上沒有老鼠的氣味,否則會容易地引起蟒蛇展開攻擊。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