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大新闻笔

|
发布: 4:17pm 10/12/2024

大新闻笔

毕业典礼

陈云清

大新闻笔

毕业典礼

陈云清

大新闻笔 | 陈云清 – 全员出席 意义满分

文/陈云清(本报高级记者)

学期末,许多学校陆续举行,早年曾发生应届毕业生因成绩或品行不达标,而不获准出席毕业典礼的事件,特别是在中学。

近年来,较鲜少听到毕业生被限制出席毕业典礼的事件了,可能是早几年冠病疫情,毕业典礼要办也办不了,如今后疫情,几乎所有活动都开放了,大家也份外珍惜。

ADVERTISEMENT

日前看到一则新闻,大山脚日新独中今年调整了政策,让所有高三毕业生均能参与典礼,不再因成绩不理想而被限制出席。

该校的董事长拿督斯里杨云贵说,每个学生都应带着美好回忆离开校园;这话说进了许多人的心坎里,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相信都会认同此说辞,毕竟,一生人就只一次的中学毕业典礼。

这个参与过程之所以显得意义深远,因为那是与同学、老师及中学生涯告别的场景,也是接收师长与同窗祝福的时刻,更是一场与自己对话和暗自期许的仪式。

因此,以成绩或品行作为是否获准出席毕业典礼的标准,是非常争议性的,何况有些学生可能是因个人或家庭及成长环境因素,而在某些学科表现不佳、品行未获得正确指引,但他们的努力不应被完全否定。

而且,禁止条件未达标的学生参加毕业典礼,可能会对他们的自尊心和归属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的,全体毕业生携手参加人生重要的这一刻,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对他们在求学时期努力和成长的认可,激励他们在未来继续前行,成为一个更有同理心及温暖的人。

相信大家也认同,学校和师长在引导学生学术和品行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常说,教师的成功在于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成就在于能够灌输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所以,遇上了学术不佳、品行偏差的学生,这正是学校与师长发挥实际功能的关键时刻,而不是简单地通过限制毕业典礼的参与来作为条件。教育的意义在于启发和成长,而非惩罚与排斥。

何况,毕业典礼是一场为所有完成学业的学生设计的仪式,而不是学术表扬会。将成绩作为限制标准,可能背离教育的初衷,削弱典礼对学生多样化成长的庆祝意义。

毕业典礼上,感动我们的,是同学与师生之间的拥抱话别、是哭了又笑、笑着又哭的温暖场面,承载着青春回忆,甚至可能是一笑泯恩仇的感触涌上心间。

这些记忆,不会瞬间即逝,而是源远流长地伴随一生,让走入社会的我们,在遇到明争暗斗、人心险恶的经历时,仍能庆幸自己曾拥有过这么一段纯真善意的美好时光。

(作者为本报高级记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