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14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说,槟州水供机构探讨在孟光水坝使用水面浮型太阳能板充发电用途,覆盖整个水坝的25%面积。
不过,他说,在落实前须解决许多限制和障碍。
ADVERTISEMENT
询及州政府会否考虑在光大顶楼安装太阳能,曹观友说,光大的屋顶面积太小,不适合。
他说,目前槟城主要安装太阳能屋顶的领域在工业区,而槟水供机构是考虑在水坝安装浮动太阳能板。
曹观友今日出席马来西亚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槟城站巡回活动仪式后,受询时这么说。
致力促进能源效率
他说,槟城国际机场屋顶也安装了太阳能板,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还展示了州政府对可持续航空的承诺。
此外,曹观友在仪式上致词时说,州政府也通过槟城绿色议程和槟城2030年愿景,致力促进能源效率,包括为地方政府提供绿色建筑额外评级证书,鼓动州内销售家电使用能源评级。
“我们相信通过培养公私合作伙伴关系(4P即公众、私营、民众、专业),可以创造有利广泛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环境。”
辜庆胜:NEM新用户可获回扣
大马永续能源发展机构(SEDA)首席营运员辜庆胜说,政府已推介太阳能人民奖掖计划(SolaRIS),鼓励民宅在净能源计量(NEM)计划下安装太阳能光伏(PV)系统。
他说,SolaRIS将提升NEM计划下,让国民对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并且在今年4月1日起凡向大马永续能源发展机构当局提交NEM申请的新NEM Rakyat用户,将获得每千瓦ac功率(kWac)1000令吉的回扣,最高可达4000令吉。
张俊雄:满足采用新能源需求
马来西亚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MPIA)主席张俊雄说,这项巡回活动是为了满足更多采用新能源的需求,以及助力政府在204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40%,以及2050年达到70%的目标。
较后,马来西亚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与德国莱茵(TUV Rheinland)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青岛22日综合电)长期以来,太阳能被誉为应对气候变化最有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人们关注的往往是其清洁发电能力,而中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却表明,大规模太阳能农场可能带来更深远的影响——彻底改造整个生态系统。
在中国青海省共和光伏产业园,一支来自西安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对这座覆盖了大片沙漠、装机容量达1吉瓦的太阳能农场展开了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研究人员采用DPSIR生态分析框架,考察了土壤成分、温度、湿度、生物多样性等57项环境指标。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太阳能板不仅未破坏脆弱的沙漠生态系统,反而促进了生态复苏。
研究显示,太阳能板下的土壤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优于裸露的沙漠地区。
遮阴作用能改善土壤湿度
究竟是什么在推动这一变化?研究表明,太阳能板提供的遮阴作用能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表温度,并改善土壤湿度。这些微妙的环境变化,在极度干旱的沙漠中尤为关键——它们有助于植物生长繁茂,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从而改善整体生态系统。
过去,沙漠常被视为贫瘠无生命的“死地”,然而这一研究挑战了这一传统观念。
在共和光伏产业园,太阳能板的布局改变了能量分布,使原本极端干旱的环境变得更适合植物生长。这一生态转变不仅可能长期增强当地生物多样性,还为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大规模光伏农场是否有可能在生产清洁能源的同时,帮助修复退化的土地?
研究人员称,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光伏设施对沙漠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是正向的,这一发现可能影响全球未来太阳能项目的选址和规划。
尽管研究结果令人振奋,科学家们仍然强调长期监测的必要性。他们指出,尽管太阳能板短期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但其对生物多样性、水循环及气候模式的长期影响仍不明朗。
此外,光伏项目的选址至关重要。并非所有沙漠都适合作为太阳能发电场,不恰当的地点和开发仍可能带来生态破坏。因此,在推广这一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条件,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或成生态修复重要力量
这项研究标志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全新认知。沙漠,曾经被认为是不适宜生存的荒芜之地,如今可能同时承担两项重要使命——既作为大规模清洁能源中心,也作为生态复苏的温床。
随着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型,这一研究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太阳能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能成为地球生态修复的重要力量。如果合理开发,人类赖以抗击气候变化的新能源,或许也能成为拯救地球最脆弱生态系统的关键。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