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10:16pm 22/08/2024

创意

才能园

金龙

盂兰胜会

大士爷

庆赞中元

创意

才能园

金龙

盂兰胜会

大士爷

庆赞中元

北赖才能园庆赞中元 128呎“金龙”祭大士爷

(北海22日讯)北赖社区慈善机构首次,以128份祭祀礼篮装饰成128呎长的祭拜,为农历七月的传统添加色彩。

以128份祭祀礼篮装饰而成的128尺长金龙盘踞在祭祀桌坛上。(李明慧摄)

除了有一条金龙盘踞在祭祀桌坛上,设计师方绍维还在祭坛两旁,巧思设计了2个金银元宝,让参与祭祀活动的会员及信众,将折好的金银纸投放在大元宝内祈福。

ADVERTISEMENT

北赖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全体理事会祭拜大士爷,前左三至五为方绍维、陈文秀及顾问吕慈喜,右五、六及八为许志铭、梁润川及罗文忠。(李明慧摄)

刚成立半年的北赖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是在才能园巴刹一旁,设置大士爷祭坛,获得会员及当地居民踊跃参与,反应热烈。

方绍维说,该机构理事会是于3个月前便开始筹备这场盛会,随后在财政黄学仕协助下,从各种渠道获得灵感,最终用一天时间完成布置工作。

以128份礼篮祭品组成

由于今年的是龙年,所以他在灵机一动之下,想到了以传统的纸扎品和纸皮等,设计成龙头与龙尾,龙身部分则由128份祭祀供品(礼篮)组成,最终形成一条长长的龙身形态。

方绍维以纸札品及纸皮制成龙头。(李明慧摄)

“其实,我最初也不知道要设计什么主题,于是便与大家从采购必备用品开始做起,慢慢的就有了灵感。”

方绍维说,他之前也有在中元节祭坛制作过莲花、环保双龙及黄梨等,这次就不再重复这些设计方案。

“毕竟中元节祭拜大士爷是华族传统节日,所以我的设计方案都尽量保持传统元素,只是在祭坛布置做得更有内涵和创意,让盂兰胜会的气氛更显温馨。”

方绍维设计的3个聚宝盆。(李明慧摄)

除此之外,方绍维也为该机构首办的普度活动设计了3个聚宝盆的摆设,分别代表大士爷、大伯爷及二伯爷的神物。

掷筊选3盆主保管聚宝盆

北赖才能园社区慈善机构顾问陈文秀指出,与其他盂兰胜会组织不同的是,该机构的中元庆典没有“掷筊”卜选炉主仪式,而是采用“掷筊”的方式,遴选出3名“盆主”,由他们将3个聚宝盆带回家保管。

大大的元宝 ,让参与祭祀活动的会员及信众,投放在大元宝内祈福。 (李明慧摄)

他说,上述3名“盆主”分别是梅健财(大士爷聚宝盆)、李志强(大伯爷聚宝盆)及王威发(二伯爷聚宝盆)。

陈文秀说,虽然该机构成立仅有半年,如今已累积会员近300人,并希望号召更多热心人士加入,一起为社会和社区献爱心。

26日中元宴筵开107桌

他说,该机构也将在下周一(8月26日)在才能园巴刹旁办庆赞中元千人宴,筵开107桌,同时邀请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行政议员及州议员参与其盛。

秉著慈善为目标及更好推动社区福利工作,理事会当晚也会捐款给5个单位。出席者包括该机构主席梁润川、副主席罗文忠及总务许志铭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4:45pm 09/02/2025
郑力宁欢迎首相声明 不制定穆参与其他宗教庆典

(大山脚9日讯)柏达城盂兰胜会理事会主席郑力宁说,该会欢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声明,内阁决定不需要制定指南规范穆斯林参与其他宗教庆典的行为。

吁政府延续开明政策

郑力宁呼吁联邦政府延续开明政策,巩固多元社会的基石。无论是保障各族母语教育权利、公平分配资源,还是维护宗教和谐,都需要政策制定者以智慧与远见,倾听民意、尊重差异。

“首相安华也认同,相关指南并不需要,因穆斯林知道自己的尺度,对于出席其他宗教庆典,在我国已经是习以为常,因此不需要复杂化或对社会造成混淆。”

郑力宁昨晚在该会新春团拜致词时说,我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国家,多元种族、宗教、文化与语言在此和谐共生,不仅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更是国际社会称羡的宝贵财富。

“马来同胞的开斋节、华裔的农历新年、印裔的屠妖节,东马土着的丰收节,我国以各族共同欢庆为荣,更以不同语言在街巷中交汇为傲。”

“这样的多元性,让我国成为‘亚洲缩影’,也让我们始终坚信,唯有各族团结一致、携手并进,才能推动国家繁荣昌盛。”

秉持“敬天法祖”精神

他说,作为以膜拜大士爷为核心信仰的社团,该会始终秉持“敬天法祖”的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不仅通过中元普度弘扬孝道与慈悲理念,更积极投身华文教育与社会公益事业。”

“我们资助清寒学子、支援社区弱势群体、举办文化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承诺。我们深知,文化的根基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未来在于包容。因此,我们也将继续与各族同胞合作,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多元共荣的沃土。”

“我国若能以多元为力量,必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典范,证明不同文明可以共生共荣,而非对立冲突。”

“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以团结之心面对挑战,以包容之态拥抱差异,共同书写我国更辉煌的篇章!”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