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6:05pm 22/05/2024

纸医生

纸张修复师

纸医生

纸张修复师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报道、摄影、录像/曾雪爱
部分照片/受访者提供

(檳城21日訊)一般人在缺乏保存紙張的基本知識下,讓脆弱的紙張容易“患上”各種毛病,如破損、泛黃、蟲蛀等,特別是陳年紙張,更顯脆弱。

有一種職業名叫紙張修復師,專門修復出現在紙張上的毛病,讓一張原本病怏怏的紙張,在經過他們的一輪動刀後重獲新生,再活個100年也不成問題。這也是為什麼紙張修復師也因此而被稱作“紙醫生”。

ADVERTISEMENT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在這11年來,李妍霓修復過無數張在歲月中失色的紙張。

李妍霓在接觸紙張修復界11年來,修復過無數張在歲月中失色的紙張,有分別來自市政廳的歷史圖測官方文件、廟宇經書、學校文獻,也有個人收藏的陳年舊紙、紙品文件等。

對她而言,每一張紙張都屬紙質文物,都具有文物級別的珍藏價值,及擁有傳承給下一代的可能性,所以,紙張的修復與保存都是同等重要。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李妍霓提供紙張修復前後的樣子。上圖為紙張修復前,下圖為紙張修復後。
李妍霓:高溼高溫環境致損紙張

李妍霓在接受星洲日報《大北馬》社區報記者訪問時說,一張紙張的損壞,分別來自環境及人為的因素,比如空氣中的溼度、溫度、光纖、蟲蛀、黴菌斑,以及紙張保存和收藏方式。

她指出,高溼和高溫環境將滋長黴菌,是致損紙張的因素之一。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被水弄溼的紙張,可用布料反覆吸乾水分。

她說,由於大馬氣候常年潮溼炎熱,保存紙張的地方溼度建議介於30至55攝氏度,如果超過55攝氏度,紙張就會滋生黴菌。

冷氣房保存紙張最佳

她說,至於保存紙張的室內溫度,建議介於15至24攝氏度,在冷氣房更佳,否則紙張就會發黴。

她也說,紙張也應避免存放在光線直接照射處,以免紙張出現色差。

“衣魚(Silverfish)是紙張的天敵,雖然無毒也不會咬人,但會將紙張蛀咬破洞。

“再來,就是人為因素。一旦紙張被摺疊、覆膜、裝訂、貼上膠紙、綁上塑膠圈等,或是將紙張收藏在櫥櫃最底層或最高處,增加紙張遭遇水災或天花板漏水被浸溼的風險等,這些都是導致紙張損壞或出現毛病的情況。”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楮紙(Kozo Paper)為修復紙張的材料之一,作為裱襯用途。
塗布紙互相沾黏難修復

她說,還有的是紙張的紙質,若是一般如雜誌常用的塗布紙(Coated paper),這類紙質一旦遇水,就很難再做修復,因紙與紙之間會互相沾黏,難以分離。

她也說,經過覆膜、貼上膠紙的紙張,也是難以修復。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修復紙張的定義是還原其該有的歲月面貌,修舊如舊,而非令紙張煥然一新。
修復紙張工序繁雜耗時

紙張和身體一樣,小病可以自己醫,但要是碰到大病,那還是得找醫生看病治療,畢竟專業的事情總得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一張生病的紙張,在交到紙張修復師手上後,他們會依據病情展開療程,包括去汙、除黴、脫酸、修補、平整等,也需要依靠各種修復材料和工具輔助才能完成修復工作。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一張紙張的修復,需要依靠各種材料和工具的輔助才能完成。

修復工序繁雜耗時長,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李妍霓說,她曾經修復檳島市政廳一張藍圖,藍圖的紙質為半紙半布,這張紙拿到手時已有摺痕、發黴及出現異味。

她也說,由於修復難度極高,她前後用了兩個月時間,才完成整個修復工程。

用修護等級粘合劑防蟲

她指出,在修復材料方面,也儘量使用具修護等級的粘合劑,這是為了發揮防蟲的效果。

她說,完成修復後的紙張猶如重生,若有妥善收藏,其完整的樣貌可再活100年。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保存和收藏紙張方式:一,使用無酸紙(acid-free paper)。
無酸紙包裹 最簡單收存

正如上文提到的小病可自醫,收藏家中的報生紙、獎狀、畢業證書、結婚證書、地契、執照、私人信件等各類家庭紙質物件,在面對環境及人為因素下,也會出現各種毛病。

李妍霓說,如果紙張溼了,可將一塊布平鋪桌面,之後將紙鋪在該塊布上,再將另一塊布鋪在紙張上方,保持平整後用重物壓著一段時間,儘量置放在有冷氣的地方讓紙變幹為止。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保存和收藏紙張方式:二,將文件妥善包裹起來。

“如果是家裡的藏書在水災中浸溼了,只要在溼掉的頁面塞入廚房紙巾,並將書本直立控幹水分,之後重複替換紙巾至書本變幹為止。”

用香料自制天然驅蟲包

至於保存和收藏紙張方式,她說,使用無酸紙(acid-free paper)將文件包裹後,裝進塑料自封袋並將之平放,是其中一種最簡單的方式。

她也說,一般人可動手用丁香、薰衣草、花椒等製成天然驅蟲包,置放在櫥櫃裡做驅蟲用途。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保存和收藏紙張方式:三,裝進塑料自封袋並將之平放。
仍有必要保存紙質文件

現在已是數字時代,將紙質文件轉成電子版文件毫無難度,數字化保存與收藏亦便於日後管理應用,那紙張還有保存或修復的必要嗎?

李妍霓說,紙質文件與電子版文件應是相輔相成,以便讓有關文件獲得雙重保護。

電子文件也有遺失風險

她指出,文件被數字化後,若放上雲端保存,未來可能面對電子鏈接失效,存在硬碟裡,也可能會遇到硬碟損壞無法讀取的風險。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身為紙張修復師,李妍霓的工作是令一張生病的紙張重獲新生。

她說,紙質文件需要儲存空間收藏,電子版文件也亦然,而電子版文件也存在可能遭人竄改的風險。

“所以,紙質文件還是有必要保存下來,作為電子版文件的實體依據,也可以讓下一代看到摸到感受到文件的原貌。”

她說,既然紙質文件需要保存下來,那也存在著修復的必要性,因這樣才能真正能夠達到傳承的可能。

6月3工作坊傳授修復紙張

為提升民眾對保護文物尤其是家庭文物的意識,李妍霓過去曾舉辦過小型工作坊,向公眾傳授修復紙質文物及其保存的基本方法。

一輪動刀修復紙上毛病 紙醫生讓紙張再活100年
李妍霓(左二)舉辦的小型紙張修復工作坊,吸引不少有興趣的人士參與學習。

她將於今年6月3日再次舉辦上述工作坊,凡對紙張修復感興趣者都可以參與,無需任何經驗或基礎。

李妍霓當年向外國專家邊學邊做,以及參與國際認證的課程,曾在喬治市世界遺產機構擔任紙張修復師9年,也曾在泰國曼谷藝術修護中心任職,目前修復紙張為其兼職事業。

欲瞭解有關紙張修復詳情,可通過李妍霓Instagram(Conservation by Annie Lee)查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