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0日讯)槟州社会发展、福利及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说,州政府向来注重妇女及儿童发展事务,而州政府推动的槟城2030愿景,也以家庭排在第一位,即重家庭、拥绿地、精明州、耀全国。
她今日出席槟州妇女发展机构配合即将到来的国庆日而在光大底楼举办的派发国旗活动时说,虽然担任家庭主妇的女性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但她们对家庭全心全意的付出,让家人安心出外打拼及孩子快乐成长,这也是对社会及国家有所贡献。
ADVERTISEMENT

摆脱性别暴力刻板印象
她引述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说,世界全面实现男女平等至少还要再等132年,尽管如此,槟州将继续为之奋斗,以期早日达成目标。
“独立象征着自由与主权,在迎接国庆日的同时,我们努力不懈,冀早日摆脱性别歧视、刻板印象和暴力,继续迈向团结与和谐。”
她也说,州政府将继续推行与各项妇女权益相关的政策与倡议,为女性带来更多的机会及平台,塑造对女性更友善的环境。
活动上,林秀琴也在槟州妇女发展机构首席执行员拿督王美玲陪同下,向民众派发国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摄影:黄雨云
(槟城4日讯)今日正值清明节,根据槟州社会发展丶福利及非伊斯兰事务委员会主席林秀琴的观察,今年扫墓者的公德意识普遍上有所提升,墓园整体环境较往年整洁,显示“文明、环保与安全”祭扫宣导已逐渐见效。
林秀琴偕同槟州青年发展机构、槟城和谐机构及双溪槟榔区槟城青年委员会约15人,一起到峇都眼东福建公冢巡视义山公冢墓园后,这么表示。
她提到,过往不少民众在清明节上山祭祖时,习惯性使用铁罐作为临时香炉,方便插香烧纸。然而祭拜结束后,许多人便将铁罐随意遗弃在墓地,久而久之,这些废弃铁罐容易积水,进而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
环保香炉取代铁罐
“今年我们观察到的一个令人鼓舞的变化,是越来越多扫墓者开始使用环保香炉取代铁罐。”
她指出,也有民众采用不锈钢食格来盛装供品,以取代传统一次性塑料餐盒或塑料袋。这类小小的转变,正是州政府努力推动“文明清明”所希望达致的成果。
她说,清明节期间全槟各地义山与墓园人潮众多,若每一位前来祭祖的扫墓者都能自觉地将垃圾带走,不仅能保持环境整洁,也能减轻清洁工人及志工的负担。
她形容,这些墓地就如同祖先们的“家园”,扫墓者在祭拜祖先的同时,也应顾及环境整洁,维护好祖先以及其“左邻右舍”的家园门面。

陈淑湘:探讨墓园设临时回收站
槟岛市政厅执照及公共卫生常务委员会交替主席陈淑湘说,市政厅将与槟州华人义山联合会理事会探讨,在清明节期间于槟岛各大墓园设立临时回收站,以系统化方式收集扫墓者留下的可回收物,如铝罐及塑料,并进行分类回收。
“这不仅有助于维持墓园的环境卫生,也能让义山在处理垃圾的同时创造额外收入。”
她举例,目前铝罐的回收价格已上涨至每公斤逾4令吉,若能善加利用,将是一笔可观的环保收益。
她说,以峇都眼东福建公冢为例,在清明节高峰期,该公冢每天需聘请多达12名员工负责清理工作,而每日平均收集到的垃圾多达5辆大罗里的分量。
“目前这些垃圾是直接被载走,其实这些垃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
出席的包括槟城联合福建公冢董事会主席拿督谢清渊、财政拿督王群衡、信理员兼董事拿督王德钦及拿督谢思文、槟州青年发展机构总经理罗家濠、槟城和谐机构总经理欧宗义及槟岛市政厅城市服务局主任拉斯达。
活动上,林秀琴不仅向公众宣导“文明扫墓”的理念,也与一班志工们一同在义山范围内捡拾垃圾,以实际行动号召更多人关注环境卫生。









(黄雨云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