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大年8日訊)知甘峇都平民學校期望籌募15萬令吉建設學前教育班課室,目前僅籌得逾5萬令吉,董事長黃忠順盼各界善長仁翁繼續慷慨解囊。
他受詢時說,該校學生人數逐年減少,為招收更多新生,董事會向教育部申請開設學前教育班,希望籍此吸引附近家長送孩子到該校就讀學前教育班後,直接升上一年級。
ADVERTISEMENT

“我發現附近有不少家長從知甘峇都把孩子送到雙溪大年就讀,我希望家長們可以優先考慮該校。
“開設學期教育班也可以讓沒有中文基礎的學生先學習兩年,升上一年級後可以更好的跟上進度,這也能解決家長的顧慮,更願意送孩子到平民學校求學。”
他希望籍此機會能找到學生來源,避免學校會面臨關閉的命運。
學前教育班課室預計4月動土
他說,根據計劃,該校將在食堂後面建設兩間學前教育班課室,預計耗資15萬令吉,該校從去年10月開始展開募款活動。

“目前正在進行圖測審核,若一切順利,預計4月就能舉行動土禮,建設工程預料耗時半年,之後有待教育部安排師資等程序,最快2025年新學年就能啟用。
“兩間學期教育班課室分別是5歲及6歲各一班,每班可容納不超過15名學生。”
僅迎3名新生
知甘峇都平民學校目前有37名學生,5名小六生即將畢業,新學年只迎來3名新生。
該校在昨日也接獲一名善心人士捐款,署理董事長黃忠根、副董事長鄭光池及校長林清和都在場。
有意捐款者,可致電黃忠順019-552 1859。
莊俊隆:確保以母語教學
吉打董聯會主席莊俊隆認為,面對學生短缺問題的微型華小,開辦學前教育班維持學生來源是可取的好方法,不過,當局必須確保這些學前教育班,同樣以母語為教學媒介語。
“非華裔就讀華小已經成為一個趨勢,而學前教育班可以有效的打好學生的基礎,讓他們升上小學時,學習起來更得心應手,這對於孩子及學校而言都是好事。”
數據顯示,直到2023年,吉打州有52所華小學生人數少過150人,此外,在州內89所華小當中,有28%華小是非華裔學生居多的情況。
a206c10.jpg:
a206c08.jp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加央13日讯)启明华小是玻州一所微型学校,学前教育班至小六生只有72人,校方在推动STEM课程也不局限于小一至小六阶段,早在学前教育班开始已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发挥创意,一起参与教师为学生布置的STEM功课。
该校学前教育班班主任陈雪霞说,其实学前教育班也有STEM课程,只是取决于老师要如何将STEM带入学习之中,才能挑起学生对STEM的基本兴趣。
陈雪霞很欣慰学生家长也和学生都积极参与STEM课程,有些是从5岁已进入学前教育班的孩子,隔年就会很期待和家长一起制作STEM产品。

视制作STEM产品为亲子活动
“有时连带家长也在期待,偶尔会问我什么时候要制作STEM作品,所以不难发现有家长参与构思和制作,孩子的作品更完善,也更有创意。”
“我们去年就以投票方式选出最佳作品,今年就邀请教师及参展嘉宾来投票,让学生和家长通过良性竞争,提高创意思维。”她说,师生及家长都很期待STEM日展览。
陈雪霞发现学生和家长都把STEM日及制作产品视作亲子活动,校方会在一个月前布置作业,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家制作产品。
“我们不要求他们制作复杂的作品,参考优管或谷歌链接中的产品也没问题,只要符合亲子条件即可,所以我们会规定他们录制制作过程视频,证明他们的亲子参与,如果作品还可改进,我们也会请家长再和孩子加强作品。”

陈雪霞:家长陪伴可加速掌握
陈雪霞说,STEM对学前教育班的孩子有很大帮助,平衡他们的思维,而且也把数学、科学的基础打好,再套入STEM学习,通过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从旁辅助,更有助提升学生素质塑造(kemenjadian murid),让孩子更敢于发挥、发表。
她补充,师长不能因为他们还是幼儿,就不愿意给他们灌输这种看似高层次的知识,其实STEM中所学习的基本知识都是源自于生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必须给孩子有接触的机会,让他们亲身参与,才会知道STEM是什么,慢慢从基础做起,日后升小学就能有更多的创意思维,对学习也有更大的帮助。”
陈雪霞在启明华小任教9年,早在两三年前就开始在课程中推动STEM,一开始先进行课外教学,后来就决定把学生家长也一起带入课程参与。

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对STEM产生兴趣
她说,学生还小,教师只能灌输基本知识,但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制作产品,仍不是易事,所以就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陪着孩子一起制作产品,那么孩子对STEM的兴趣就更好,教学也事半功倍了。
“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学生对STEM的认知就会更慢,反观得到家长的陪伴学习,学生就能更快掌握,而且日后对科学、科技的兴趣更浓厚。”
随着科技时代发展趋势,教育部也着重于学生在STEM课程方面的发展,但是玻璃市港口对面港启明华小教师团队更关注的是,学生与家长共同对STEM的认知,不仅在学业课程给学生灌输STEM知识,也积极鼓励家长对STEM有所认识,进而引导孩子对STEM产生兴趣。

谢明丝:纳入课外活动成立俱乐部
启明华小校长谢明丝说,今年校方也将STEM纳入课外活动,新成立STEM俱乐部;去年先办小型的展览,今年就办大型展览,邀请附近学校师生来参观,互相切磋。
在STEM日中,学生及学前教育班家长到来参与展览,通过此活动间接性奖励学生及家长,也让外界发现、看见他们的创意。
“这是第一年,先让老师来推动,明年就考虑让学生来策划,老师们从旁监督、协助、指导。”
她认为,STEM是学生在追求知识的探索之旅,也是发挥技能,并且通过STEM的课外活动体验,希望能点燃孩子们对STEM的热爱,也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积极动手,从中培养兴趣。
不填鸭式教学 学生自己找答案
她说,配合我国教育蓝图,校方鼓励并推动教师们积极投入STEM课程,尤其是该校属于乡区学校,要让家长主动参与并不容易,所以必须由校方推动、带动。
“学前教育班老师对STEM很有兴趣,也愿意花时间去推动,从那里开始,也带动了整所学校的师生也积极参与STEM,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慢慢带动到小学阶段,毕竟孩子都是从零开始,教师就是为他们注入新知识的角色,要怎么进行,就是一项挑战。”
谢明丝说,STEM是要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而不是处于被动的角色,也不是一味让教师填鸭式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扩大推动方式后,也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业,这一点很重要,双管齐下才能把学生各方面表现给推高。

注重学生品行学识素质
谢明丝坦言,推动STEM及举办STEM日也旨在吸引更多孩子到启明华小来念书,而不是外界所看到的那般,微型华小就没有作为。
她说,虽然学生人数少,家庭背景差距也有所不同,不过校方注重孩子的品行与学识素质塑造,所以不仅是华裔家长,就连友族家长也把孩子送到该校来念书。
“友族到启明(华小)来不只是学习华文,校方也要推动中华文化,才能保有华小的特质,当然我们也会根据教育蓝图,来推动各项课程发展包括STEM,而更重要的是,让家长参与,就看到注重学生的学业,这一点让我们看到不错的成果。”
家长对STEM的看法

茱莱妮(杂货店业者):上小学后更易上手
幼子巴哈很喜欢华文,所以就让他报读启明华小,丈夫慕易兹本身就很有创意思维,所以校方要推动STEM课程,父子俩都很期待,2人在制作产品期间都互相配合,为父者负责切、剪等高难度工作,儿子则负责黏、组合部分。
父子俩去年的作品是用香体剂罐子制作吸尘机,得到第二名,今年用垃圾桶来制作冷风机(Air cooler),成绩更上一层楼,获得第一名,成为评审的最青睐作品。
“STEM对孩子来说,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学前教育开始就学习,上小学后就更容易上手。”

曾子顺(教师):让孩子思考激发想象
教育部积极推动STEM课程,小学课外活动也已列为其中一项活动,是很适合教育发展方向,能激发学生对STEM的兴趣,从小培养,对未来的教育趋势有帮助。
他和太太会先给儿子曾宇恒一个制作产品的概念,加上平时有到户外去活动,也惯性会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在构思这次的作品滤水器时,就让孩子了解户外的肮脏水,要如何过滤成净水,孩子自己就会慢慢思考。
制作产品过程,让孩子从中帮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向,所以他们让孩子找现成的物品,较难的部分就给予协助,其他简易部分就让他自己制作,反而让他们激发想像。












ADVERTISEMENT