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19日訊)擁有168年曆史的檳城義香餅家,為紀念馬來西亞與中國建交50週年的特殊時刻,特別推出了限量版豆沙餅盒和什錦酥餅盒,彰顯義香餅家對這重要關係的重視和敬意。
限量版豆沙餅盒上印有象徵馬中建交50週年的紀念標誌。什錦餅盒上則繪有義香標誌性的寶寶形象,左右手分持著象徵馬來西亞的老虎以及象徵中國的熊貓,展示了兩國的友好關係。
ADVERTISEMENT
莊學騰:對兩國深厚友誼致敬
義香執行董事拿督莊學騰今日在推介禮上說,義香作為檳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代傳承,今日非常榮幸能在馬中建交50週年的特別時刻推出限量版產品,以對兩國深厚友誼致以敬意。
他說,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系之一,也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因此,維繫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尤其在貿易、旅遊和製造業領域,顯得尤為重要。
他指出,義香餅家起源於中國福建的一個餅店,19世紀中期,一名酥餅師傅從福建作為“苦力”下南洋來到檳城,以尋找更好的生活。
“今日,經過168年的發展,義香已將這源自中國的品牌,發展為引以為豪的馬來西亞品牌,義香也是國內少有的,同時擁有中國與大馬商標的品牌之一。”
他說,義香不僅以檳城特產而聞名,如豆沙餅、清糖餅、香餅和馬蹄酥,同時也以其高品質的純芝麻油聞名,成為東南亞的頂級品牌,並遠銷香港、印尼、澳洲和英國等地。
“目前,我們正與兩所大學合作,研究義香芝麻油對人體健康的益處。義香承諾為建設健康的社會貢獻力量,同時致力於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
另外,莊學騰說,為慶祝馬中建交50週年和中國與香港直飛檳城的航線開通,義香將為所有訪檳的中國遊客提供免費贈品,只需出示護照和機票即可領取,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丁巧:免簽註入強勁消費動力
中國駐檳城代總領事丁巧說,在中馬兩國延長互免籤政策後,今年首4個月,入境大馬的中國遊客約95萬6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3倍,為大馬旅遊、酒店、餐飲等多個行業注入強勁的消費動力。
她說,中國多個內地城市與檳城新開設直達航線,讓中馬民眾便捷互訪,兌現“說走就走的旅行”的可能性。
她指出,在冠病疫情期間,義香餅家分發餅乾禮盒給受影響的檳城三輪車伕,很好地發揚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優秀品德。
她指出,早前南寧代表團拜訪霹靂怡保期間,驚歎當地傳統美食“雞仔餅”仍保留中國南方城市“小雞餅”的原汁原味。
她祝賀義香有限公司榮膺亞洲週刊2023年亞洲卓越品牌獎,以及莊學騰獲得亞洲週刊第9屆全球傑出青年領袖獎。
她也展望中馬建交關係達致下一個50黃金週年。
黃漢偉:中國遊客愛逛升旗山
檳州旅遊與創意經濟委員會主席黃漢偉說,根據檳城升旗山纜車今年1至7月中旬的乘客人次分析,中國遊客以6萬4015人次排行第一,彰顯中國遊客對升旗山的喜愛。
“接著是印尼的3萬7412人次、新加坡1萬6607人次、泰國2萬4876人次和英國2萬2278人次。這數據充分證明了檳城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影響力,尤其是對中國遊客的強大吸引力。”
他說,在他上任該委員會主席的一年前,僅有廣州和香港直飛檳城的航班,但一年後,直飛檳城的中國城市已增至7個,包括廈門、廣州、深圳、香港、上海、海口及重慶。
他指出,中國也已成為檳城第三大客源國,就今年上半年(1至6月)而言,搭乘飛機直飛檳城的中國遊客達到4萬4847人次,對比同時期的1萬3029人次,大幅度增長了244.21%。
“考慮到還有大量中國遊客通過吉隆坡轉機或陸路入境,加上今年上半年,檳城瑞典鹹碼頭也迎來了7378名中國遊客入境,檳城實際的中國遊客接待量就遠超這個數字。”
義香成象徵馬中友誼老店
黃漢偉說,義香餅家從最初的小小餅乾店,如今已發展成為象徵馬中友誼的百年老店。
“義香的豆沙餅、芝麻油等產品深受本地和國際消費者的喜愛,成為兩國文化交流的生動見證。義香對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與創新精神的結合,正是我們面向未來所需的合作典範。”
出席者尚有馬來西亞廠商公會檳州分會拿督李忠利、馬來西亞酒店協會檳州分會主席拿督吳乃慶、檳州導遊公會主席梁超明及泰國駐檳總領事拿督拉斯查達等。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槟城26日讯)槟城国际古钱、古币及邮票展销会昨日起在1st Avenue广场举行,为期3天。本次活动的其中一个亮点是“全球最大尺寸的纸币”。
这纸币面值600令吉,是于2017年前由国家银行发行的纪念钞票,纪念我国独立60周年。

双冠邮币贸易老板陈锦安说,他在8年前以1700令吉购买该纪念钞票,当时买下数张收藏。在高峰时期,其价值曾达到2万令吉,目前价值约1万3000令吉。
他说,一名收藏家去年以1万8000令吉向他购买其中一张纪念钞票。
马来亚古币展览会(MBF)创办人林势量在活动开幕仪式上指出,该展销会已经迈入第8个年头,这次的展销会聚集国内外收藏家,当中包括来自英国、澳洲、中国、香港、越南、缅甸以及马来西亚各地的参展商。

槟州旅游及创意经济委员会主席黄汉伟说,在电子支付盛行的今日,纸币与硬币的使用已逐渐减少,未来或许终将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他说,这些古钱币虽然已不再是交易的工具,但却是实体史料、历史文化的载体。
“每一枚古钱的铸造,往往与特定的朝代更迭、政权兴替或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钱币上的年号、帝号、字体与图腾,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与社会氛围。”
出席者包括光大州议员及1st Avenue广场副总经理陈绫凤。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