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频繁听到一些90或00后,初入职场的年轻夫妻投诉说:近年红包金额越来越高,由2令吉、5令吉升至10令吉、20令吉,甚至50令吉,完全超出他们可承受的范围。
随着90、00后逐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经济支柱,自也要承担起给长辈和晚辈发放红包的责任,他们当中有人称,单单是红包金额,甚至可“亏空”他们一个月的薪资。
ADVERTISEMENT
也有年轻夫妻吐槽,物价飙升,面对他们提出的减少或停止向一些亲戚发红包的建议,往往会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因老人家认为此举“有损颜面”,毕竟发红包也是彰显一个人财力、身份的象征,红包包少了,等同于告诉人家自己经济能力退步,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揣测。
我曾遇过这种情况,某A君通过B君传达,明明去年给她包100令吉红包,今年却只有50令吉?是不是哪里得罪笔者了?事实上只是笔者的年终奖少了(哭哭猫),那经过一番计算后定下的金额。
其实,给晚辈发的红包或称“压岁钱”意味着对他们的祝福,给长辈的“添岁钱”则寓意希望长辈延年益寿。发红包最重要的是表达对亲友的爱与祝福,不是金额的大小,不应成为大人们彼此撑面子的工具。
近日访问一名在业内颇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他说,红包本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不应在相互攀比,或对金额的算计中,失去了真诚,那样可能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下,养成扭曲的金钱观。
这点我十分的认同。因为我曾见过一些缺乏教养的孩子,当着大人的面拆开红包,对于亲戚的2令吉红包表现得极其嫌弃与厌恶,让该亲戚尴尬不已,那顿团圆饭自也吃得“背脊骨落”,毫无年味。
有人说,给非直系亲戚的2至5令吉红包似乎已过时,如今的底线至少10令吉。
我认为,包红包还是得坚守以“祝福”为主,金额不宜过高,或需按自身经济情况而定,没有所谓“行情价”,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并不容易,希望年轻人可以一起来“整顿”红包市场,让红包回归“本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