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辇11日讯)小市镇,献大爱!
巴里文打新华学校“爱华教义演”一再突破目标,昨晚举行的晚宴温暖了巴里文打华社,也照亮了华教的前路,筹获款项和宴席都一再突破目标,大会官宣筹款突破原订的50万令吉目标,达到86万8888令吉88仙,筵席也突破原订的111桌目标达到128桌。
ADVERTISEMENT
这场“爱华教义演”晚宴,是在新华大礼堂举行,晚宴也庆祝新华小学创校111周年纪念校庆、4层楼新校舍及胡德贤大礼堂落成开幕典礼,并筹募提升设备及冷气化小礼堂基金。
新华“爱华教义演”由星洲日报与海鸥基金联办,新华四大机构承办,会上也由胡德贤为大礼堂与4层楼新校舍开幕。

胡德贤:百年学校育才无数
新华小学永久名誉董事长兼新校舍暨大礼堂开幕人胡德贤说,身为校友,能见证新华小学从一间简朴的校舍,发展到今天的校园环境,他深感荣幸和自豪。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所百年学校,母校栽培了无数人才。”
他说,教育之路不易走。感谢历届董家协、校友会、幼儿园、校长、教师、家长及热心教育人士,大家无私的奉献,成就了新华今日的辉煌成就。
他希望大家持续支持教育,让新华小学继续培育更多栋梁之才,为社会和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马瑞泽:筹款提升软体设备
新华小学董事长兼大会主席马瑞泽说,该校创办于1913年,是吉辇县历史第二悠久的华小,仅次于今年已114年历史的峇眼色海东华小学,学生人数方面却是县内最多,是吉辇县最大型的华小,在学术与课外活动也有卓越的表现和亮眼的成绩。
他说,新华小学这百多年来一步一脚印,为巴里文打培育了无数的社会精英、专业人士和各领域的人才。可以说所有在巴里文打出生和长大的华校生,绝大多数都是新华小学的校友,而且目前在新华小学就读的学生至少已是第三代人,有些甚至已来到第四代。

“感恩本校创校先贤的高瞻远瞩,创办新华小学为本区的华教发展奠下基石,感谢历届董事会、家教协会、校友会及建委会同仁的努力策划,以及所有热心教育人士、商家、团体和校友等的鼎力支持捐献下,让本校一次又一次的扩建计划都能顺利完成,包括今天开幕的4层楼新校舍和大礼堂,新华学校有今天的规模,都是全体华社共同努力和付出的成果。”
马瑞泽说,新华小学在硬体设备方面已算齐全,不过在软体方面还需要提升,以迎合现今以科技为主的教育需求,因此趁这晚宴筹募一笔基金提升学校的各项设备,希望小礼堂冷气化后,也能进一步提升其他的软体设备,打造软硬体设备皆齐全及与时并进的新华小学。

感谢热心人士支持
马瑞泽感谢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让爱华教晚宴筹到超出50万令吉目标,达到86万8888令吉88仙的款项,宴席也超出111桌目标,达到128桌。
“如此盛大的宴会场面,对巴里文打的华团并不常见,感谢热心教育人士、商家、团体和校友们,因有你们的维护和支持,本区的华文教育和新华小学,才能继续茁壮成长。”
“未来的日子,如果新华小学还需要大家帮忙时,希望大家还能像今天这样,义不容辞的出钱出力鼎力支持,那么新华小学明天一定会更好!我有信心,百年新华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许春:助华校为文化扎根
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日报首席执行员许春代表星洲日报,欢迎来宾踊跃参与“爱华教义演”晚宴。
“我们常说寻根,通过血缘可以寻找种族的根,而通过文化则可以寻找民族的根。”

他说,中文是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文化的根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累积而成,学习中文便是其中一个寻找民族文化的根的重要管道,因此协助华校发展是为文化扎根的神圣行动,这是一些敌视华文教育的极端份子永远无法理解的事。”

他说,我国目前虽然拥有无数所历史超过百年的华校,但是华教在我国的发展,从英国殖民地开始就不是一帆风顺。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诸多阻扰及各种打压下,我国华教却能在夹缝中成长,甚至发展到让全世界中华民族都感到羡慕的地步。
“这是令我们感到自豪及骄傲的成就,我们非常感谢先辈为华教、爱华教的精神,让我们继承了这种荣耀。”

华教精神应成华社精神
他说,爱华教的精神让华教能在打压下闯出一片天,因此他认为,华教精神也应成为华社精神,引领华社在面对打压时,也能无惧无畏的抗争奋斗,打出另一片天。
许春也谈到,虽然他不是新华小学校友,但是他的家乡是去瓜拉古楼半路的新路,吉辇中学是他的母校,因此巴里文打的人与事,他都有亲切感,能够协助新华小学筹款,让他深感欣慰。

“这次的筹款,目的是要提升小礼堂的设备,以便让莘莘学子和教职员能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下执教及学习。华校可贵之处就是,董家教及校友会的领导,都会为学校的发展竭尽所能及无私奉献发展学校。
“希望华校的优质教育,能够成为当地家长的首选,以便华文教育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许春说,星洲日报今年庆祝创刊95周年纪念的口号是“我们一起守护”。为了让华人能够在我国安身立命,也让下一代能够安心的生活,避免受到一些极端分子的无理攻击,华社必须一起守护我国、守护华社、守护母语教育、守护社会公义、守护文化传承、守护人间温暖以及守护新闻伦理,让国家昌盛繁荣,也让星洲日报走得更远,更稳的永续经营。
“我也要由衷的感谢海鸥集团,多年来跟我们携手,并肩挺进。海鸥集团热心公益,出钱出力,已为我国社会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出德隆:整合资源贡献华社
海鸥企业销售及市场经理出德隆说,这场“爱华教义演”是今年第2场。他说,该集团今年依然结合媒体、企业、学校、董家教、艺人和社区资源的整合,继续传承这股精神,为华社贡献一分心力。
“今年参与义演的学校,有3所是超过百年历史的学校,即新华小学、雪兰莪巴生中华国民型华文中学和雪兰莪务德华小。多年来各地董家教齐心合力共同推动华教事业,正是薪火相传最好的示范,我们这一代见证了民族教育‘百年树人’的光辉。”


他说,先辈早年在缺乏协助和资源的情况下,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发展,让我们能在这片地安居乐业,接受华文教育帮助我们保持文化传承和身分认同。
“今年适逢马中建交50年,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看到掌握华语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更多机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能一代一代的在世界各地安身立命。”

海鸥“爱华教”回馈社会
他说,海鸥明年将迎来50周年,海鸥感谢这些年来大家的支持。

“犹记得公司开业当天即拨出4000令吉捐给巴生4所独中,开创了企业捐款给华教的先例,也成为海鸥社会企业责任的起点。15年前当‘海鸥基金’正式成立时,我们更是以‘爱华教’的方案回馈社会,将这份人文关怀送到国内各大城小镇的学校。目前已为81所学校筹了超过1亿的善款,正说明了集团多年来秉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理念始终如一。”
他说,在“爱华教”的这个场合,我们看到过去先贤留下的精神遗产和人格感召。老中轻能共同推动华教事业,华社在筹款运动中展现的动员力和浓烈的人情味,也体现了民族文化自强的精神。
“我们乐意继续与大家共同努力,让中华文化在21世纪大放异彩,让华文教育发扬光大。”

出席者有大礼堂及四层楼新校舍落成开幕嘉宾胡德贤、大会主席兼新华小学董事长马瑞泽、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日报首席执行员许春、星洲日报总经理(企业公关及业务促进)陈金泉、北马高级区经理洪葆芩、首席记者洪东凯、海鸥企业销售及市场经理出德隆、吉辇中学董事长拿督杨才成、源春宝号董事经理李顺德、首相政治秘书曾敏凯的代表陈文彬、工委会主席罗锡辉、总务黄瑞隆、新华小学家教协会主席许汉栋、校友会会长李勇义、校长张珍妮、前校长罗明清、李林宣、赖顺来、李采帷、新华幼稚园董事长何仁勤。
演出歌手有刘汉杰、郭雯雯、陈军凯、谢采坛、Jazz白琳、林亮君、吴建亿及王声文,伴舞团是夜下舞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吉隆坡9日讯)由星洲日报和海鸥基金联办的“爱华教义演”,从2010年至2024年,共累计举办87场义演活动,为马来西亚华校筹获1亿5274万3587令吉94仙的善款;仅2024年的6场义演活动,就筹得1148万7214令吉88仙,成绩斐然。
海鸥集团董事经理陈景岗指出,在后疫情时代百业待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筹款成绩很是“不得了”,华社给予“爱华教义演”的反响也一如既往地热烈。
他今日在2024年“爱华教义演”总结善款和模拟支票移交仪式后受访时表示,海鸥集团在过去十余年,在“爱华教义演”上的资金支持,已经累计超过1000万令吉。
“我们用1000多万令吉的资金,带动逾1亿令吉的善款,帮助学校升级设备、储存建校基金等,这本身也非常有意义。”

支持华教也是“海鸥”精神
他透露,根据财务报表,尽管该集团的税前净利润呈下坡趋势,来年的盈利情况也尚未明朗,然而,正如同“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陈嘉庚精神,支援与匡扶华教一直是该集团的核心精神。
陈景岗笑说:“虽然还没到‘变卖大厦’的地步,但是我们也希望,海鸥爱华教的同时,希望华社能够支持海鸥。
“我们内部甚至有‘侦查’过,要不要继续办,但是我的意思是,肯定要继续办,因为这是为社会大众、为华教所作的努力。”
他认为,维护与守护华教除了仰赖华社的支持,也需基于国际与政治局势的稳定,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华教的发展和未来才能够继续获得保障。

许春:感动获华社力挺
同时,星洲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兼星洲日报首席执行员许春指出,2024年正值星洲日报创刊95周年,许多报庆活动皆安排在上半年,以至于义演多数只能推至下半年举行,但最终筹获款项依然可观。
他说,尽管安排义演的时间非常有限、经济不景气,且义演又遇到重重问题,但无论“爱华教义演”去到哪一所华校、安排在什么时间、经济稳不稳定,华社在华教筹款的问题上,基本没有“第二句话”,这令他十分感动。
“我们必须要珍惜这一点。同时,华社对华教的精神,应该成为整个华社的精神,即使面对任何挑战和不利,依然能够蓬勃发展。”
“每一场的筹款都是超越目标,甚至是远远超越目标,这是好现象,足见华社对华教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

叶啸:义演预热种“爱华教”种子
爱华教义演节目总策划叶啸说,“爱华教义演”除了为华校筹款,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各地华校举办的义演预热活动,向师生普及华教义演的发展,在学生内心种下“爱华教”的种子。
“我们走入校园的预热,是为了要在孩子们内心种下火苗,让他们了解华教历史,从而在未来守护华教,这才是华教义演的意义。”
此外,他也指出,近年越来越多友族同胞就读华校,通过义演的预热活动,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建设多元且包容社会的重要性,避免未来出现极端的种族主义者。
“如果我们只要求华人推动华人文化和华文教育,未免就显得狭隘了,这也是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应该获得其他族群的了解和尊重。”
出席者包括世华媒体集团(马来西亚)总编辑拿督郭清江、星洲日报总编辑陈汉光、星洲日报企业公关及业务促进总经理陈金泉、星洲日报中马区副总经理郭富广、企业公关及业务促进经理邱纪福、陆耀荣、海鸥企业业务营运及产品开发经理陈润群、海鸥企业销售及市场经理出德隆、海鸥连锁店总经理张景量、海鸥连锁店副总经理王晓丽和海鸥企业企业社会责任专案协调员严秋霞。

2024年爱华教义演筹获款项
学校 / 筹获款项
雪兰莪务德华小 / 439万9888令吉
霹雳巴里文打新华小学 / 86万8888令吉88仙
霹雳怡保圣母玛利亚国民型华中 / 210万8000令吉
雪兰莪巴生中华国民型华中 / 220万8888令吉
马六甲鼎华小学 / 130万令吉
柔佛居銮实里拉龙华小 / 60万1550令吉
筹获总额 / 1148万7214令吉88仙
爱华教义演历年筹获款项
年份 / 历年场次 / 筹获款项
2010年 / 7场 / 533万6561令吉18仙
2011年 / 6场 / 604万3290令吉
2012年 / 6场 / 750万3142令吉
2013年 / 6场 / 931万8000令吉
2014年 / 7场 / 1799万9509令吉
2015年 / 7场 / 699万2474令吉
2016年 / 7场 / 1121万8845令吉
2017年 / 7场 / 903万5199令吉
2018年 / 6场 / 2402万零311令吉
2019年 / 10场 / 1877万3282令吉
2022年 / 6场 / 1526万6651令吉
2023年 / 6场 / 974万9108令吉88仙
2024年 / 6场 / 1148万7214令吉88仙
累积总额 / 1亿5274万3587令吉94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