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6日訊)電影《小孩不笨3》的導演梁志強和演員班底來馬宣傳新片,熱烈討論新時代小孩喜歡“打機”的現象。若你認為小孩打機只是純粹的沉迷,那不妨進入戲院看看這部新作,瞭解現代小孩的想法。
當年推出後成為馬新賣座電影,引起共鳴的《小孩不笨》睽違18年後推出第3部,也掀起觀眾的集體回憶。
ADVERTISEMENT
配合《小孩不笨3》下週四(13日)在我國上映,梁導昨午帶著電影的3名主要演員,即中國演員胡靜和童星周俞辰及馬來西亞童星江松恆來到檳城鍾靈獨中出席造勢活動時,就呼籲父母帶著孩子一起看戲,瞭解現代孩子的想法。
梁導:促進親子關係
梁導笑說,要父母孩子一起看這部戲,不是為了賺他們的錢,而是希望促進親子關係。
他說,《小孩不笨》的第1部於22年前推出,第2部在18年前推出。時隔多年後拍攝第3部,是因為他覺得處於高科技現代的小孩,有著很不一樣的想法。
他說,許多父母要孩子努力讀書,用盡辦法要孩子考到好成績,但一旦越過底線,孩子會覺得讀書是痛苦的事。所以,這部電影引人深思之餘,也可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瞭解。
現代孩子喜歡玩線上遊戲(打機)這回事也成為活動的主要話題,已為人母的胡靜分享拍完這部電影后的轉變。
胡靜:打機是現代孩子社交
胡靜說,她教育孩子的想法是“不讓孩子打機是為了他好”,所以她之前設下一道指令,只允許孩子每天做完功課後打機1小時。
但她拍完《小孩不笨3》發現,原來現代孩子線上打機時也在跟朋友聊天,打機已是現代孩子的一種社交,不一定是純粹的沉迷。拍完這部電影后,她已解除孩子只可打機1小時的指令。
“我後來發現,當家長每天讓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孩子反而覺得很無聊。我的兒子現在沒有朋友上線的時候,他就不玩遊戲,而是去做其他事。”

講述國際轉學生壓力
《小孩不笨3》講述梓豪(周俞辰飾),是一名從中國轉學到新加坡的六年級學生。面對著學業的巨大壓力以及媽媽文婷(胡靜飾)的嚴苛要求,梓豪逐漸產生心理健康問題,並出現閱讀障礙的症狀。梓豪最終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他的成功卻引起同班同學Jayden(江松恆飾)的嫉妒,引發一系列的矛盾。
活動出席者有鍾靈獨中校長吳維城和副校長秦耀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无论是《哪吒1》或《哪吒2》,代入感真的太强了!让曾经作为儿女,现为人父母的我们,都能感受到这部戏所要带出来的亲子关系重要性,让我们看见自己在育儿路上的种种影子。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句话,以前对我来说是老人家过分溺爱,不舍得放手让孩子成长的理由,但后来自己也当上了母亲,才知道这份忧心从孩子离开母体后就会一直伴随着妈妈一辈子。
育儿的路很难,容易的是花钱,难的是成为他们的榜样,父母的价值不是能买多少东西给孩子,而是在于能成为孩子的谁,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而是引导他们成长的父母。
哪吒的父母每日都忙着收服妖魔鬼怪,为的是帮哪吒积福积德,让陈塘关的村民过着安逸日子,也希望能接纳哪吒的惹是生非,可是,哪吒从来要的却是父母的陪伴、理解和信任,远大于世人的接受。
孩子出生就如同一张白纸,父母要为涂上什么颜色,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性格的人,所以,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大家都是在相互影响下一起学习成长,如何当父母和孩子。
孩子不完美,但并不代表他们不值得被爱,哪吒一出生就被贴上“魔丸”的标签,所有人都怕他、厌恶他、远离他,但他的父母,从来没有放弃过他。
我们身为人父母,也是如此,内心从未要放弃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会常常因为孩子的缺点而失望,考试不及格、脾气倔强、学不会收拾东西等,但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被改造前,而是希望被接纳,是来自于父母的接纳。
在生活中很多的时候,孩子都活在被误解的漩涡里,这些情况从我们小时候就一直存在至今,被大人误解,作为孩子的也只能将委屈往肚子里咽。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成龙成凤,有一番大作为,这些是父母对孩子的期许,想要孩子成为比自己强更优秀强大的人,却忘了问孩子长大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李靖对哪吒说:“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这一句,应该刻在每个父母的心里。很多时候,我们总想替孩子规划人生,可却忘了那是孩子的人生,决定权应该在孩子自己手上。
靠骂长大的孩子多半已经长成讨好型人格,因为怕被骂而失去主张能力,长大后就会委屈自己迎合他人。哪吒成长的每一步,父母都在支持他,就算他失败了也没有一味指责,而是鼓励他继续努力。
现实生活里,父母的每一句话都是孩子心里的“魔咒”或者“光环”。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因为孩子优秀、听话、乖巧;而是因为他是他们的孩子,仅此而已,
父母的爱与信任,才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