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发布: 4:11pm 07/08/2024

罗炜家

绿量

净河

罗炜家

绿量

净河

绿量 | 爱护环境 齐来净河 罗炜家吁大家带入各自社区

报道/颜维陞
照片/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

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多年前配合“世界地球日”主办的活动,今已成为该中心的品牌活动项目,每一年都吸引各族人民参与。

峇甲亚兰区州议员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问时说,他希望之前的非政府组织、社团、学校的董家协成员,以及各区睦邻计划成员,能把这项活动带入各自社区或附近的河流,贯彻净化河流的任务。

ADVERTISEMENT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净河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与“战利品”(垃圾)合影。

他说,如果每一个社团或非政府组织都发挥和发动,各区的河流就会摆脱脏河污名,让各区民众都有一个干净的河流。

“我们主办了净河活动,主要是带动更多人来参与,且教导他们如何净化河流,学习之之后就能在各自社区净化河流。”

他指出,服务中心现在每年都会策划2场净河活动,希望吸引更多民众参与,齐心净化双溪大年的河流。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峇甲亚兰州议席服务中心的员工阿鲁亲自下场净河收拾垃圾。
勿乱丢神龛

罗炜家说,每次净河活动都会有100人出席参与,净河范围介于100公尺至200公尺,整个过程都在捡拾各式各样的垃圾。

他说,捡拾垃圾数量非常惊人,一次过会捡到210大包约1吨的垃圾,垃圾种类超乎想像,甚至会有居民丢弃的拿督公龛,他因此呼吁双溪大年居民勿乱丢神龛,民众可以联络E-Idaman清洁公司,或国家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WCorp),询问类似物品所当交托的专业处理位置。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印裔同胞也积极响应参与净河活动。

他指出,如果一些参与净河活动的友族同胞看到这一幕(神龛)时必感到疑惑,不解华人会如此对待自己膜拜的神明,神龛本就应该好好处理,而不是乱丢。

他也提及,新城镇的河边收拾干净后,民众可以在这里安排一些休闲活动,可以一边欣赏红树林和喂食猴子,是休闲的好去处。

要提高公民意识

罗炜家说,他有联系非政府组织的净滩小组,他们也会提供一些意见,让他能运用在净河活动上。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中小学生踊跃报名参与净河活动,与罗炜家(后排左四)合影。

他说,身为父母的要提醒孩子们爱护环境,要提高自身的公民意识,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果我们不爱护环境和河流,倒入更多酵素也无法净化被污染的河流。”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残疾者也参与净河活动,在场者表达敬佩之意。

他说,每一名双溪大年市民只要摒弃“不关我事”的态度,提升社区参与度,净河活动就能每年办下去,更有可能每三个月办一次。

他非常感谢大家无私付出,不计较肮脏和臭味,为自己的社区打造成更干净和整洁河流。

陈健宝:号召友人参与

已经2次参与净河活动的陈健宝(18岁,学生)说,他是在去年新春嘉年华会,峇甲亚兰区前州议员黄思敏发起活动时参与,他觉得逛新春嘉年华又可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是一件值得推广的事情,他因此号召其他友人也一起参与。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陈健宝会继续邀约朋友们参与有意义的净河活动。

他说,看到其他种族的朋友们都参与,大家都有抱持同一个目标去收拾和整理河流,这是非常棒的事情。

“我也看到家长们带孩子来参与,从小灌输河流干净的重要性,提醒大家都有义务照顾大自然生态和河流。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参与者忍受难闻的气味,在河边努力的净河。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参与者还是障友,他没有一只脚也积极参与。试问我们有手有脚的人,是不是要自我检讨?”

他说,他会继续参与净河活动,更会提醒大家不要随意乱丢垃圾到河边和河内,这是非常没有公德心的事情。

黄思敏: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科技、工艺及革新部长郑立慷的政治秘书黄思敏指出,他很高兴可以看到这净河活动得以延续,还做得比以前更好和更多人参与。

(大北马/绿量)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净河活动成为品牌活动照顾环境与卫生
罗炜家也放下身段,跳下河边清理垃圾。

他说,这活动是一个起点,可以提高保护环境和河流清洁的醒觉意识。

他说,借此活动也希望年轻人可以多关注社会上的环境议题,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把垃圾分类

净河活动的过程很简单,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助理阿鲁会向参与者讲解收取垃圾的方式,包括如何细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可回收垃圾不难看到,都是一些塑料瓶子、铝瓶、纸皮、塑料袋等,参与者可将这类垃圾堆积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分类后装入垃圾袋,最后交给E-Idaman清洁公司和国家固体废料管理机构(SWCorp)员工。

不可回收的垃圾,是一些大树枝和拿督公神龛等,这类垃圾直接从河堤处取走,然后也堆积在一起,待E-Idaman清洁公司员工载走。

E-Idaman清洁公司员工在整个活动结束后,会使用称重器材称出所收拾到的垃圾量,记录之后交给公正党峇甲亚兰区州议席服务中心,以方便做记录和写报告。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3:05am 27/03/2025
绿量 | 从30人团队变唯一义工 林耀泰坚守回收中心

大山脚南美园巴刹后方,几乎每天可以看到一个长者,坐在资源回收中心前处理各种回收物品,表面上像个“拾荒老人”,谁又料到他已经每天重复相同的工作己经超过20年,更没有从变卖回收物品中收取分文。

从资源回收累积经验学会废料分类

今年76岁的林耀泰既是南美园第二及第三期资源回收中心的负责人,也是现存唯一的义工。2003年,当时的威省市政局正在推动环保醒觉,鼓励各个社区设立资源回收中心,住在南美园的林耀泰恰好是睦邻计划的理事,就与二三十名居民在睦邻计划会所后联手设立资源回收中心。

南美园第二及第三期资源回收中心设在一座大约500平方尺的建筑物里。

可惜的是,威省市政局没有提供妥善的培训课程,大家都不懂废料分类的重要性,最初数次变卖回收物品的报酬都不理想,后来大家开始懂得废料分类,但工作程序繁复,无法投入时间的成员一个个离开,最后剩下林耀泰一个人把资源回收中心撑了起来,没想到一做就是22年。

“起初,我们不知道废料需要分类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我们首次把宝特瓶送去给回收商,对方一称是2公斤,但我们没有倒掉瓶子里的水,回收商以此为由直接扣掉1公斤,再加上其他物品,我们第一次的报酬只有20多令吉。”

这辆锈迹斑斑的脚踏车由朋友相赠,也是林耀泰每天往返住家和资源回收中心的交通工具。

尽管后来有做好宝特瓶的分类,但回收商总有不同的理由克扣报酬,譬如铁、镍和铝混在一起,回收商只按低价的铁计算,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经验后,林耀泰和团队成员才渐渐懂得废料分类。

把废料分类需要花费时间和精神,已经退休的林耀泰每天会定时到资源回收中心,团队其他成员就不定时现身,但是,不到几个月就只剩下林耀泰单独处理分类工作。

没有清洗乾净的一次性餐具,林耀泰必须花费时间清洗才能变卖。
自嘲“劳碌命”坐不住

资源回收中心设在一座大约400平方呎的建筑物里,中心前方一片小空地盖上勉强可以挡雨遮日的铁皮,对面就是上午时段异常热闹的南美园巴刹。

资源回收中心原本使用睦邻计划会所后方的空地,日子一久,废料越堆越多,处理过程会留下各种杂物,睦邻计划理事会颇有怨言,林耀泰后来向州议员、土地局和威省市政局申请后,终于在会所后的操场边建成现在的中心。

每个废料都有可回收的值钱物品,一个手提包就有铁、镍、铝等数种金属。
原本可以享受安逸晚年的林耀泰自嘲是“劳碌命”,就选择在遮日挡雨的铁皮下处理废料。

林耀泰的住家离开中心不到半公里,每天早上10时前会骑着脚踏车抵达中心,拉开闸门后就投入工作,中午1时会外出用餐,但南美园巴刹周围的食肆中午后几乎休业,他多数会先打包盒饭。

“我不喜欢去咖啡店找人喝茶聊天,虽然最近几个月每天几乎要留到晚上10时,甚至是11时,但我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晚上回家冲澡后也会刷刷手机看看一天的股票交易走势才就寝。”

林耀泰每天坐这张矮凳上,默默地处理各种可回收物品。

林耀泰退休后有儿女定时给的生活费,足以让他过上安逸的日子,他坦言自己也希望与其他长者般安享晚年,含饴弄孙,但他自嘲是“劳碌命”,不能好好地坐在家中,就选择把时间花在处理回收物品上。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记者联系林耀泰约好访问时间后,隔天一见面记者就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林耀泰拿过卡片仔细看了一下,说道:“你当记者很多年了。”原来,林耀泰是《星洲日报》的长期读者,他几乎记得每个曾在专栏写文章或报道新闻的记者姓名。

旧衣物回收价低没人要

22年前,林耀泰是设立资源回收中心的主要号召人之一,团队散伙后,他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处理好剩下的回收物品,总不能当作垃圾白白扔掉。

“后来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与一个朋友曾遭遇重大事故,就向观音菩萨许愿保祐渡过难关,我们逃过劫数后,留在中心当义工也算是还愿给神明。”

一户家人在老人家过世后,立刻把仍然完好的拐杖送到资源回收中心,让林耀泰觉得很可惜。

附近商家和居民习惯性把各种废料送到资源回收中心,东西越堆越多,林耀泰投入的时间就越来越长。现在,中心的空间内各种回收物品堆积如山,一半以上竟是堆积了很久且卖不出的旧衣物。

“近年,衣物的回收价越来越低,主要是受到线上购物平台低价抛售衣物的影响。以前,回收商每公斤花60仙收购,只要能捡到近几件完美的牛仔裤,挂上架子可以卖二三十令吉;现在,每公斤20仙也没人愿意收购。”

中心内的空间各种废料堆积如山,超过一半是囤积多时的旧衣物。

无论如何,林耀泰不忘初衷,会继续做到自己无法行动为止。

指垃圾分类教育没做好

林耀泰只希望把废料送到中心的民众,可以预先把回收物品分类。

每天有无数民众前往资源回收中心放下可循环的废料,少数会向林耀泰表示谢意。

他于受访时有很多人上门放下可回收物品,只有少数会向林耀泰道谢。

“偶尔有不讲理的人,拎着袋子进入中心后,直接把废料倒在地面,当我要求他们装在袋子时,他们反而说‘我们亲自送来给你就要感恩了’。”

少数民众直接把回收物品倒在中心前,林耀泰必须先处理这些废料,才能腾出空间处理其他废料。

他相信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义工,每个月从变卖回收物品得到的报酬,都悉数捐给南美园福德正神暨哪督公作为基金,而且,很多时候会超过1000令吉。

他不奢求民众做好废料分类,但一些废料如一次性餐具应该洗干净了才送到回收中心。况且,推动强制垃圾源头分类的槟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连基本的垃圾分类教育都没做好,就要求人民执行。

集成电路板里有不同材质的金属,林耀泰笑说自己不会提取黄金,否则早就发达了。

“通过社交媒体的宣传和教育视频仍不足够,没有多少人愿意用心去看的,最好的方法是到各个社区召集居民做面对面教育,或者沿家挨户派发传单。”

值钱回收品屡遭偷窃

资源回收中心的物品过去常受到宵小觊觎,已分类包装的值钱回收物品是鼠辈下手的目标,而且是林耀泰当晚包装完毕后,隔天早上回到中心时,回收物品早就不知所终。

威省市政厅会亲自需要特别处理的可回收物品,如玻璃、灯管、灯池等,但没有定时派人前往收集。

因为小偷猖狂,林耀泰曾报警不下10次,后期还安装了电眼,他把电眼的画面交给警方时,查案官每次都以画面不清晰、无法辨识车牌、看不清小偷样貌等理由,导致每次的报案都没有结果。

“幸好有志愿巡逻队的协助,今年春节前捉到一名开罗里来偷窃的惯犯,志愿巡逻队队员没有逮捕他,只是告诉对方资源回收中心的收入是捐给神庙后,对方才没有继续上门偷窃。”

p313a01.jpg

p313a02.jpg

p313a03.jpg

p313a04.jpg

p313a05.jpg

p313a06.jpg

p313a07.jpg

p313a08.jpg

p313a09.jpg

p313a10.jpg

p313a11.jpg

p313a12.jpg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