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城12日訊)捐出市值1600萬令吉戰前老屋給噶檔巴佛堂的新加坡慈善家黃馬家蘭(黃媽媽),希望能在佛祖的庇廕下多活4年,繼續為佛教事業作出貢獻。
黃媽媽今日以產業捐助人身分為汕頭街噶檔寺開幕主持典禮。她另外捐贈100萬令吉用於修復該老屋。她希望能繼續為佛教做事,直至90歲。
ADVERTISEMENT
稱有人出價1600萬不賣
黃媽媽10年前以180萬令吉購得檳城汕頭街的一單位空置戰前老屋,儘管後來有人以高達1600萬令吉的價格出價,但她堅決不賣,還將該房屋捐贈給噶檔巴佛堂,以推廣藏傳佛教。
黃媽媽自22歲起就開始資助貧困孩子,她將愛心奉獻給世人,迄今在中國、臺灣、越南、泰國等地共助養了836名孩子的生活和學業。
此外,黃媽媽也各捐100萬令吉助學金給新加坡7所大學,並自18年前至今,每年捐10萬令吉給吉隆坡新紀元學院,她的善款總額已超過2500萬新幣。
鄭來興:非穆建築撥款供申請
光大州議員鄭來興說,噶檔寺位於喬治市古街區,需遵循古蹟維修指引。
“儘管在建廟過程中遇到一些挑戰,最終通過當局的寬免,成功完成工程,這表明檳州政府不僅尊重傳統宗教建築的特色,也重視對古蹟的保護。”
他也說,州政府撥款5000萬令吉給非伊斯蘭團體進行宗教建築維修,今年申請的截止期限為6月30日。
噶檔寺的宗教導師慧吉祥大活佛說,佛教倡導和諧社會,通過宗教溝通來實現太平盛世。
出席者有噶檔巴佛堂會長陳福順、執行顧問陳漢進、會務顧問羅月清、方錫希及嘉賓拿督鄭美滿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新加坡22日讯)至今捐出逾2700万新元善款的新加坡慈善家黄马家兰配合85岁寿庆出自传,行善亲力亲为的她曾帮助过无数人士,包括曾劝阻一名大学生跳海,后来这名学生成为了一名医生。
晚年为做慈善,黄马家兰曾以2500万新元变卖私宅以最大力度支持慈善,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各界传开。她亲力亲为做慈善的精神也让人们都尊称她为“黄妈妈”。
配合后天推出口述自传《三世人生——黄马家兰传》,她昨天在住家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透露,帮助了这么多人,有两件事至今仍让她记忆深刻。
10多年前,她曾接到一名大学二年级男学生来电,第一句话就说:“黄妈妈,我想去跳海。”她二话不说直接驱车到海边与对方见面,吹着海风听对方诉苦,原来对方的父母沉迷赌博,无力缴付学费。后来她帮对方向一家公司贷款,解决了学费问题,寻短见的想法也随风消逝。
她开玩笑告诉记者,那是她第一次体会到深夜的海边原来那么冷。“我当时就跟他说,快回家好好读书吧……”
据她透露,当年的那名男学生如今已成为一名医生。
无独有偶,一名女大学生也曾向她哭诉父母对她不负责任,无法继续完成读书的心愿而萌生轻生念头。她立刻与女学生见面,在车上听对方诉苦,帮对方解决经济问题,对方后来成为一名律师。
类似这样的事件屡见不鲜,但不论对方的年龄、背景如何,黄马家兰都认真对待。
她曾捐助新加坡管理大学设立学生辅导中心,除了出钱,也亲身到中心巡视设施。问及原因,她只是说:“现在学生压力大,情绪不好的时候,怕他们伤害自己。”
发布会后天举行 入场免费
《三世人生——黄马家兰》以时间顺序推进,真实呈现黄马家兰85年不凡的人生:从她出生、经历二战、掌管家族生意、婚嫁到新加坡、陪丈夫经营船行生意、到香港扩大商业版图、与佛结缘到热心公益的事迹。
新书发布会将于后天(24日)在新加坡国大文化中心举行,入场免费。
这本书初步印刷1000本,每本30新元,义卖所得将全数捐给慈光福利协会旗下的新分校慈明学校(Maitri School)。
成为丈夫缺失的手臂
新书收录了黄马家兰趣味的生活经历,包括在1956年,19岁的她通过传统媒配认识此生挚爱黄国量,两人开始约会,互生好感。
眼看婚事就要成,媒人有些好奇地问她的父亲马宽:“你家大小姐不介意对方缺一条手臂吗?”
马宽听后吓了一大跳,立即向女儿问话:“你知不知道黄国量少了一条手臂?”
此话让黄马家兰也吓到,后来她才想到,确实没见黄国量用过左手,但两人相处几天下来,对彼此已有初步的了解和感情,这条缺失的手臂并没有影响她对这个人是好是坏的判断。她认为,黄国量能干、有学识、性格脾气好,内在和本质与少了一条手臂无关。
想清楚后,她还是毅然决然地接受了黄国量,成为他最坚实且不可或缺的人生臂弯。
而婚后身怀六甲的她也像个“铁娘子”,夫妻俩在1961年迎来大女儿黄募軨。生产仅4天,身在怡保的她听到新加坡的修船厂在闹罢工,丈夫被工人堵在码头办公室,竟不顾家人和医生劝阻,把刚出生的大女儿放在篮子里,彻夜冒雨开车从怡保赶回新加坡,期间还遭遇车子爆胎,在风雨中换轮胎……
两人一路走来超过50载,比她年长21岁的丈夫在高龄92岁时离世。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