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1:40am 23/08/2024

华小

友族

育华小学

细述

直落巴巷

华小

友族

育华小学

细述

直落巴巷

細述·華小 | 學生出席率紀律佳 直落巴巷育華小學受友族認可

报道、摄影/陈云清
部分照片/学校提供

就如一些偏遠鄉區微型華小所面對的情況,育華小學的就讀生,生人數近這2年已超越華裔生;在這看似普遍的現象,學校除了來之則安之時,更以積極的態度,為指日可待的未來,做好準備工作與規劃。

ADVERTISEMENT

例如,瞭解到友族新生並沒有中文基礎,校方便調整教學方針,特別是入學首3個月,教師將著重於聽與說的教學,讓友族生適應於這樣的學習環境。

未來屋業發展有助育華小學留在原址

甚至有時候按捺不住,快要用國英語解說時,教師都會及時剎車,繼續用華語向友族生授課,以確保他們能更快掌握華文。

創校已逾百年的直落巴巷育華小學,期待當地旅遊業復興、屋業蓬勃發展、交通四通八達之日,以帶旺學生來源。

數學方面,校方則會強調學生掌握乘法表。友族家長第一次聽到孩子背誦乘法表時,覺得太不可思議,孩子能背誦得如此流利。

更重要是,學校致力於提升學生的出席率、強化學生紀律;學生若無故缺課,校方就會登門拜訪,家長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確保孩子到校上課。

即便是微型小學,學校董家教及校方會確保育華小學繼續在直落巴巷辦學下去,特別是隨著屋業及旅遊業未來在該區有機會見曙光後,必也能引進學生來源,包括增加華裔生人數。

鍾德強:申請華中“董事班”名額

而在等待屋業與旅遊業的曙光時,育華小學也採取主動,致函東北縣的國民型中學董事會,希望學校能保留董事班名額給有意升上有關華中的育華畢業生。

小而美的育華小學,致力於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校長鍾德強希望各華中董事會能提供這些學額,畢竟,涉及的名額並不多,而且此舉也將協助微型華小能吸引更多學生就讀。

駱麗雲:學生福利吸引報讀

家教協會主席駱麗雲則說,由於該校屬於西南區,因此畢業生若要升上華中,唯一選擇就是浮羅山背的聖心中學,但從直落巴巷到浮羅山背大概有22公里的路程,而且交通相當不便。

育華小學三年級生在教師調教下,於學校畢業典禮上演繹潮劇《京城會》,發揚與傳承中華文化,也讓師生及家長留下深刻印象。

這也是為何,當地許多家長寧願把孩子送往峇都丁宜的培才小學,該小學屬於東北縣,畢業時會有更多的中學選擇。

此外,為了吸引新生來源,育華董事會也免費提供一年級新生練習作業簿、學校T恤等,校方也成功向公司企業徵求到免費早餐、制服及校鞋給全校學生。

人口外流致學生減少

創立於1919年的育華小學,是所百年學府了,在1984及1985年期間,學校創下學生人數最高的紀錄,多達250人,以致必須以上、下午班進行教學。

艾莎(左起)、鍾德強及駱麗雲,分享育華小學的美麗故事。

鍾德強說,那時期當地的就業機會旺盛,特別是捕魚業以及旅遊業,漁民唱豐收,遊客則愛往峇都丁宜及直落巴巷休閒度假,那期間珍珠沙灘酒店(Mutiara Beach Resort)還在運作,帶旺了沿海一帶的經濟活動。

然而,漸漸地,海產少了、旅遊業褪色了,珍珠酒店也正式歇業,為了生活,當地居民唯有外遷謀生,直落巴巷人口也逐漸下滑,直接影響了育華小學的生源。

2000年,該校學生總人數下滑至150人,20年後繼續降至只剩下60人,特別是冠病疫情後,人口外流情況更是加劇,今年該校只剩下54人,其中56.6%學生是友族生,回看2000年時,友族生還不到10%。

育華的孩子們就如手中的幼苗,在師長細心灌溉與培育下,必將茁壯成長。

然而,對育華來說,最重要是在10年內,維持學校的運作,無論是華裔生還是友族生居多,校方致力於舉辦各項活動,以吸引更多新生報讀。

助友族生掌握華文

在豐富化學校的活動之餘,育華小學也注重研究更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計劃,特別是友族生在中文方面的發音掌握。

育華小學考量到一些友族新生沒有華文基礎,因此教師在開學首三個月,會著重於聽與說的教學,以讓他們更快適應學習環境。

鍾德強說,未來是人工智能時代,友族生在學習中文時,必須掌握好聽與說的技能,教師發現異族生難以掌握中文發音,因此,必須從小多加糾正,假以時日必能克服此難題。

“學校的大門,永遠都開放接納任何族群的孩子就讀,而把孩子教好是學校的責任,我們不能讓家長失望。”

育華小學多年的努力,讓友族家長看到孩子的蛻變,無論是成績還是紀律,都得到家長的肯定。

辦活動傳承中華文化

雖說在教學上會考量到友族生的學習需要,但育華小學沒有忘卻華小發揚中華文化的角色,並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傳承中華文化。

鍾德強說,從中華文化著手,將能吸引學生學習華文的興趣,以及愛上中華文化的精髓。

育華小學各大民族學生同歡共慶佳節,加深彼此對各族文化的瞭解。

他相信此舉多少也能吸引該校友族生的目光,認識中華文化、與中文連接,從而也能加強學習華文的動力。

訪談間,校長還播放了一段該校三年級生演繹潮劇《京城會》的錄影片段給本報記者,學生更是以潮語演出,全校學生與家長對此表演,留下深刻印象。

艾莎:掌握語言有利日後就業

常在華社間流傳的“再窮不能窮教育”名言,沒有膚色之分,家長都是抱著這樣的態度以確保孩子獲得最完善的教育。

育華小學家教協會副主席艾莎(友族家長)當年考量是否要把孩子送往華小就讀時,會先研究及做好準備,包括把孩子送往華文為教學媒介語的幼兒園,以讓孩子先掌握基本的中文書寫及聽和說的能力。

在看到孩子對於中文掌握還算理想時,她才決定把2個女兒送到育華小學,如今長女已畢業,並在聖喬治女中就讀中二,次女則仍在育華求學。

雖然學生人數不多,但育華小學沒有忽略學校的課外活動,包括一年一度的運動會,栽培及挖掘有潛質的選手。

她認為,要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成果,就要捨得花費,為了孩子的教育,她不介意自己辛苦點,包括掏腰包給孩子安排額外的補習。

當初之所以決定要把一對女兒送到育華小學,艾莎主要是為了讓女兒多掌握一種語文,以利日後就業的機會。

“未來是如何,我們還看不到,但至少現在可以看到一些好處,例如當女兒參加一些國際賽事,有來自新加坡和中國的參賽者,那麼在交流環節時,他們可以共用華語來交流。”

華校培養自律學習態度

另外一個因素吸引艾莎把女兒送來育華就讀,是因為學校講求紀律、教師要求嚴格。

她說,在育華接受教育的長女,如今在中學求學,她從未接獲師長投訴女兒功課未交或其他的紀律問題。

她深信,這是女兒在育華這些年來所被栽培出來的自律與學習態度。

這也是育華小學所努力的方向,重視學生的出席率與紀律,該校的出席率達到97.5%,排在西南區學校的前五名。

高度的出席率,學生之間也相互起了正面影響,不隨意缺課,即使小病,也要到校上課。

駱麗雲說,其孩子在育華小學就讀的6年間,除了因為行管令而必須居家學習,其餘到校上課的日子,都不曾缺席,每天清晨都做好準備,準時到校。

等周邊發展重振學校輝煌

放學鐘聲敲響了,學生家長已在校門外等候接孩子回家。只見保安人員握著麥克風,望向門外的家長,然後不緩不急地逐一呼喚學生的名字(預示父母抵達學校了)。

為育華盡心盡力服務的莎菲卡(右二),能記住全校學生的名字,更認得所有學生家長。

可見,雖然學生人數只有區區的54人,但也因此拉近了學校上下的關係,包括已在育華小學服務7年的保安人員莎菲卡,她能記住全校學生的名字,亦能認得學生家長的容顏。

我們常說,學校小而美,應該就是這樣的一回事,加上淳樸的鄉情,大家都用最誠摯的情感,守護這座學府。

當然,育華小學始終冀盼直落巴巷會再度重振當年輝煌,學校生源就不再是棘手問題,讓朗朗讀書聲繼續喚醒每個清晨。

只要交通便利、旅遊業復興、屋業蓬勃發展,那育華小學這份心願實現就不遠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