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1:32am 05/02/2025

吸毒

毒蛇

咬伤

迷思

吸毒

毒蛇

咬伤

迷思

知蛇性 破迷思 毒蛇咬伤“别吸毒”

报道、摄影/洪东凯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蛇感到害怕,只因为人们观看太多与蛇相关的电影,对蛇产生了误会,《大北马》社区报趁着蛇年的到来告诉大家蛇的习性,厘清大家对蛇的

有“吉打消防蛇王”称号的高级消防官诺里尊善意提醒,电影里的女主角被后,男主角立即用口吸出毒液的画面存有很大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要模仿,最严重的后果可能是两个人都丢失性命。

ADVERTISEMENT

消防官3次被毒蛇咬伤

诺里尊从童年时期就跟随父亲外出抓蛇和玩蛇,他毫不隐瞒自己成为消防员的职业生涯中,曾经3次被毒蛇包括剧毒无比的“过江龙”咬伤,也很幸运地在鬼门关前走了三遭,所以,他不会随便让对蛇类没有基本常识的人玩蛇和抓蛇。

诺里尊(右)和同僚先让学员抚摸并感受不同蛇种的结构,慢慢让学员消除对蛇的恐惧感。

他在槟城山导协会主办的应对蛇类基本课程上,与学员分享逾30年的捕蛇经验,让经常爬山的学员学会如何面对蛇类,同时教授蛇类的品种和习性。

家有鼠 蛇进屋

“截至今天,马来西亚已知的蛇类共115种,它们是游牧型的独居动物,喜欢盘踞在阴凉的地方,有食物供应的地方如鸡舍附近,通常会有它们的栖身处,至于住家会出现蛇类,最大的原因是家中有老鼠。”

诺里尊(左)在旁悉心指导,确保捕蛇过程不会出错。

他说,保持住家环境卫生可以预防成为蛇类的栖所,譬如定期清理杂草、设法驱鼠等都是防蛇的方法。

“以前,人们会利用硫磺洒在四周防蛇,但是,现在偶尔会听到露营者洒了硫磺,仍发生蛇钻入帐篷的事件,原因是今天的硫磺已经掺杂其他成分,纯正的硫磺只能在售卖化学物品的商店找得到。”

蛇只的头部形状是辨认有毒或无毒基本方法。

他也提供一些小提示,譬如在住家种植香茅,露营时带上自制的木炭或杀虫剂,因为带有刺激性味道,能够产生近似硫磺的防蛇作用。

毒蛇牙印留2细孔

一个人被蛇咬伤后,辨别有毒与否的最简单方法是观察蛇留下的牙印。

诺里尊说,若是伤口布满牙印,说明相关蛇几乎百分百无毒,若是两个细小的牙印,肯定是毒蛇无疑。

蟒蛇属于无毒蛇类,但上下两排的牙齿是倒勾式,一旦被它咬到,猎物根本没有挣脱的机会。

“无毒的蛇,比如蟒蛇上下两排的牙齿是倒勾式,作用是紧咬猎物不放,至于毒蛇只有2根獠牙,毒液存在上颚两旁的毒腺,獠牙间有细缝排出毒液,它们先咬伤并放倒猎物后才慢慢吞进肚里。”

我国淡水蛇无毒

他也解说马来西亚的水蛇当中,淡水蛇全部无毒,海蛇均有毒,而且,一个人被海蛇咬中时不会感到痛楚,其毒液有很长的潜伏期,没有过敏者可能数小时或数天后才死亡。

遇蛇咬 快拍照交给医生

在人手一机的今天,诺里尊特别交代被蛇咬了之后,若是不知道蛇的种类,必须立刻掏出手机拍下蛇的照片,然后交给医生采用正确的血清,诺里尊说,换成是以前,医院会要求伤者把蛇抓起来。

学员未正式亲手捕捉眼镜蛇前,诺里尊(右二)不断重复示范正确的步骤。

“蛇毒分为神经毒素(Neurotoksin),通常是眼镜蛇、珊瑚蛇(Coral snake)、环蛇(Krait snake),血液循环毒素(Hemotoksin),常见于蝰蛇,以及只出现在海蛇的细胞毒素(Sitotoksin)。”

仅政府医院有血清

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蛇种注射血清,而且,蛇清的售价昂贵,一小瓶至少2000令吉以上,马来西亚只有政府医院才储存血清,所以,被蛇咬伤后只能到政府医院治疗。

把俗称“过江龙”的眼镜蛇王放置在学员围起的圈子中,是消除恐惧感的方式之一。

诺里尊说,被蛇咬伤以后心情必须保持平和,把各种动作包括步行放援,心浮气躁只会加速毒液循环,如果能把被蛇咬伤的登山者揹负下山,是提高存活率的最佳方法。

诺里尊年轻时曾经喝过蛇的毒液,证明蛇毒不会直接伤人,但年纪越大以后就不敢尝试,因为蛇毒会通过口腔的伤口,或是体内有出血的器官部位进入血液。

遇上眼镜蛇只需趁它未展开攻击的状态前放轻脚步,避免发出任何声响下缓缓后退。
感应温度 定位捕猎

诺里尊说,由于不了解蛇的习性,一般人对蛇存有很多误解,例如蛇没有视觉和听觉,它们的双眼负责感应动态,舌头负责嗅觉,身体内的每一根肋骨则感应地面的震动。

他说,一些蛇类如蟒蛇和蝰蛇的唇部上方及鼻子部份是用来感应体温,可以远达2公尺的距离,主要是它们属于捕猎型,需要探测并掌握猎物的正确位置。

消防员的细心指导下,全场最年轻的号参加者也轻易制伏了眼镜蛇。

他强调蝰蛇通常不会主动捕猎(或攻击)体型比它们大很多倍的人类,若是遇到蟒蛇就要提高警惕。蟒蛇能够吞食比它们体积大3倍的猎物,它们盘绕猎物至死亡后慢慢吞下,马来西亚的蟒蛇咬死人事件,主因是受害者不幸遇上极度饥饿的蟒蛇。

槟山导协会推广野外求生

槟城山导协会主席辛汶声受访时说,该协会未来将继续推广野外求生技能的课程,公开给山导和公众参与,尤其槟城的登山爱好者越来越多,更有必要让大家学会如何应对不同的蛇类。

作为山导协会的主席,辛汶声亲自下场学习捕捉眼镜蛇。

他说,其他计划中的活动尚有模拟溺水求生,另外会主办爱护环境活动,包括清理山区的垃圾。

诺里尊也在课程上解答不少人对蛇类的迷思,让不少学员茅塞顿开。

来自不同背景和年龄段的参加者顺利完成应对蛇类课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