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四十年前,只要吹大風下大雨,人們就擔心天災來襲。這時候的記者會主動去巡災區,來自公眾通風報信的災情也源源而來。
過去的人日常資訊多數來自報章。人們開口就說:“報紙賣的!”賣的就是報紙上的新聞,包括大大小小的天災人禍消息。
ADVERTISEMENT
今天的老記者會很感謝當年賣力通風報信的公眾,沒有熱情的讀者,趕赴謀殺案現場採訪的記者不會去得比警方更快,可能謀殺案目擊者在決定報警之前,早已打電話到報館。
以前我有一個叫阿南,在浮羅山背大街賣冰水的線人,地區上有任何風吹草動,他會立刻拿起攤子旁的公共電話投硬幣,打電話到我在檳島西南區的辦事處。
他提供消息給我完全出於自願,沒有收費,反而還要出那一兩角錢的電話錢。經常向報館通風報信,使得他有了辨別新聞重要性的能力。
他知道椰樹倒下未必是新聞,倒下擊中屋子導致人們蒙受財物損失就是可資報導的新聞。當知情者把消息散佈山城市面,他一聽到消息,第一時間就會通知記者。
一些天災的消息不必公眾通知,記者根據自己的新聞嗅覺,立馬就探聽消息。比如,郊區豐盛園建在山腰上的屋子多數是鋅板屋頂,大風吹襲經常會掀開鋅板,隨風飛走的鋅板可能會擊中人,記者打電話到豐盛園人家探聽消息就知道情況。
此外,檳城過去的災情都是千篇一律,只要市區發生較嚴重的水災,到關打虎馬來甘榜就可以拍到水淹路面,甘榜孩子在路中游泳的新聞鏡頭。
一棵椰樹倒下擊中建在椰園中的木屋,後續新聞是人民代議士或其助理第一時間到現場瞭解情況,過後會帶領官員前往發放災款,如果倒樹傷了人,官方人員和記者還會“拉隊”到政府醫院。
同樣的,如果大風颳起甘榜多間木屋的鋅板屋頂,這風災善後的一連串新聞炒作會維持一段時間。
今天的人會以為這些新聞是官家的宣傳,一些報館甚至可以把這些新聞忽略掉。在過去的年代,小地方母雞生幾粒蛋都是人們的談資,一份報紙沒有賣這些新聞,會導致人們改買其他報紙,影響報份。
試想想,一個小社區發生了破門行竊案,雖然是小額錢財損失,可是區內的咖啡店的閒人拿起咖啡店訂閱的報紙,一邊閱讀報紙賣的新聞一邊高談闊論,這報紙已經完全融合進入這個社區。
必須強調,設有小地方辦事處的地方報才有這個融合民眾的能力,大報大城市辦事處的大記者不會在乎人家家裡的母雞生幾粒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