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30日訊)糞便變能源,汙染不再現!
因養豬場被指排放動物糞便,造成河流受汙染的課題爭論多時後,隨著州政府推行建設沼氣系統,糞便將經過技術處理並轉化成能源,這一來不只避免成為汙染源頭,也成為能源的來源之一,可謂一舉兩得。
ADVERTISEMENT
檳州農業技術與糧食安全及合作社發展委員會主席法米再諾昨日在州議會為其掌管的事務作總結時說,州政府率先在威南華都村建設沼氣系統,目前該系統已開始在沼氣發電廠的測試和調試階段運作。

他指出,設備的測試分階段進行,並已在接收罐、緩衝罐和厭氧消化罐中完成。
他也說,在獲得養豬場業者同意後,上述沼氣系統設施也將建在威北的平安村,以協助該地區的豬農,同時確保不再有糞便廢料排出養豬場而造成汙染。
擁103合格封閉式養豬場
法米再諾說,自《2016年檳州養豬法令》及《2020年(檳州)養豬條例》實施後,有關當局持續展開監督行動。
他說,在2024年,檳州共有105座養豬場,相比2020年當《2016年養豬法令》實施時,當時檳州共有153個養豬場。
根據獸醫局的資訊,州內共有103座養豬場符合封閉式飼養條件(15座養豬場遵守條例,88座養豬場有條件獲批),而2座分別位於威南及西南區的養豬場則因為沒有遵守封閉式養豬條例,而遭執法當局發出關閉養豬場的通令。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槟城14日讯)槟城消费人协会(CAP)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促请槟州政府、威省市政厅、环境局及水利灌溉局严肃看待柔府河(Juru River)持续恶化的污染问题。
他今日发文告促当局立即展开调查,并采取果断措施制止污染源头,保障民生与生态安全。
他说,槟消协近期在威中柔府一带实地走访,发现大量从蓝峇河(Rambai River)漂来的杂草与塑料垃圾,顺流而下,最终堆积于柔府河及邻近海域。
“这不仅破坏水体生态,更严重冲击瓜拉柔府村(Kampung Kuala Juru)一带渔民及养蚶业者的生计。”

他说,瓜拉柔府渔民代表瓦希奥斯曼(57岁)指出,该问题已持续至少5年,多次向政府当局投报,但至今未采取实质行动。
“他说,漂浮的垃圾与杂草不仅毁损渔网,更使蚶类生长受阻,产量锐减,收入大幅缩水。”
他指出,养蚶者哈兹米依布拉欣(45岁)也说,若污染问题再不遏止,恐将带来更大损失。
“他担心杂草与塑料废料沉积在养殖区,恐造成大量蚶类死亡,令业者血本无归。”
莫希丁阿都卡迪对此现象深感遗憾。他强调,若不尽快介入处理,渔民与养蚶者的困境只会加剧。
他促请当局尽速派员前往现场调查,识别污染源,并采取严厉执法行动,对责任方依法追责,绝不姑息。
“环境局与市政厅应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持续监测水质与污染状况,杜绝问题重演。我们也呼吁政府体恤受害者处境,提供紧急援助与合理赔偿,协助他们恢复生计,重建希望。”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