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8:45pm 08/12/2024

环保

义卖会

自备容器

槟城德教会紫云阁

环保

义卖会

自备容器

槟城德教会紫云阁

市民响应号召自备容器 慈善圆融义卖会圆满落幕

(大北马)槟城德教会紫云阁慈善圆融义卖会
为了环保,民众不嫌麻烦,自备食物容器打包。(林晓慧摄)

(槟城8日讯)第20届慈善圆融于星期日上午盛大举行,该活动一向致力于为各族慈善团体筹款,同时积极响应槟州政府的“绿化槟城”号召,鼓励民众自备食物容器打包,获得许多人的热烈支持与积极响应。

陈金湖:行善也推动

筹委会主席拿督陈金湖在开幕仪式上致词时说,该阁努力推动环保理念,在义卖会固本上特别印有“请自备食物容器”的字样,鼓励社会大众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ADVERTISEMENT

他也说,不仅如此,义卖会现场将实行垃圾分类,降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他指出,此次义卖会中精心设置了88个展位,包括美食摊位和活动区域,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

他说,特别是在开放式冷气大礼堂内设立舞台,让来宾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精彩表演与佳肴。

他也说,该会也在阁楼前和停车场周边布置熟食摊位并开放前后停车场,为大家提供便捷的交通和停车服务,务求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度过一个愉快而充满意义的上午。

(大北马)槟城德教会紫云阁慈善圆融义卖会
义卖会设有88个参展摊位,场面盛大。(林晓慧摄)
义卖会善款援助13团体

“德教会紫云阁通过这次的义卖会,为13个各族慈善团体筹款,目标是希望能够筹到20万令吉。”

他感谢各界人士的支持,在齐心协力下让第20届慈善圆融义卖会取得圆满成功,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爱和希望!

受惠慈善团体如下:

伊甸园残障服务中心、马来西亚肾脏护理协会、槟州心理健康协会、爱心残障服务中心、槟城Cakna社区关怀组织、极乐寺慈善医院、槟州Seri Cahaya儿童福利之家、青草巷病老院、净莲慈悲院、槟城萨杜瓦斯瓦尼协会、亚洲社区服务、槟州儿童保护协会及菩提馨园。

(大北马)槟城德教会紫云阁慈善圆融义卖会
民众踊跃参与义卖会,为慈善献力。(林晓慧摄)
林秀琴:威省明年推行“乐龄友善城市”

槟州社会发展、福利、非伊斯兰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衷心感谢槟城德教会紫云阁多年来为槟城人民,尤其是弱势群体及乐龄人士所付出的努力,无私奉献不仅彰显了“真、善、美” 的精神,更成为了槟城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量。

此外,她说,槟城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截至今年,65岁及以上的人士已占总人口的8%。

她也说,为应对这一趋势,槟州政府自2023年起通过槟岛市政厅启动了“乐龄友善城市”(Age Friendly City)计划,旨在为乐龄人士打造更安全、包容和友善的生活环境。

(大北马)槟城德教会紫云阁慈善圆融义卖会
林秀琴(前排左三)赠送纪念品给参与摊位。黄智绪(前排左一起)、沈雅财、锺奕传(后排左一起)、叶谋通、陈金湖。(林晓慧摄)

她指出,州政府也计划将于2025年,把上述计划扩展至威省,并放眼于2028年将槟城打造成全面的“乐龄友善州”。

“我们也将推出“珍珠志愿者”(Sukarelawan Mutiara)计划,召集志愿者定期探访独居长者,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需要时提供帮助。”

她说,州政府期望未来能将这项计划扩展至更多社区,让更多乐龄人士受惠。

当天出席者包括槟城德教会紫云阁名誉顾问拿督斯里许廷炎、拿督丁福南、阁务顾问拿督斯里黄智绪、拿督斯里周荣吉、拿督许春畴、阁长拿督沈雅财、副阁长拿督叶谋通、拿督林廷晖、拿督陈长发、总额拿督锺奕传、副总务拿督骆南胜、董事等人。

(大北马)槟城德教会紫云阁慈善圆融义卖会

林秀琴(左七起)与陈金湖、沈雅财等人齐进行剪彩仪式。(林晓慧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48pm 10/04/2025
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辨識廢料是否可回收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赵籽巸(左起)、赖宣憶及陈薇莹,对外展示她们的Mother Hero手机软件。

(槟城10日讯)鲜奶盒可以回收吗?打包食物用的塑料盒呢?塑料袋呢?……到底可以投进回收箱吗?

城市庞大的垃圾量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尤其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若是被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垃圾分类及回收是环保举措之一,经过多年的提倡,这些意识也逐渐纳入市民的生活中。

只不过,塑料如今被广泛运用在包装、餐饮等,对现代生活各方面几乎是“无孔不入”。多年前令人朗朗上口的再循环宣导歌“棕色放玻璃,蓝色放纸张、橙色放塑胶、铝和钢管”已经解答不了市民在回收方面的疑问:哪些塑料可回收,那些只能丢?

“何必那么烦?一并丢进垃圾桶,麻烦不就消失了吗?”

来自槟华独中的赖宣憶、赵籽巸和陈薇莹认为,就这么放弃分类实在是太可惜了。她们希望借助科技的方便,让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变得更容易。

其实,回收并不难,只是有点烦。之所以会感到麻烦,是因为回收分类的知识不足。她们研发“Mother Hero手机软件”的发想就是基于此应运而生。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由槟华独中3位学生研发的Mother Hero手机软件,旨在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辨识废料是否可回收。
环保即是地球英雄

手机软体取名“Mother Hero”是因为她们认为环保即是地球的英雄,守护大家居住的环境。它结合人工智能(AI)技术,可显示资源回收的资料,也能帮助大家辨识废料。使用者只要打开有关软件摄下物件,就可获知这件东西是可回收与否。

这件作品构想从日常生活入手,观察细腻,切身了解一般人在分类及回收垃圾时面对的难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它获得专业评审的肯定,揽获2023年世界青年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发明与创新比赛团体赛银奖,以及2023年Tech 4 Good Challenge发明挑战赛“环境与可持续性项目”季军。

塑料底部可获取类别

赵籽巸(高一,商美科)和赖宣憶(高一,理科)接受《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访问,讲解“Mother Hero”的操作,分享在研发及参赛过程的所思所想。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塑料容器底部通常会印制三角形,而三角形内会标示“5”,即是“五号”塑料PP(聚丙烯)。

在众多废料当中,塑料的种类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判断哪一类可回收。所以,了解塑料是什么类型显得很重要。赵籽巸解释,塑料根据其化学成分归为7类,人们一般可以从塑料的底部获取有关的讯息。例如:塑料容器底部通常会印制三角形,而三角形内会标示“5”或“6”的数字,这就是塑料的分类。

她们在手机软件置入7类塑料的说明,即:“一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号”HDPE(高密度聚乙烯塑料) 、“三号”PVC(聚氯乙烯)、“四号”LDPE(低密度聚乙烯)、“五号”PP(聚丙烯)、“六号”PS(聚苯乙烯) 及“七号”其他塑料。

“使用者可以点进去,看看自己手上的塑料是属于哪一类,也获取塑料分类的资讯。”

如果手上的塑料没标记塑料类别,可在软件点选拍照功能摄下准物件,由软体分析再告知可否回收。若可回收,下一步会告诉你如何回收并且导出回收中心的名单。只要在名单内点击有关回收站点,会再导向该站点在谷歌上的更多资讯。

赖宣忆补充,这款软件的“显示附近回收站”名单是由她们输入,往后若要进阶发展,或可置入GPS导航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此作品是她们首次为了参赛而研发,因为缺乏经验,所以感觉有点难度。但经过2个月的摸索,她们都收获不浅,除了奖项,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习得的重要观念。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评审在比赛中化身为参观者并从中评分,对外展示作品考验了学生的应变能力。赖宣憶(左一)、陈薇莹(右起)及赵籽巸认真向每一位停驻摊位的参观者讲解作品理念。
赖宣憶:把困难变容易

赖宣憶说,比赛时会获得评审的赞许,也会得到批评或值得深思的建议。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反馈让她意识到“设计和发明得深入了解人性”的重要观念。

“能不能让回收变得再方便一点?”有位评审告诉她,软件成功或好用的关键是掌握大部分人的心态和需求,包括人的惰性。所以,如何把一件麻烦和困难的事变得容易,就是发明的目标之一。

赖宣憶认为回收是个简单的举动,很多时候不是人们不想做,只是因为不懂如何分辨,觉得麻烦,结果乱丢。这问题就是“Mother Hero”的出发点。虽然作品已完成,但她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继续深思,包括:人们不回收的原因是什么?

她逐渐了解到这些问题会受到人的心态、周边的环境和政府的角色很大的影响,而这正是投入发明需要时刻思考的事情。

赵籽巸:发掘越来越多乐趣 

赵籽巸说,她们耗时约2个月完成设计和编码等工作,但另一层考验是要出赛对外展示作品时才要展开。

“比赛的展出环节充满挑战,需要随机应变。评审是众多的观展人之一,我们不知道真正的评审是谁,唯有真正熟悉作品,才能回答所有关于作品的问题。”

第一次参赛让她感到新鲜,后来她在研发第2个作品时发现了更喜欢后者。她正在从各方面的尝试中,发掘越来越多的乐趣。

何和中:科研走多元路线

槟华独中的科技研究会是于2019年由数理学会(主)与多媒体资讯学会(副)合并成立,创客室也在同年启用。短短数年间,该校在科技竞赛中取得亮眼成绩,自2021年以来,学校斩获约115个全国和国际级别的奖项。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何和中:有的非理科生因为参与科技研究会,激发了STEM方面的兴趣,升上大学时修读该领域本科。

科技研究会顾问老师何和中说,该会积极参与各项科技比赛及工作坊,提供学生更多与外界接触、学习的机会,旨在让会员接触不同领域的科技产品与软件,激发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活动涵盖3D作品设计、Arduino程式开发、3D打印机与镭射雕刻机的应用、网页与手机软件开发、Python程式语言、Lego Robotics等。

他说,在一些资源比较丰厚的大型学校,科技研究方面分得比较专,例如网页设计和机械人分属不同学会。槟华独中的科技研究会走的路线比较多元,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多个领域,从中探索可能性。

“多方面接触也有好处,学生可从中发现兴趣。我们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外比赛和工作坊,如果对某个专题有兴趣,就引导她们深入发展。”

引发非理科生选读STEM

科研会的成员包括理科生、商美科、文商科、商科等,其中也有非理科生因为该学会的活动和比赛经验,引发了在科研方面深究的兴趣,升上大学时选择了STEM领域的本科。

“有位文商科生因为参与科技研究会,毕业后修读了电子专业方面的本科;还有1位原本没有升学方向的学生,去年毕业后选择修读电脑软件的本科,因为她连续3年参加软件设计比赛,引发她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他认为科技研究会和学校能做的只是给学生提供平台和资源,从旁引导,学生能走多远,靠的终究是自己有多少热忱和愿意投入多少。

该学会规定了执委必须一年带两次活动,让她们传授同学从校外工作坊习得的新知识和技能,也希望借此培养她们自发探索和互相学习的热忱。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科技研究会让学生带活动,不仅鼓励同学互相学习,也让她们带领小六生体验科技的新奇。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获得肯定,揽获Tech 4 Good Challenge发明挑战赛“环境与可持续性项目”季军。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点选“附近的回收站“功能,软件将导出回收站名单。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经手机软件分析塑料袋是“可回收”物品。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使用者可在Mother Hero手机软件内点选拍摄功能,镜头对准物件拍摄,让系统分析“可回收”或“不可回收”。
(大北马)创客妙想:槟华独中Mother Hero手机软件  学习发明中思考人性
手机软件置入了7类塑料的说明,使用者可逐一点选阅读有关资讯,起着教育功能。图为“三号”塑料PVC(聚氯乙烯)的解释。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