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北马新闻

|
发布: 8:05pm 04/04/2024

华小

细述

人才济济

公华华小

郊区学校

华小

细述

人才济济

公华华小

郊区学校

细述‧华小 | 校友涵盖各领域专才 公华华小 人才济济

报道、摄影/张洁盈
部分照片/受访者提供

很多人的既定印象,都会认为小型学校或的表现,就会不如其他城市学校或大型学校来得优秀或卓越,往往一些家长为了这个原因,宁可舟车劳顿把孩子送到距离住家较远的学校去念书。

ADVERTISEMENT

其实不然。正所谓“行行出状元”,同样的,在一些小型学校或小地方的学校,也会出状元,学生们很有上进心地学习,无论在课业或课外活动都有着与其他大型学校学生竞争的能力,而且被调派到这些学校的教师也会很用心、很专业地授课,当孩子们的明灯,指引他们走向康庄大道。

公华学校在列为全津贴华小后,获得政府资助,校舍富丽堂皇。

在加基武吉,也有这么一所——,尽管只是一所偏远的郊区学校,依然可谓,培育出不少优秀的学生。

公华华小杰出校友涵盖各领域

现任校长庄英英于2年前调派到公华华小,过去都是在小型学校任教,所以,她也认同不少出自小型学校的学生有着卓越的表现。

庄英英与教师整理公华华小的历史照片,印制成海报,挂在学校历史走廊。

由于在该校掌校的时间不长,她专门找来资深的前辈——曾在公华华小任职长达30年的退休教师饶彩玉,来了解公华华小校友的情况,罗列出不少已是职业专才的校友名单及职业,都在政经文教各领域发光发热,包括公务员、从事农业、警官、机师、山导、法庭通译员、律师、医生、海军及设计师等等。

庄英英:聚焦发掘学生潜能

庄英英受访时说,其实有时在小型学校因资源充足,加上学生人数不多,校方有更多机会去关注学生的表现与能力,进而以学生的个人能力来栽培他们。

“我们甚至可以为他们创造机会,从中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给他们站在台上的机会,除了在学业上有好成绩,也可以在其他方面有不错的发展,就连成绩中等,但却能在其他课外活动有所表现的学生也能发光。”

家长参与孩子的校内活动。
饶彩玉:别让孩子辍学

饶彩玉也认为,要说小地方没有人才,是不对的说辞,反而可以“卧虎藏龙”来形容小地方的学校所培育出来的学生,而公华华小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她说,除了教师的努力,最重要也要得到家长、监护人配合校方的教学,千万不要让孩子半途停课。

早年的学生在学校空地拍班级照。

她回忆说,她曾经一名学生其实资质不错,可惜家长忙于工作,缺乏看顾和监督,加上需要孩子帮忙家境,所以就提早让孩子休学,导致孩子错过了学习和栽培的机会。

“所幸,孩子现在长大了,已是成功人士,虽然并不如其他人的学习那么高,但至少后期的努力,让他有所成就。只是,如果当时他能够继续升学,那么就会事半功倍,而且还有可能会有更美好的发展前途。”

符杰豪(右)是公华华小其中一名杰出学生,为了梦想而报考警察,一步一脚印成为高级警官。

所以,饶彩玉也语重心长地提醒家长,在这个年代,必须要确保孩子顺利完成中小学课程,否则失学的话,会让孩子错过很多发展的好机会,而且孩子内在潜质也被埋没。

她说,教师在学校教授知识给学生,返家后就是家长负责监督,若没法双管齐下,孩子可能会忽略功课,尤其是叛逆或者玩心太重的孩子,更会把学业在放学后抛诸于脑后。

教师指导学生水耕种植。

“现在很多小地方的孩子都是交给家中长辈照顾,父母亲在外地工作,隔代教导多少也会面对问题,所以家长、监督人与校方互相配合,多了解孩子的学业和在校学习的情况,待孩子回到家后监督指导,就有助减少很多问题。”

张练棠:先贤捐橡胶园地养校

公华华小自1927年成立至今已近百年历史,当时只是一栋双层木板校舍,直至热爱华教的先贤的努力,才把学校建设扩展开来。

张练棠(左一起)、饶彩玉、罗广业及庄英英在公华学校校名前合照。

前任董事长兼前任家协主席张练棠简单回忆校史,指这所小学原是民办学校,于1924年在加基武吉老街场的木屋成立起来,由中国南来的的锡矿家包括叶松女士、梁秀仔先生、罗善庆先生等人来开发并创办,3年后才正式成立为公立学校。

他说,当时先贤为了让学校得以继续生存,就捐出12.5英亩橡胶园,作为以地养校的目的,不过,该校在日侵时期停办,直至1953年才复办。

当年只开到5年级

他说,当时却只能开办到5年级,主要原因是教师和课室不足,不仅是六年级生必须转到加央群益华小继续升学,而且学生人数逾500人,也得分为上下午班。

公华华小当年为了扩建校舍,举办宴会筹款。

直至1961年,公华华小才再扩建6间课室,其中5间由当地的5名热心人士各别报效1间,第6间则是众筹,同时也有热心民众来当义工挑泥水、砌砖块等工作。

全津贴政府拨款建校舍

张练棠说,当时成立了建校委员会,由张炳礼、罗运通、张启声及蓝水木组成领军,举办电影招待会、宴席、游艺晚会来筹款。

公华华小的第一栋双层校舍。

他说,该校在当时申请纳入全津贴学校,直至1965年学生人数日渐增加,学生人数超过650人,校舍也增建6间课室、食堂和厕所。

张练棠在任期间,校舍已富丽堂皇,有了双层校舍共12间课室,设备也很齐全,直至卸任前,还获得政府拨款建设4层楼校舍。

公华华小除了华裔生,也有越来越多友族学生。
罗广业:礼堂让我最自豪

也是公华华小校友的前任家协主席罗广业说,该校在全盛时期有多达800名学生,每个年级各有3班,不过在80年代锡矿停止开发,年轻人外流,就业机会减少,学生人数就开始减少。

他说,他还是学生时期,最令他感到自豪的就是那一座礼堂,印象中当时州内的华小之中,只有公华华小有一座礼堂。

公华华小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礼堂。

“现在这座礼堂还保留着当时的设计,简陋却五脏俱全,而且到现在礼堂的3面还用着铁闸门。”

王桂叶:升学条件不逊色

公华华小董事长王桂叶说,尽管这是小型乡区学校,但是她经常提醒学生,他们所得到的机会和其他学校的学生都是平等,就看自己怎样把握。

她说,正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最重要的是,他们要好好念书,他日定能有出息,同时也希望孩子不能穷志气,虽然就读的学校算是小型学校,但是董家教三机构给予孩子们的升学条件,一点都不会逊色。

王桂叶(左二)与符祥华(右三)育有5名孩子,都是公华华小校友。左一为符杰豪,左三起是符慧婷及符苹菲,右一起是符觉航及符敦瀚,各有不错的表现。

“我们也很感谢社会热心教育的组织和人士,如聚心缘、积善之友不时赞助学校购置设备,让师生在更好的环境下教学。”

王桂叶与夫婿符祥华育有5名孩子,都是公华华小校友,其中排行第二的儿子符杰豪就是其中一名杰出学生,目前任职高级警官,警阶是助理警监。

“其他孩子也各有不错的表现,慧婷是设计师、苹菲当灵魂工程师、觉航也经商,所以我一直相信,只要肯努力,在小型学校念书也有出息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