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8:20pm 20/10/2024

升级

未来

智能零配件

汽车产业

无限可能

升级

未来

智能零配件

汽车产业

无限可能

黄绳福:转型升级智能零配件 汽车产业未来无限可能

(大北马)威省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的51周年联欢宴会
黄绳福(左二)在署理主席秦添寿(左一)、张凯名(中),以及王荣丰(右一)的陪同下,赠送纪念品给林冠英(右二)。(刘必强摄)

(大山脚20日讯)威省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会长拿督黄绳福说,该行业在过去一年见证零配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从传统零部件到智能汽车零配件的转型充满

因此,他说,该会的角色必须顺应时代的变迁快速把最新信息带给会员,以加强行业合作。

ADVERTISEMENT

黄绳福昨晚在该会51周年联欢宴会上致词时,这么说。他也是大会主席。

电动汽车改变格局

黄绳福说,该行业未来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市场环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改变行业格局。所以,该会须居安思危及未雨绸缪,要更积极地适应这些变化,加强与各方的协作,推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他也说,电动汽车近年来已从一种前沿技术,转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对环保、能源效率,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关注日益增加,电动汽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电动汽车在未来将不仅改变汽车产业的格局,还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能源结构、交通模式乃至环境治理。”

王荣丰:掌握新技术迎AI时代

大马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联合会总会长拿督斯里王荣丰指出,威省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会员需合作,以面对人工智能(AI)的新挑战;他相信同业已开始学习及掌握该新技术,以面对未来挑战。

他说,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在2022年和2023年期间的纯电电动汽车(BEV)的新注册量,已从2021年的274辆分别激增到3400辆及1万159辆,但国民仍保持观望态度,传统燃油汽车仍然是首选。

王荣丰说,该行业也面对国家领导的政策是否能惠及全民的挑战。他认为,国民须高度关注且不时针对时事提出建议,以此提醒国家领袖公平对待国民,不分种族才能达到健康的竞争。

林冠英:有信心经济会好转 

峇眼国会议员林冠英致词时说,只要继续给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及联邦政府提供建议,政府的一些计划若明年没能落实,就留待后年落实。

他举槟城轻快铁及在北海设城市转型中心(UTC)为例,首相宣布在槟城建轻快铁不只是在槟岛,也到威省北海,让人民过海多一项选择。至于UTC设在北海,在他不断建议下终获批,带给北海及邻近一带的人方便。

林冠英也说,从首相公布的2025年财政预算案中,看到政府定下的经济策略,并有信心我国经济会好转。

提到政府宣布的最底薪金从1500提高至1700令吉,他说,这符合要增加员工的收入政策。

张凯名:提升服务克服挑战 

工委会主席拿督张凯名说,我国2023年的机动车零件及配件的销售总值约为428.7亿令吉,并且销售额每年都在稳步增长。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业者必须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从业者都展现坚持不懈的精神。

他说,同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与难关,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仪式上,该会拨出款项捐给北海钟灵中学、启智学校、中华公学总校、中华公学一、二校,各获1万令吉;中华三校获1万5000令吉。

(大北马)威省机械及车辆零件商会的51周年联欢宴会
黄绳福(左十一)在张凯名(左九起)、署理主席秦添寿、王荣丰(右十起),以及林冠英的陪同下,移交模拟支票给受惠学校代表。(刘必强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30pm 25/03/2025
【蒙面暂记】终将失业的喃呒佬/周若涛

琼瑶离世,身边不少亲友深受触动,却因避讳而不愿多谈。巧的是,两部探讨生死的电影同年上映,先有港片《破.地狱》,后有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隔壁的房间》。于是,借助虚构作品,不能谈的话题也能绕个圈谈。就像“隔壁房间”的隐喻,有些事情无法直视,那就换个角度,换个空间。

两部片都向死而生。大限在前,人才能为自己的人生下定义,理清纠葛的人际关系。《隔壁的房间》的主角玛莎,为维护生命最后的尊严而选择安乐死,更增添了一层道德叩问——人是否拥有决定自己生死的权利。 虚构的玛莎与现实的琼瑶,天差地远的两个人物,在死亡面前又何其相似。

未曾料到,大数据演算法似乎窥知了我近日所思,唯恐我心情过于肃穆哀伤,而频频推送一部纪录片。片名直白而粗暴:DON’T DIE(《长生不死》)

主角Bryan Johnson,矽谷科技新贵,年少创业有成,公司卖出后坐拥巨额财富。如此人生胜利组,夫复何求?换作是我,早已躺平不干。但超级富豪的眼界就是不一样。他立志追求长生不老、青春永驻之法,并且逐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科技养生术,从最基础的饮食、运动,到闻所未闻的营养补给,再到匪夷所思的血浆注射、基因治疗,都包含其中。创业烧钱烧习惯了,养生也要烧。这套方法,每年得耗资两百万美元。

我不禁想到,人类为求永生曾做过多少蠢事:吞丹砂、修秘术、寻访神泉仙岛。有钱了不只任性,还怕死。自古以来,人们总爱把当时的尖端技术生搬硬套在长生术上,但往往没有好下场。古时,许多帝王因水银中毒而疯癫,近代,则有冷冻身体以待复苏的人——他们万没想到,冷冻公司竟会破产。冷冻柜断电了,那些收拾残局的清洁工,每位都经历了一场精神浩劫。

人类将于2030年实现永生

这种嘲笑自是后见之明:他们确实失败了。可是,如果,万一,成功了呢?

现今科技与过往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科技人,Bryan的养生法严守科学原则,且有专业医疗团队作支援。他每日进行一堆生理检测,各项指数钜细靡遗,几乎掌控每一个细胞的状态。如果试药换药,更得密切追踪指数变化。所有数据像开源码那样公诸于众,任人检视、复制。结果证明,这套方法确有逆龄之效:他的生理年龄比实际年轻二十余岁。

这算不算逆天而行?跟玛莎一样,Bryan也遭受不少道德质疑。 玛莎因选择“死”而被质疑,他因追求“生”而被非议。吊诡的是,批评者大概属于同一群人。

而矽谷的逆天者不只他一人。著名科学家兼未来学家、谷歌顾问Ray Kurzweil也是“科技养生”的奉行者。他甚至乐观预言,人类将于2030年实现永生。这也许并不疯狂:如今我们对宏观与微观世界的掌控能力是前所未见的, AI也势将加速基因学和分子医学的突破。这预言,搞不好能实现。

但实现了又如何?此等技术大概只有富豪负担得起。即使普及,地球承载得了只增不减的人口吗?这时马斯克怕会跳出来说:来,一起移民火星吧。

届时,人们会不会对玛莎说:“只要再多等几年,你就不用死了”。整部意蕴深远的电影,其美学与内涵,轻易被抹消。而许冠文饰演的喃呒佬,无地狱可破,终将失业。大限无限远,人们紧抱着彼此的恩怨情仇,再无机会放低。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