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9日讯)公冢或义山不再只是追思故人之地,也可以是公众休闲的场所。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峇都眼东福建公冢,经提升和规划后,成为槟城第一座结合遗产走道和脚车道的公冢——“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
峇都眼东福建公冢创立于1886年,许多曾为地方经济和各领域发展作出贡献的闻人,都长眠于此,让它承载着地方发展的历史记忆。
ADVERTISEMENT
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今日在峇都眼东福建公冢百年适成亭举办“峇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第1期推介礼。

谢清渊:盼各族更了解槟历史与文化
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主席拿督谢清渊说,这座公冢总面积约230英亩,其中约7英亩的范围被打造为纪念与遗产公园。槟城联合福建公冢已耗费逾400万令吉,建设峇都眼东公冢的基础设施,包括提升沟渠与道路工程。
他说,纪念与遗产公园的首阶段工程涵盖遗产走道及脚车道。第2阶段将在今年底完成,届时将有步行道及跑步道,并为公众及儿童提供地面活动设施。

“我们的目的是协助年轻一代,不仅仅是华裔,也希望各族人士能够更好地了解槟城的历史与文化。公园也将为公众提供一个运动和主办活动的场所。”
他希望年轻一代能更好地理解即将迅速消失的马来西亚历史和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他希望这座纪念与遗产公园将为我国人民提供深入了解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机会。此外,也有助于槟城旅游业发展。

寻求市厅州政府支持美化
谢清渊说,福建公冢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维持和美化这座公园,因此他寻求槟岛市政厅、州政府的支持及建议,以便遗产公园能永续运营。他承诺董事会将竭尽所能与槟岛市政厅、州政府合作,确保这些设施维护在最佳状态。
另外,他也希望葬于此地的闻人的后裔,可以协助维护先人的坟墓。
纪念及遗产公园第1期标记了长眠于此的13位历史人物,其中包括林萃龙、林苍祐、王德文、林克全、林成辉、温文旦、庄来福、林清德、徐时忠、苏孙趋、苏紫听、柯孟河的坟墓所在之地;另外,早期提倡火葬的抗疫专家伍连德医生,也被安奉于福建公冢的骨灰塔。

林秀琴:先贤贡献是重要印记
槟州非伊斯兰宗教委员会主席林秀琴说,纪念与遗产公园的成立是槟城历史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她说,在福建公冢,长眠着许多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的先贤,他们的奋斗和奉献精神是华人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槟城文化的重要印记。
她代表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致词时说:“墓园是文化的延续,墓碑上的字迹,记录时间的痕迹,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有了福建公冢,后人才能追寻华社先贤的足迹,感受他们的智慧与贡献。”
她说,在世界许多历史名城,墓园既是追思之地,也是文化地标。欧洲许多著名墓园和纪念地,成了吸引游客的文化地标。
她相信随着都眼东纪念与遗产公园的建设,可打造为槟城历史文化地标,让游客了解槟城文化底蕴,感受槟城社会和谐的氛围。

出席推介礼的嘉宾尚有槟城联合福建公冢信理员拿督王德钦、拿督斯里黄得轩、拿督苏珣贵、拿督谢思文、升旗山国会议员斯丽娜、植物园州议员李文兴、槟岛市长拿督拉占德兰及秘书蒋志鸿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槟城1日讯)原定于今日开始生效的商家禁止公开展示香烟和电子烟产品政策虽然再被推迟,但一些咖啡店业者经过数个月的“教育期”,已对政府这项政策非常了解,也表明肯定会配合,包括会改装置放香烟的玻璃柜、贴上黑膜等,以便达到政府的标准。
这项政策原定去年10月1日生效,之后被展延至今年4月1日,而卫生部3月24日再发文告指原订于4月1日生效的禁令不会立即全面执行,而是会逐步实施,最终目标是在10月1日之前全面落实。
相比数个月前商家对这项政策一头雾水,如今商家们的态度已经更加积极和明确。虽然政策再次被推迟,商家们表示,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也会提前着手进行相关的店铺调整。
五条路6222咖啡店业者黄志雄接受星洲日报《大北马》社区报访问时说,他从报纸上得知政府已推迟这项政策,尽管如此,他觉得有必要提早做准备,以确保一旦政策正式生效时,能够迅速且顺利地符合要求。
对香烟销量影响不大
“卫生部说政策展延至10月1日之前,但没说一个日期,所以最好还是提前准备。”

他说,店内摆放香烟的展示柜已无法再更动位置,因此,他已向香烟公司销售员建议在玻璃柜贴上黑膜即可。
“这样一来,香烟就不再会显露出来,避免了公开展示的情况,从而符合政府的规定。”
他也认为,政府这项措施不会显著影响香烟的销路,因为他们的生意大多依赖熟客,而熟客通常是有固定需求的。
“他们已经习惯在这里购买香烟,不管展示柜如何调整,买香烟的人依然会买。”

他强调,虽然咖啡店有卖烟,但还是禁止顾客在店内抽烟。
业者蔡珍惹:
布帘遮香烟 不如改黑色柜
老世界咖啡店业者蔡珍惹说,之前香烟公司销售员曾建议用布帘遮挡香烟,但她觉得这个方法并不理想。

“布容易裂开,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损坏,而且每次售出一盒香烟都需要掀开布,操作起来对我们来说非常麻烦。”

因此,她表示更倾向于寻找更稳定且便捷的解决方案,比如直接把柜子玻璃改为黑色,这样既可以避免香烟被展示,也能避免布遮挡容易损坏和操作繁琐的问题。
其店内也按照法令,设置咖啡店内禁止抽烟及禁止18岁以下者吸烟及买烟的告示牌。
业者薛婉丽:
太麻烦 早就不卖了
市区东安咖啡店业者薛婉丽说,在咖啡店售卖香烟需要申请执照,而且有很多相关条例必须遵守。因此,她在约6年前就决定不再在咖啡店销售香烟。
“当时考虑到这些规定逐渐严格,再加上香烟价格越来越高,(商家已经)没什么赚头,干脆停止售卖香烟。”

她提到,虽然停止卖烟后店铺的收入略有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减少了许多麻烦,也让她可以更加专注于咖啡和餐饮服务。
她也在店内显眼处挂上很多幅禁止抽烟的告示牌,提醒顾客必须遵守公共健康规范。

一名不愿具名的杂货店业者则说,售卖一包香烟才赚50仙,利润非常微薄。
他觉得现代的年轻人更多是在手机和电脑上消磨时间,对吸烟的兴趣明显减少,这也是好事一桩,证明很多人更注重健康生活方式。

分阶段执法 10月前全面落实
2024年公共卫生烟草与吸烟管制法令(852法令)阐明,香烟和电子烟经销商禁止公开销售,包括如果放在货架子,也必须使用有遮盖的货架或橱柜。
根据卫生部的文告,这项禁令将涉及全国超过5万1000个商家,而卫生部将继续与零售商密切合作,确保安装的封闭式橱柜符合技术规格。
卫生部预计这项分阶段执法行动会在今年10月1日前全面完成。
根据法令,违反此禁令的个人可被处以500至3万令吉罚款,而公司则可能被处以最高30万令吉罚款或入狱。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